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亨利·弗拉格勒
美國工業家,標準石油、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創辦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亨利·莫里森·弗拉格勒(英語:Henry Morrison Flagler,1830年1月2日—1913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國工業家,標準石油、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的創始人[2]。
Remove ads
生平
亨利·弗拉格勒於1830年1月2日出生在紐約州霍普韋爾村莊。他的父親艾薩克·弗拉格勒(Isaac Flagler)是一位長老會牧師,家族源自德國普法爾茨地區,並於18世紀初遷居至美國。母親伊莉莎白·考德威爾·哈克尼斯·弗拉格勒(Elizabeth Caldwell Harkness Flagler)是父親的第三任妻子,她曾與前任丈夫戴維·哈克尼斯(David Harkness)養育繼子史蒂芬·V·哈克尼斯(Stephen V. Harkness),並育有兒子丹尼爾·M·哈克尼斯(Daniel M. Harkness),他們後來都成為亨利·弗拉格勒的重要商業夥伴[3]。
亨利·弗拉格勒的正式教育僅止於八年級,但在19世紀中期,這樣的教育水平已屬不易。當時,美國大約只有不到一半的兒童能夠接受基礎教育,而獲得高中畢業文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弗拉格勒的求知慾和勤奮精神使他在年輕時便展現出卓越的商業才華。他14歲時離開家鄉,前往俄亥俄州的共和鎮投奔他的異母兄弟丹尼爾·哈克尼斯。在那裡,他進入L.G.哈克尼斯公司(L.G. Harkness and Company)從事糧食生意,起初的薪水僅為每月5美元外加食宿。然而,他憑藉勤奮和精明的商業頭腦迅速在公司嶄露頭角。到1849年,他被提升為推銷員,年薪增長至4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萬美元)。
1852年,弗拉格勒與異母兄弟丹尼爾·哈克尼斯共同成為D.M.哈克尼斯公司(D.M. Harkness and Company)的合伙人。同年,他迎娶了瑪麗·哈克尼斯(Mary Harkness)[4],兩人婚後育有三個孩子,分別是珍妮·路易絲(Jennie Louise)、凱莉(Carrie)和小亨利(Henry Jr.)。然而,他的第二個孩子凱莉不幸在3歲時夭折,這對他和家庭帶來了沉重打擊,但弗拉格勒始終勇於探索新的商業機會。1862年,他與妻子的妹夫巴尼·漢林·約克(Barney Hamlin York)在密西根州薩吉諾共同創辦了弗拉格勒與約克鹽業公司(Flagler and York Salt Company),進軍鹽礦開採和生產行業。然而,由於他對鹽礦產業的技術和市場了解不足,公司在南北戰爭期間遭受嚴重打擊,最終倒閉。他不僅損失了自己投資的5萬美元,還賠上了從岳父和兄弟那裡借來的5萬美元。然而,這次失敗讓弗拉格勒深刻認識到投資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市場研究,這一經驗也成為他日後成功的重要教訓[5]。
Remove ads
亨利·弗拉格勒在密西根州的鹽業生意失敗後,於1866年回到俄亥俄州的貝爾維尤,重新進入糧食行業,成為哈克尼斯糧食公司(Harkness Grain Company)的一名代理商。他努力還清欠款,並通過這一工作結識了當時在赫威特與塔特爾公司(Hewitt and Tuttle)擔任代理商的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當時,美國的石油精煉產業正迅速崛起,而克利夫蘭成為了全國五大煉油業中心之一[6]。洛克菲勒敏銳地察覺到石油產業的潛力,決定離開糧食行業,轉而投身於石油精煉業務,並與化學家兼發明家塞繆爾·安德魯斯(Samuel Andrews)合作創辦了自己的煉油廠。
1867年,洛克菲勒的石油事業正處於起步階段,他急需資金擴大業務,於是向弗拉格勒尋求投資。弗拉格勒成功說服他的繼兄史蒂芬·V·哈克尼斯投資10萬美元(相當於2023年的218萬美元),但條件是弗拉格勒必須成為合伙人[7]。於是,洛克菲勒、安德魯斯與弗拉格勒三人正式建立了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弗拉格勒公司(Rockefeller, Andrews & Flagler),弗拉格勒負責管理哈克尼斯的投資份額,該合夥企業最終發展成為標準石油公司。在弗拉格勒的推動下,公司開始利用鐵路運費折扣策略,這使他們在競爭中占據了優勢。他憑藉自己在糧食貿易中的人脈,與鐵路公司達成協議,獲得相當於15%的運費回扣[8]。此舉不僅降低了公司的運輸成本,也讓標準石油能夠比競爭對手以更低的價格出售石油產品,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到了1872年,該公司已成為全美最大的石油精煉企業,每天生產1萬桶石油。
1870年1月10日,弗拉格勒與洛克菲勒、安德魯斯三人決定將公司擴展為股份制企業,並正式成立俄亥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Ohio)。此後,公司迅速擴張,逐步壟斷了美國的煉油行業。隨著石油行業競爭的加劇,標準石油採取了一系列激進的市場策略,例如收購競爭對手、優化煉油和運輸流程,並通過秘密協議獲得鐵路公司的特殊優惠。1872年,在一場被稱為「征服克利夫蘭」(Cleveland Conquest)或「克利夫蘭大屠殺」(Cleveland Massacre)的商業行動中,標準石油在短短四個月內吞併了克利夫蘭26家煉油廠中的22家,使其在行業內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1877年,弗拉格勒和家人搬遷至紐約,當時紐約正在迅速成為美國的商業中心。隨後,標準石油也將總部遷至紐約市百老匯大街26號,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之一。在公司擴張的過程中,弗拉格勒和洛克菲勒不斷加強對石油行業的掌控。他們不僅收購競爭對手,還建立自己的管道、油罐車和家庭配送網絡,垂直整合了整個石油產業鏈。他們還研發了超過300種石油相關產品,包括焦油、油漆、凡士林以及口香糖等,進一步擴大了公司的影響力。正是憑藉這種獨特的商業眼光和強大的執行力,標準石油最終在19世紀末期控制了全美90%以上的煉油業務,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強大的企業之一,而弗拉格勒也因此成為美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
標準石油的擴張不僅限於石油生產,它還通過橫向整合的方式,收購了大量小型煉油廠,削弱了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早在1879年,賓夕法尼亞州曾對弗拉格勒和洛克菲勒提出壟斷指控,隨之而來的,是各州對標準石油商業行為的調查[9]。儘管如此,標準石油憑藉其巨大的經濟實力和市場掌控力,成功地應對了這些挑戰,並通過橫向和縱向整合,進一步鞏固了其行業領導地位。儘管公司在初期遭遇了與鐵路巨頭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與賓夕法尼亞鐵路總裁托馬斯·A·斯科特(Thomas A. Scott)的衝突,但標準石油將石油通過自建的管道運輸系統,逐漸從鐵路公司手中爭取到了市場主導權,並最終實現了對石油運輸和精煉的控制。與此同時,標準石油還通過秘密協議獲得了鐵路的運輸折扣,進一步壓低了競爭對手的價格,削弱了他們的市場競爭力。
儘管標準石油的擴張策略引發了廣泛的批評,甚至遭到公眾和政府的指責,稱其為「世界上最殘酷、最無情、最貪婪的壟斷」,但弗拉格勒與洛克菲勒始終堅稱,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在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並使石油產品更加廉價和普及。事實上,標準石油通過不斷創新,的確降低了石油產品的價格,使得煤油等產品的價格下降了近80%,大大降低了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儘管如此,外界對其商業手段的質疑並未停止,新聞媒體對其不斷進行抨擊。到1882年,標準石油公司通過合併多個小型企業,形成了一個由多個子公司組成的龐大企業集團。為了更好地管理這些公司,弗拉格勒與洛克菲勒的律師團隊創新性地創建了一個名為「標準石油信託」(Standard Oil Trust)的組織形式,將所有子公司納入統一管理。這一信託結構在當時引起了廣泛關注,公眾和媒體對這種新的法律實體產生了強烈的懷疑,認為它進一步加劇了壟斷現象。
鼎盛時期的標準石油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份額超過90%,其龐大的資產和影響力讓它成為了全球最強大的企業之一。標準石油的成功並不僅限於美國市場。弗拉格勒和洛克菲勒還將視野拓展到了海外,他們在歐洲建立了自己的業務,並投資於美國的天然氣生產。在進入20世紀後,標準石油逐步適應了市場變化,開始拓展至汽車用汽油的生產,並逐漸減輕了對煤油照明市場的依賴。儘管如此,自1880年代起隨著俄羅斯和亞洲的石油生產逐步進入全球市場,海外的競爭者逐漸嶄露頭角,標準石油在全球石油市場的統治地位也開始受到挑戰。1880年代初,弗拉格勒和洛克菲勒創造了他們最重要的創新之一。標準石油公司並沒有試圖直接影響原油價格,而是通過根據市場條件調整石油儲存費用來間接控制價格。然後,弗拉格勒和洛克菲勒決定對存儲在標準石油公司管道中的石油發行憑證。投機者開始交易這些憑證,從而創建了第一個原油期貨市場,標準石油通過這種方式實際上設定了現貨市場價格,並逐步影響了全球油市。1882年末,國家石油交易所(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在曼哈頓開業。
然而,隨著公眾輿論的反彈以及反壟斷運動的興起,標準石油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法律挑戰。1901年,美國鋼鐵公司通過與安德魯·卡內基達成協議,購買了標準石油的部分鋼鐵資產。在隨後的幾年裡,標準石油被愈加嚴格的反壟斷法律所限制。美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調查,並最終在1911年通過《謝爾曼反壟斷法》要求拆分標準石油。儘管公司仍占有全球石油市場約70%的份額,但最終它被拆分成了34個獨立的公司,包括今日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雪佛龍(Chevron)等知名公司。
Remove ads
亨利·弗拉格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在佛羅里達州的經歷與貢獻也是其事業中最輝煌的一部分。弗拉格勒最初前往佛羅里達是為了照顧生病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他們的醫生建議他們前往傑克遜維爾度過冬季,遠離北方嚴寒的天氣。弗拉格勒在此期間首次體驗到了佛羅里達溫暖宜人的氣候,而這次旅行為他後來的重大投資奠定了基礎。
1883年,在瑪麗去世後,弗拉格勒與瑪麗的護理員艾達·愛麗絲(Ida Alice)結婚。新婚夫婦前往聖奧古斯丁度蜜月,弗拉格勒被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吸引,但也發現當地的酒店設施和交通系統遠遠不夠完善。這一發現啟發了他對佛羅里達未來發展的設想。雖然當時弗拉格勒依舊保留著標準石油公司的董事會席位,但他自此逐漸減少了對公司日常運作的參與,將心思轉而投入到佛羅里達的開發計劃中。1885年,弗拉格勒回到聖奧古斯丁,試圖與弗蘭克林·W·史密斯合作共同建設一座豪華酒店,但由於史密斯未能籌集到所需資金,弗拉格勒決定單獨投資,開始建設擁有多達540個房間的龐塞德萊昂酒店。該酒店於1888年開業,並迅速取得了成功。
弗拉格勒的酒店投資不僅僅局限於聖奧古斯丁,他還意識到,要實現這些夢想,佛羅里達需要一套完善的交通系統。因此,他收購了當地一些小規模的鐵路公司,並逐步擴展成了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為了提高鐵路的運輸能力,他還採用了當時一種較為爭議的做法——囚犯租用制度(南方各州在取代蓄奴制度後獲得勞動力的一個替代性辦法),對現有鐵路進行現代化改造。隨著鐵路的擴展,弗拉格勒逐步在南佛羅里達地區開設了一系列豪華酒店,如皇家鳳凰木酒店(Royal Poinciana Hotel)和浪花酒店(The Breakers)。這些酒店不僅改變了當地的旅遊業,也推動了佛羅里達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弗拉格勒還在聖奧古斯丁建立了自己的私人住宅——基爾克賽德(Kirkside),進一步鞏固了他在佛羅里達的影響力。
弗拉格勒的最著名貢獻之一是他對邁阿密的開發。弗拉格勒最初打算將西棕櫚灘作為其鐵路系統的終點站,邁阿密大地主朱莉婭·斯特圖爾特·塔特爾曾經多次嘗試遊說亨利·弗拉格勒將鐵路從西棕櫚灘延伸至邁阿密,但都未能如願。直到1894年冬季,佛羅里達州遭遇了嚴重的寒潮,許多南部地區受到影響,但邁阿密倖免於難。塔特爾抓住機會寄給弗拉格勒一枝帶綠葉和白花的橙樹枝,證明邁阿密的氣候適宜種植柑橘,並提出用她一半的土地換取鐵路延伸、酒店建設和都市計畫的條件。最終,弗拉格勒同意了這一提議,決定將鐵路延伸至邁阿密。1896年4月15日,第一列火車抵達邁阿密,這座城市也踏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1896年,邁阿密正式設市;同年,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延伸到基比斯坎
弗拉格勒也因此被譽為「邁阿密之父」。他不僅投資建設了鐵路,還為邁阿密疏浚了運河,修築街道、醫院、教堂和學校等設市,建立水務、電力等公用事業,並資助了該市發行第一份報紙——《都市報》(The Metropolis)。弗拉格勒的雄心還沒有止步於此,他繼續投資擴大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並在1912年完成了從佛羅里達半島延伸至基韋斯特的跨海鐵路,這條鐵路的完成意味著他為佛羅里達州帶來了與拉丁美洲和古巴更緊密的經濟聯繫。通過這條鐵路,基韋斯特成為了美國與加勒比地區之間的重要貿易港口。此外,弗拉格勒的投資不僅限於商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他還致力於改善佛羅里達的農業和社會福利。1894年的寒潮對農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弗拉格勒為受災農民提供了資金援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J·P·摩根公司的喬治·沃爾布里奇·珀金斯曾曾如此評價弗拉格勒在佛羅里達所作出的努力:「但任何一個人能夠預見到這片無水的沙地和灌木叢的潛力,並敢於在這裡修建鐵路,這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類似發展更為神奇。」
Remove ads
1913年3月,亨利·弗拉格勒在位於棕櫚灘的白廳(Whitehall)莊園不幸跌倒,一段大理石樓梯摔下。雖然他接受了治療,但未能治癒傷勢,最終於同年5月20日去世,享年83歲。弗拉格勒的去世引起了佛羅里達州和全國範圍內的廣泛關注。5月23日下午3點,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的每一列火車在其停留的位置默哀十分鐘,作為對這位現代佛羅里達開創者的致敬。人們沿著鐵路路線整夜等待,直到弗拉格勒的靈車從棕櫚灘啟程,途經聖奧古斯丁前往他最終的安息地。
弗拉格勒被安葬在聖奧古斯丁的長老會紀念教堂內的弗拉格勒家族陵園中,陪伴他一同安息的還有他的第一任妻子瑪麗·哈克內斯(Mary Harkness)、女兒詹妮·路易絲·本尼迪克特(Jennie Louise Benedict)和孫女馬吉麗·本尼迪克特(Margery Benedict)。弗拉格勒與瑪麗·哈克內斯育有三個孩子,但其中只有他與瑪麗的兒子哈里·哈克內斯·弗拉格勒(Harry Harkness Flagler)倖存下來。弗拉格勒的遺產中有一部分被專門指定給一位「侄女」,據說她實際上是弗拉格勒與一名未婚女子所生的私生子。
弗拉格勒的名字在佛羅里達州的多個地方得到了永恆的紀念。邁阿密一條東西方向的主要幹道被命名為弗拉格勒街(Flagler Street)。基韋斯特的弗拉格勒大道(Flagler Avenue)則是當地的主要道路之一。此外,佛羅里達州聖奧古斯丁的弗拉格勒學院(Flagler College)和弗拉格勒醫院(Flagler Hospital)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位於比斯坎灣的弗拉格勒紀念島(Flagler Monument Island)上豎立著一座他的紀念碑。弗拉格勒在棕櫚灘的故居白廳現已對外開放,成為亨利·摩里森·弗拉格勒博物館(Henry Morrison Flagler Museum),館內還保存著他私人火車車廂供遊客參觀。2006年2月24日,弗拉格勒的雕像在基韋斯特揭幕,坐落在曾經是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終點的地方。同年7月28日,邁阿密-戴德縣法院的東南角也揭幕了弗拉格勒的雕像,紀念這位推動佛羅里達州發展的偉大人物。
雖然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在佛羅里達礁島群的跨海鐵路在1935年勞動節颶風中遭到了嚴重破壞,並且未能恢復原狀,但部分鐵路的路基和剩餘橋梁被出售給佛羅里達州政府,後者利用這些基礎設施修建了連接基韋斯特的跨海公路。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