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亨利三世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亨利三世 (德語:Heinrich III,1016年10月28日—1056年10月5日),巴伐利亞公爵(稱亨利六世,1026年~1041年在位),士瓦本公爵(稱亨利一世,1038年~1045年在位),羅馬人民的國王(1039年~1056年在位),神聖羅馬皇帝(1046年加冕)。神聖羅馬皇帝康拉德二世之子,1028年即已加冕為其父的共同執政者[1][2][3],亨利三世也被稱為上主在地上的總督。
![]() |
亨利三世是薩利安王朝最強大的君主。他於1041年臣服波希米亞人。1046年,亨利三世解決了波希米亞公爵布熱季斯拉夫一世與波蘭公爵卡齊米日一世之間的爭端。
皇帝對教宗的控制在亨利三世統治時期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亨利三世於1046年赴義大利,廢黜了反對他的教宗格里高利六世。德國人克萊蒙特二世被選為新教宗,並為亨利三世加冕。此後他又多次廢立教皇。亨利三世一直掌握了對德意志境內各主教的任免權。然而亨利三世卻支持教會的克呂尼改革,正是這一運動奠定了日後教宗權利擴大的基礎。
Remove ads
家庭
Remove ads
參考
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