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亮色黃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亮色黃蝶(學名:Eurema blanda),又名棕斑黃粉蝶、臺灣黃蝶、蘗黃粉蝶、爪哇黃蝶、亮色黃粉蝶、台灣黃蝶,是一種小型的蝴蝶,屬於粉蝶科(Pieridae),分布於斯里蘭卡、印度及東南亞。[3][4][1][2]
Remove ads
外觀描述
濕季型:雄蝶。背面呈檸檬黃。前翅外側黑色邊帶在前段比斯里蘭卡標本的Eurema hecabe來得寬,後段較短,且其內緣向外斜。後翅有中等寬度的黑色外緣帶。腹面:兩翅皆具濕季型常見斑紋。前翅中室有三個斑點,並帶有翅脈交界處斑紋。無亞端斑塊。雌蝶:未觀察到。
中間型:雄蝶:未觀察到。雌蝶:背面:前翅黑邊與濕季型相似。後翅有寬廣的黑色外緣帶。腹面帶有如同濕季型之輕微棕色常見斑紋。前翅具一棕色亞端斑塊。
乾季型:體型較濕季型小。雄蝶:背面:前翅黑色外緣帶較窄,後段明顯縮小。後翅具細長外緣黑帶。腹面:與濕季型相似的常見斑紋。前翅有較明顯的亞端斑塊。雌蝶:背面:前翅黑邊較雄蝶寬,後翅黑邊亦遠比雄蝶寬。腹面:兩翅與雄蝶相似。
極乾季型:雄蝶:未觀察到。雌蝶:背面:前翅具寬廣黑色外緣帶,後段從下中脈枝斜向外突出。後翅有中等寬度外緣黑帶。腹面:兩翅與乾季型相同之常見斑紋。前翅具一個明顯近完整的方形頂角棕色斑塊。

Remove ads
生活史
淡黃色橢圓形卵產於葉片上下方,約三日後孵化。
初齡期為淡綠色,末齡期則變為鮮綠色。
自孵化起約二十日後化蛹。蛹為淡綠色,約一週後破蛹羽化為成蝶。
分佈
臺灣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地區,包括離島。[5]
食草
棲息於多種有寄主植物生長或栽培的環境,一年多代。成蝶常見於森林邊緣、溪邊及公園,喜訪花,雄蝶會聚於濕地吸水。卵成塊產,幼蟲群居,數量多時可大量啃食寄主葉片,主要以豆科園藝植物為食。
寄主包括豆科的合歡、闊莢合歡、麻六甲合歡、華南雲實、蓮實藤、恆春皂莢、黃槐、鐵刀木、阿勒勃、翼柄決明、金龜樹、朱纓花等。[5]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