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仡央語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仡央語群(Geyang、英語:Kra language group[1])是侗台語系的一支,分布在中國貴州省中部、西部、雲南省東部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西西部和越南北部邊境地區。使用人數很少,使用仡央語族的總人數約2萬人(村語除外),部分語言瀕臨滅絕。
![]() |
Remove ads
詞源
仡央語群得名於仡佬([klau55])和布央([puo11ʔjaːŋ42]),分別是仡佬人和布央人的自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梁敏於1990年首次識別提出[2]。
泰國學者許家平(Weera Ostapirat)於2000年提出 Kra language 這個命名,重建了 proto-kra language,Kra(*kʰra)是對仡央語族「人」這個單詞的構擬。仡佬可能是這個詞的一種形式。白保羅1942年提出卡岱(英語:Kadai)一詞中的卡(Ka)是Kra的另一種形式。
特點
一些仡央語有在區域內不同尋常的複輔音、倍半音節或雙音節詞,其他壯侗語傾向於是單音節。布央語中的雙音節詞被沙加爾 (2004)[3]視作是壯侗語系屬於 南島語系的證據。不同於台語支和侗水語支,大多數仡央語,包括仡佬語和布央語,保留了原始壯侗語的數詞系統。其他同樣保留了數詞的壯侗語系分支只有黎語支。[4]大多數其他壯侗語在超過1000年以前就已經採用了中文數字。
如艾傑瑞所注,仡央語群語言有金屬加工、手工業和農業同源詞,且不在任何其他壯侗語中出現。[5]這支持仡央族可能獨立於台語民族和侗水民族,創造或借來許多技術創新。
祖語
原始仡央語擬音方案有許家平(Weera Ostapirat)(2000)。
分類
許家平(Ostapirat 2000)把仡央語分為兩個分支:
仡央 |
| |||||||||||||||||||||||||||||||||
艾傑瑞(2002)認為拉哈語不屬於西支。艾傑瑞(2011)根據量化的分析進一步給出如下分類:
仡央 |
| ||||||||||||||||||||||||
Remove ads
數詞
Remove ads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