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鋅乃浦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鋅乃浦(英語:Zineb,商品名Dithane Z-78)是一種廣譜有機硫殺真菌劑,屬於最早的農業用殺真菌劑之一,已被使用了近70年。
Remove ads
性質
鋅乃浦純品為灰白色晶體,工業品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有臭雞蛋氣味。它不溶於水及大部分有機溶劑,可溶於二硫化碳和吡啶。[1]對光、熱、銅、濕氣和鹼性物質或不穩定,會逐漸分解出毒性相對較大的二硫化碳或亞乙基硫脲而失效。[2]
用途
作用機理
鋅乃浦容易在水中被氧化成具有活性的硫氰化合物,對病菌體內含巰基的酶具有強烈抑制作用,並直接殺死病原體孢子,阻止其侵入。[4]因此它僅有對農作物疾病的預防效果,治療的能力很弱。
歷史
1935年,美國的W. F. Hester博士發現了亞乙基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隨後在1941年,科學家確定了亞乙基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鈉乃浦)的抗真菌活性,並自此開始將其投入農業使用。[5]雖然在實驗中鈉乃浦的效果不錯,但由於它的水溶性及不穩定性導致無法適應各種變化的天氣,防治效果參差不齊,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替代品。J. W. Heuberger博士在1943年的一次實驗中向鈉乃浦加入硫酸鋅後得到了鋅乃浦,並發現這種物質不溶於水且相對於鈉乃浦來說較穩定。隨後的實踐證明它對防治馬鈴薯的枯萎病以及其他各種真菌病害十分有效,因此開始大量投入使用。至1953年,美國約75%的莊稼採用了鋅乃浦。[6]
由於它殺菌譜廣,不易產生抗藥性,且具有低毒性(大鼠LD50>5200mg/kg,對蜜蜂無毒),儘管數十年來不斷有新的有治療農作物疾病能力且效果更好的殺真菌劑面世,鋅乃浦仍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最常用的殺真菌劑之一。但後來人們發現了鋅乃浦屬於環境激素,能夠在生物體內蓄積並干擾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因而開始減少它的使用。[2]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和日本農林水產消費安全技術中心已經取消了鋅乃浦的註冊;歐盟也已經將其列為了限制化學物質。[7][8]不過在包括中國之內大部分開發中國家鋅乃浦仍被廣泛使用。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