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庇魯斯專制國

拜占庭帝國的繼承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庇魯斯專制國
Remove ads

伊庇魯斯專制國中古希臘語Δεσποτᾶτον τῆς Ἠπείρου)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由東羅馬帝國安格洛斯王朝支繫於1205年建立的殘存國家,其領土主要位於現今的阿爾巴尼亞希臘西北部。1227年至1242年間,伊庇魯斯一度與尼西亞帝國特拉比松帝國一同自稱為東羅馬帝國的正統後繼者,這一期間的伊庇魯斯專制國也被現代學者稱為塞薩洛尼基帝國

快速預覽 伊庇魯斯專制國Δεσποτᾶτον τῆς Ἠπείρου(中古希臘語), 地位 ...

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執政初期,伊庇魯斯迅速擴張,於1224年征服薩洛尼卡王國,一度兵臨君士坦丁堡,但在1230年的克洛科特尼察戰役英語Battle_of_Klokotnitsa中被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擊敗,隨即陷入分裂。之後一個世紀間,伊庇魯斯淪為尼西亞帝國巴列奧略王朝所重建的東羅馬帝國的附庸,在1337年被東羅馬帝國吞併。兩約翰戰爭後,伊庇魯斯於1356年恢復獨立,最終於1479年被鄂圖曼帝國兼併。

Remove ads

早期歷史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與威尼斯干涉東羅馬內戰,最後攻陷君士坦丁堡,成立拉丁帝國。羅馬帝國的後裔堅守尚未淪陷的帝國邊疆,成立了三個旁支政權:伊庇魯斯公國、尼西亞帝國特拉比松帝國,其中又以座落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帝國最為強盛。

1205年,米海爾一世建立伊庇魯斯專制國。伊庇魯斯領主實際上在攻下拉丁帝國的特撒羅尼迦王國以後就在特撒羅尼迦宣布加冕為羅馬皇帝,是競爭羅馬皇位的四國之一(拉丁帝國/羅馬尼亞,尼西亞,特拉比松,伊庇魯斯),其後伊庇魯斯迫於尼西亞鋒芒而放棄皇帝稱號、向尼西亞請得上文的Despote職銜,於是就有了Despotate of Epirus。[來源請求]

與此類似的還有塞爾維亞專制國和被短暫冊封過的保加利亞專制國,於是第二帝國在實際領地外授予的Despote實際上是統一戰線的工具,授予該頭銜意味著當地的事實獨立領主承認尼西亞皇權、不與之競爭帝位,作為回饋,尼西亞也就授予其所能授予的最高職銜作為嘉獎。

Remove ads

統治者列表

科穆寧·杜卡斯王朝

布隆戴蒙提王朝

註腳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