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朗—美國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朗—美國關係
Remove ads

自1980年以來,伊朗美國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 巴基斯坦是伊朗在美國的利益代表國,而瑞士則是美國在伊朗的利益代表國。伊朗在巴基斯坦駐美大使館內設置有代表伊朗在美利益的機關,而美國在瑞士駐伊朗大使館內設置有代表美國在伊朗利益的機關。2018年,伊朗規定禁止再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1][2][3]

快速預覽 伊朗, 美國 ...

兩國之間的關係始於19世紀中後期,伊朗這個國家在卡扎爾王朝時期被命名為波斯。

1980年4月7日,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宣布和伊朗斷交,兩國關係全面凍結。關於兩國關係降溫的原因,意見不一。伊朗的解釋包括一切,一方面是伊斯蘭革命之間自然而不可避免的衝突,另一方面是美國自大和對全球霸權的渴望。其他解釋包括伊朗政府需要外部矛盾提供藉口,以對國內民主力量的鎮壓,並將政府與其忠實選民聯繫在一起。美國將關係的惡化歸因於1979-81年自伊斯蘭革命以來,包含伊朗人質危機、伊朗屢次侵犯人權,以及它在中東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2018年,川普政府退出了核協議,並重新實施了制裁[4]。自那時以來,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係全面惡化,兩國在2019年-2022年波斯灣危機接近衝突。

根據2013年BBC世界服務調查,5%的美國人對伊朗正面看待,87%的美國人對伊朗負面看待,這是世界上所有國家或地區中,對伊朗最不好、最消極的看法。根據IranPoll的一項2019年調查,有13%的伊朗人對美國持贊成態度,而86%的伊朗人對美國持反對態度。根據皮尤2018年的民意調查,39%的美國人認為限制伊朗的權力和影響應該是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當兩國有相同的目標時,例如擊退遜尼派武裝分子,關係往往會有所改善。

Remove ads

國家比較

更多資訊 伊朗, 美國 ...
Remove ads

早期

1953年8月,美國和英國的情報部門共同策劃了推翻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軍事政變[11]

1979年發生的伊斯蘭革命

1979年伊斯蘭革命中,親美的巴列維國王被反美領袖魯霍拉·穆薩維·何梅尼推翻。這震驚了美國政府,因為國務院和情報機關持續低估了此次騷亂的規模和長期影響。[12]中情局在革命達到最終高潮六個月前的報告中稱:「伊朗並沒有處在發生或即將發生革命的事態中」

參與革命的學生團體害怕美國政府,特別是中央情報局企圖推翻伊朗人創建的新政權。這種擔憂的其中一個來源是中情局特工小科米特.羅斯福(英語:Kermit Roosevelt Jr.)的著作《反政變:伊朗控制權之爭》。許多學生團體閱讀這本書的摘錄,並且認為中情局企圖正實施這種反政變戰略。

掌握政權後,何梅尼將美國稱為「大惡魔」,撤換了前政權巴列維國王所認命的總理,並由溫和派政治家梅赫迪·巴扎爾根(英語:Mehdi Bazargan)取代。在此之前,卡特政府仍希望維持與伊朗的正常外交關係,並向其派遣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列津斯基(英語:Zbigniew Brzezinski)。

伊斯蘭革命政府期望著能引渡和處決被推翻的巴列維國王,因為卡特特府拒絕了向巴列維國王提供近一步的支持和幫助他回復政權。巴列維此時患有末期癌症,請求入境美國以尋求治療。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反對這一請求,因為他們打算穩定美國和臨時革命政府之間的關係。然而,卡特總統在受到來自亨利·季辛吉、納爾遜·洛克斐勒和其他支持巴列維的政治人物給予的嚴峻政治壓力下,同意了其入境請求。伊朗人愈來愈懷疑巴列維正實際嘗試阻止伊斯蘭革命。此次事件經常被伊朗革命人士用來證實前政權確實是美國政府的傀儡,並最終導致了與何梅尼同盟的激進派學生團體衝進美國大使館的騷亂。

柯林頓政府時期

1995年3月,美國總統柯林頓指責伊朗支持恐怖主義和尋求擁有核武器,並簽署制裁伊朗的第12957號行政令[13]

川普政府首個任期時期

2017年-2021年由於共和黨對伊朗的敵視態度和川普總統對核協議缺陷的不滿,美伊關係急劇惡化。

革命衛隊爭端

由於伊朗革命衛隊自身的性質,使得其成為一個以某種政治意識形態為推動力的準軍事組織,並且使得其控制力得以深入社會的各個階層。因此,革命衛隊不可避免地捲入伊朗政府與異見人士的相關風波之中。2019年4月8日,美國政府及以色列政府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14]

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對此迅速作出回應,宣布將美國中央司令部列為「恐怖組織」。[15]

2019年緊張局勢升級

伊朗擊落無人機

2019年6月,一艘美軍的RQ-4全球鷹偵察機被伊朗防空系統擊落。美方聲稱無人機並未進入伊朗領空,但伊朗聲稱無人機進入了荷姆茲海峽附近的伊朗領空[16]。其後英國扣留伊朗船隻,使得伊朗與西方關係更為緊張,同年8月英國釋放伊朗船隻,美國要求曾要求英方繼續扣留伊朗船隻,但被英方駁回。

7月18日,根據五角大樓的說詞,USS Boxer (LHD-4)採取針對曾與在波斯灣的船隻約千碼(910米)封閉的伊朗無人駕駛飛機防守動作和卡住的無人駕駛飛機,才導致飛機擊落的。

2019年11月15日,伊朗當局提高了平民的石油價格,並實施了嚴格的配給規則。汽油價格上漲了50%,即每升10,000里亞爾升至每升15,000里亞爾,導致全國各地爆發了暴力抗議活動。抗議者開始要求哈山·魯哈尼總統下台。而伊朗稱這個示威為是「美國造成的」。

2020年巴格達國際機場空襲

2020年1月3日,美軍對在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行進的車隊發起無人機空襲,炸死10名乘客,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少將,伊朗揚言「復仇」並反炸美軍基地,使得雙方關係掉到冰點。[17]1月1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伊朗8名高官和礦業公司等[18]

伊朗抗議幾天後新的語言交流

在經歷了數天的反政府抗議活動後,2020年1月17日,哈米尼在德黑蘭主麻日八年後再次露面,重申了他對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威脅。唐納·川普在推文中回應說,哈米尼「應該對他的話非常小心!」。

之後的局勢變化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表示,他願意向伊朗提供諸如呼吸機等冠狀病毒的援助,以幫助應對COVID-19大流行。但伊朗對此拒絕。

2020年5月,美國國務卿邁克·龐培歐以侵犯人權為由制裁伊朗內政部長和其他11名伊朗官員[19]

2020年7月23日,美軍戰機對伊朗馬漢航空一架客機進行了攔截,導致多名乘客受傷。 [20]

2020年9月21日,美國宣布對27個支持伊朗的實體實施制裁[21]

2020年10月8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伊朗18家銀行實施制裁[22]

2020年10月22日,美國以干預美國總統選舉為由對五個伊朗組織實施制裁[23]。11月18日,美國對多名伊朗官員和多個實體實施制裁[24]

美國總統選舉和拜登即將上任

11月27日,伊朗核子科學家法里札德,在首都德黑蘭在沒有現場嫌疑人的情形下遭突襲身亡,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因為法里札德是伊朗核子發展的關鍵人物,德黑蘭當局指控這是恐怖暗殺,揚言將展開報復。目前尚不清楚是誰發動攻擊,不過伊朗外長沙立夫推文暗示,以色列在幕後策畫這起暗殺行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已經呼籲各方克制保持冷靜。也有人認為是川普意圖刁難喬·拜登的舉動。

川普支持者為推翻總統選舉結果而發生2021年衝擊美國國會大廈事件,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美國國會遭衝擊顯示了西方民主的脆弱性。2021年1月13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名下的兩家基金組織、組織領導人和分支機關進行制裁[25]

川普政府第二個任期時期

2025年6月22日,川普下令美國空軍海軍對伊朗的福爾多燃料濃縮廠納坦茲核設施伊斯法罕城市發動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標誌著美國正式介入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26]

拜登政府時期

2021年3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延長12957號行政命令[27]

2021年2月26日,美國軍方對包括真主黨旅在內的伊朗支持的敘利亞民兵發動了一系列空襲。

2021年6月22日,美國司法部宣布使用美國境內域名服務的33個由伊朗伊斯蘭廣播與電視聯盟 (IRTVU) 運營的網站和3個由什葉派武裝組織「真主旅」運營的網站被關閉[28]

2021年9月3日,美國以伊朗試圖綁架一名美國記者為由宣佈對4名伊朗情報人員實施制裁[29]

2021年11月3日,伊朗多家媒體披露美國曾在阿曼灣攔截一艘載有伊朗出口石油的油輪,並把石油貨物轉移至另一艘油輪,還要求油輪駛入不明目的地。伊朗海軍隨後逼迫油輪駛入伊朗領海。美軍隨即出動多架直升機和軍艦進行追擊,但未能使得油輪轉向。[30]11月4日,伊朗800個城市爆發反美遊行,紀念伊朗人質事件爆發42週年[31]

2021年12月7日,美國司法部發表聲明宣布,美國政府出售了該國海軍在阿拉伯海水域沒收的一批伊朗石油產品。此次賣出的石油總量超過110萬桶,獲利近2670萬美元。[32]

2022年1月和4月,伊朗兩次制裁美國人。7月16日,伊朗宣佈將包括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等在內的61名美國人列入制裁名單,[33]

2022年8月30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控制了一艘美國無人艇,之後放還了該艇。9月1日,伊朗海軍在紅海海域再度扣押兩艘美軍無人艇,之後同樣予以放行。[34]

2023年3月30日,國際法院法官裁定,美國法院非法凍結一些伊朗公司的資產,並命令美國支付賠償金。但國際法院也表示,它對伊朗央行被凍結的17.5億美元資產沒有管轄權[35]

2023年7月5日,美國海軍指責伊朗試圖在荷姆茲海峽附近的阿曼灣扣押兩艘油輪,並表示美國海軍挫敗了這次行動。伊朗軍方消息人士否認伊朗船隻試圖在荷姆茲海峽附近扣押兩艘油輪。[36]

2023年8月11日,伊朗和美國達成囚犯交換協議,伊朗和美國互換5名在押囚犯。[37]伊朗還將獲得使用60億美元凍結資產的許可。[38]

2023年9月18日,美國政府在伊朗政府釋放五名被關押在伊朗的美國人後,宣布將對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和伊朗情報部進行制裁。[39]

2024年1月11日,伊朗海軍在阿曼海扣押了一艘美國油輪。伊朗方面指控2023年該油輪將伊朗石油移交給美國。[40]

2024年4月23日,美國財政部指控2家伊朗公司和4名個體發動網絡攻擊,並對這些實體實施制裁。[41]

川普政府第二個任期時期

2025年2月4日,川普表示,他已經指示他的顧問,若伊朗暗殺他,就消滅伊朗,他同日簽署行政命令,以對伊朗「極限施壓」。[42]川普呼籲伊朗就核和平協議進行談判。[43]在2月7日的祈禱中,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拒絕談判,並稱伊朗政府不會與美國達成協議。3月,哈米尼稱,他不打算與川普進行談判,[44]伊斯蘭革命衛隊聲言將以軍用毀滅性手段摧毀美國軍隊。[45]3月17日,川普表示,伊朗需要為胡塞武裝的行為負起完全責任。[46]4月9日,川普政府對伊朗境內被控支持伊朗核計劃的五個實體和一名個人實施制裁[47]

其他

簽證

Thumb
美國護照美國公民必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伊朗。
Thumb
伊朗護照伊朗公民必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美國

兩國公民均需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對方國家,美國目前禁止伊朗公民辦理移民和非移民簽證(F、M、J簽證除外)入境美國,美國公民入境伊朗亦需提前辦理簽證,根據伊朗政府規定,美國公民在入境伊朗後,必須有經伊朗政府授權的嚮導全程陪同。[48]

另見

  • 1979年後的伊朗與美國關係
  • 美國伊朗理事會
  • 美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
  • 美國對伊朗的國家緊急狀態
  •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