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比利亞鳥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比利亞鳥屬
Remove ads

伊比利亞鳥屬屬名Iberomesornis,意為「伊比利的中古鳥類」),又名伊比利亞中鳥,是一種原始鳥類。其化石是於1985年在西班牙昆卡省拉斯奧亞斯(Las Hoyas)的下白堊紀地層發現。牠們生存於1億3700萬-1億2100萬年前的豪特里維階巴列姆階。該地層曾是圍繞湖泊森林。伊比利亞鳥的身體比始祖鳥更為進化。同期的其他鳥類大部份是有爬行類長尾巴的特徵,但伊比利亞鳥的脊椎末端只是連接尾羽的尾綜骨。伊比利亞鳥雙翼有爪,但拇指退化。胸籃並沒有鉤突

Thumb
弱氏伊比利亞鳥的化石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伊比利亞鳥體型極小,全長估計約 9 公分,翼展可能不及 15 公分,體重 9.5 克,遠小於現今的麻雀,也是歐洲最小的中生代鳥類[1]。但牠們飛行能力相當好,且可能會獵食昆蟲及細小的動物。牠們喜歡棲息在水邊環境,在水面上可以捕捉昆蟲。雖然牠們可以做出多種飛行的動作,如轉向及俯衝,但卻可能不能在低速下行動自如。牠們會用長腳上的爪抓著樹枝休息。牠們似乎不能唱歌,只能發出簡單尖叫聲。

由於至今未有發現其頭顱骨,牠們的食性仍只是一個推測。在發現伊比利亞鳥後,多種反鳥亞綱化石都在中國遼寧出土。一些中國的物種,如中國鳥孔子鳥都可以幫助了解伊比利亞鳥。

Remove ads

大眾文化

伊比利亞鳥有在《與恐龍共舞》中出現,並且被描繪成為有鮮藍色的羽毛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