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集院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集院車站(日語:伊集院駅/いじゅういんえき Ijūin eki */?)是位於鹿兒島縣日置市伊集院町德重,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的鹿兒島本線車站。此站曾是伊集院町內唯一鐵路車站,現時為日置市的代表車站。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現時車站採用了跨站式站房設計,站房完全置於島式月台之上,屬於第三代站房,於2011年起動工[1],歷時三年多後,於2015年6月6日完成使用[2]。隨後北口和南口的交通廣場亦於2016年和2018年陸續完工及啟用。兩端廣場皆由高架人行天橋連接,並且形成了南北自由連絡通道[2][3]。各出口均設有電梯及樓梯出口供乘客進出。
此站是由JR九州服務支援管理的業務委託車站。車站大樓內設有綠色窗口,2台觸控面板式自動售票機(1台可支援IC卡,1台不可支援)。
此站可以使用「SUGOCA」IC卡,以及可以與SUGOCA互相使用的交通系IC卡。車站設有SUGOCA增值機。車站可在綠色窗口或自動售票機購買SUGOCA(只限不記名式)。
在前鹿兒島交通枕崎線路線中,於建成跨站式站房前為一座停車場。該特別之處在2009年8月26日於朝日電視台「珍奇百景鑑定團」的「珍百景No.371 電車以外行走的路線」中提及此站[4]。
Remove ads
於此站折返列車使用逆方向的月台。
-
檢票口(2016年4月)
-
月台(2018年5月)
-
舊檢票口(2013年6月)
-
舊站房(2013年6月)
-
鹿兒島交通枕崎線月台遺址的停車場(跨站式站房前)
-
1974年在伊集院車站上空。基於日本國土交通省之地圖和空拍圖瀏覽服務製作
歷史
- 1913年10月11日:鐵道省川內線東市來站至鹿兒島站之間開通,此站啟用[5][6]。
- 1914年4月1日:南薩鐵道(後來為鹿兒島交通枕崎線)此站至伊作站之間開業。
- 1927年10月17日:湯浦站至水俁站之間開業,八代站至鹿兒島站之間編入至鹿兒島本線。
- 1949年2月1日:南薩鐵道開始駛入國鐵線,前往鹿兒島站(1日2往返班次)。
- 1954年11月11日:南薩鐵道直通至鹿兒島的班次增加至3往返班次。
- 1983年:
- 6月21日:由於豪雨成災,鹿兒島交通枕崎線全線停運。
- 7月1日:鹿兒島交通枕崎線日置至加世田之間重開。
- 1984年3月18日:鹿兒島交通枕崎線全線廢止。
- 1987年4月1日: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營運。
- 2004年3月13日:隨九州新幹線部分路段啟用,實施時間表修正。停此站的特急列車消滅,使鹿兒島中央站→川內站之間末班列車變成快速列車。
- 2008年3月15日:直通至肥薩橙鐵道線的快速列車開始運轉。
- 2011年3月12日:快速列車昇格為川內特快。再次成為特急列車停站。
- 2012年12月1日:開始可以使用IC卡「SUGOCA」[7]。
- 2015年6月6日:跨站式站房落成啟用,北出口站前廣場(當時正在建設中)與南出口站前廣場的公眾通道啟用[2][3][8]。
- 2016年3月25日:川內特快取消。
- 2022年3月12日:更改窗口營業時間為07:30-12:00[9]。
- 2023年10月1日:從JR九州服務支援取回委託權,改為直營化[10][11][12]。
Remove ads
使用狀況
以下是近年1日平均使用人次:
Remove ads
車站周邊

北出口在2016年度開始啟用,同時北出口迴旋路還未完成,當時正在建設停車場[2][8]。南出口前翻新了路口與迴旋路,翻新面積達約3200平方米,工程於2018年完成。在同年3月30日,南出口前的JR伊集院車站周邊工程計畫落成典禮有約90人(包括市長)出席。由日置市內工場製作了市民時鐘並捐贈和設置於南出口,當時舉行了鐘樓揭幕儀式[1]。南出口迴旋路中,設有派出所,在第2層部分位於設置了屋外廣告LED展示牌,鄰接日置市觀光訊問處。在南出口迴旋路側邊,設有由彫刻家中村晉也製造的島津義弘穿上盔甲頭盔,騎著馬的銅像,銅像在1988年(昭和63年)10月建立。在2017年11月24日,南出口前路口位置向西邊遷移22米[13]。
- 德重神社
- 妙圓寺
- 鹿兒島縣立伊集院高等學校
- 日置市政廳(前・伊集院町公所)
相鄰車站
- 鹿兒島交通
- ■枕崎線
- 伊集院-上日置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