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伐迦陀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伐迦陀迦
Remove ads

伐迦陀迦王朝IAST:Vākāţaka)是3世紀至5世紀時存在於印度中部和南部的一個重要王國。

快速預覽 伐迦陀迦王朝वाकाटक, 首都 ...
Remove ads

簡介

伐迦陀迦的統治區域包括今印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部分地區(主要在德干)。他們是在南印強大的百乘王朝(統治中心在案達羅)分崩離析後趁勢崛起的。有些學者認為,伐迦陀迦人可能是來自北方的入侵者塞人的後代。[1]往世書提到伐迦陀迦政權的建立者叫文底耶沙克提,關於此人,歷史學家掌握的的史料很少,只是在阿旃陀石窟的第16窟的銘文上提到他出身於婆羅門種姓,是「伐迦陀迦家族的旗手」。對於文底耶沙克提的繼承者貴軍一世,人們同樣所知甚少。他似乎曾與納加人交戰過。由於他的征服活動,伐迦陀迦的領土擴張至北到本德爾肯德,南抵海德拉巴,是南印最大的國家。根據銘文和往世書裡半歷史半神話的描述,學者們推斷在貴軍一世死後,伐迦陀迦就分裂了。他的兒子和孫子們分成4個獨立的支系。關於其中兩個,人們一無所知。另兩個支系,分別以其重要中心或都城命名,可稱為補羅婆羅補羅-難提伐彈那支系和婆蹉瞿爾摩支系。補羅婆羅補羅-難提伐彈那支系是貴軍一世的孫子樓陀羅西那一世建立的,統治中心包括補羅婆羅補羅(在今沃爾塔)和難提伐彈那(在今那格浦爾)。這個支系與北方強大的笈多王朝有聯姻關係,這種聯姻里最著名的是笈多王朝的旃陀羅笈多二世(「超日王」)的女兒波羅婆嚩底笈多與伐迦陀迦的樓陀羅西那二世結婚。很可能,在這次聯姻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伐迦陀迦失去了獨立性,成了笈多帝國的一部分。補羅婆羅補羅-難提伐彈那支系的最終結局不明,可能是被婆蹉瞿爾摩支系吞併。婆蹉瞿爾摩支系的建立者是貴軍一世的次子薩婆西那,其都城在婆蹉瞿爾摩(今沃希姆)。這一支系因與阿旃陀石窟的關係而出名。他們可能是佛教的庇護者,阿旃陀石窟(印度現存最宏偉的佛教石窟群)中有許多部分(第1、2、16和17窟[2])是在他們的資助下建成的;伐迦陀迦諸王的名字也大多發現於阿旃陀石窟。在5世紀末訶梨西那統治時期,該支系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張,東西兩側都擴張到沿海地區,但似乎之後就立刻衰落了。[3]婆蹉瞿爾摩支系滅亡於6世紀初,原因不明。

Remove ads

文化

伐迦陀迦王朝的君主似乎都是印度教(尤其是濕婆派)信徒。他們舉行過傳統的馬祭。然而從阿旃陀石窟的情況看,他們無疑也資助佛教,這說明他們採取的是一種兼容政策。伐迦陀迦諸王也支持梵語文學的發展,據說笈多時代最偉大的梵語詩人迦梨陀娑曾在他們的宮廷居住過。[4]

Thumb
由伐迦陀迦王朝支持建設的阿旃陀石窟第17窟的入口

歷代君主

  • 文底耶沙克提(250年 - 270年)
  • 貴軍一世(波羅婆羅西那一世,270年 - 330年)

補羅婆羅補羅-難提伐彈那支系

  • 樓陀羅西那一世(330年 - 355年)
  • 普利色毗西那一世(地軍一世,355年 - 380年)
  • 樓陀羅西那二世(380年 - 385年)
  • 地婆訶羅西那(385年 - 400年)
    • 波羅婆嚩底笈多(旃陀羅笈多二世的女兒;攝政,385年 - 405年)
  • 達牟陀羅西那(400年 - 440年)
  • 那爛陀羅西那(440年 - 460年)
  • 普利色毗西那二世(地軍二世,460年 - 480年)

婆蹉瞿爾摩支系

  • 薩婆西那(330年 - 355年)
  • 文底耶西那文底耶沙克提二世(355年 - 400年)
  • 貴軍二世(波羅婆羅西那二世,400年 - 415年)
  • 名字失傳(415年 - 450年)
  • 提婆西那(天軍,450年 - 475年)
  • 訶梨西那(475年 - 約500年)

參見

注釋

資料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