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住友62式7.62公釐機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住友62式7.62公釐機槍(62式7.62mm機関銃,Rokuni-shiki Nana-ten-rokuni-miri Kikanjū)是一款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輕重兩用中型通用機槍,由日本日特金屬工業槍械工學設計師河村正彌博士於1954年至1962年間研製,並且由住友重機械工業所生產,並曾作為陸上自衞隊普通科部隊(步兵)制式武器,發射7.62×51公釐北約口徑步槍子彈。在日本以外的文獻中標記為「NTK-62」或「Type62 GPMG」。
雖然同樣由住友重機械工業獲授權下生產的FN Minimi輕機槍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它在陸上自衛隊當中的地位,[6][7]該武器仍然扮演著支援作用的角色,因為它仍然被用作在各種裝甲戰鬥車輛,包括戰車和裝甲運兵車的同軸武器,以及用作一挺中型支援機槍。
Remove ads
歷史
二戰以後的日本自衛隊成立的早期期間,多年來使用由美軍提供的白朗寧M1919A4作為其制式「通用機槍」(事實上,M1919A4應歸類為中型機槍)。
1954年(昭和29年),陸上幕僚裝備委員會決定要研製一挺新型機槍,以取代白朗寧M1919A4/A6以及M1918A2自動步槍。[8]
1956年(昭和31年)10月,曾於二戰中設計出九九式機砲的改進型20公釐二號三型機砲[9]、五式機砲的前日特金屬工業(NTK)博士河村正彌的團隊設計了住友62式7.62公釐機槍的最初期原型。在此時原型槍的外觀非常類似於九九式輕機槍,無論是槍口裝置還是向前方方向的提把都與九九式相似,可說是九九式的.30-06 Springfield(7.62×63mm)口徑兼彈鏈供彈版本。
但後來北約制定出7.62×51公釐北約口徑步槍子彈,因此在研發途中更改了彈藥規格。以後由將日特金屬工業收購的住友重機械工業生產。該通用機槍是為了滿足日本防衛廳的要求而研製的。[1]
儘管62式是於1954年開始研製,但命名中的「62」卻是指1962年,該通用機槍獲自衛隊所採用以後第一批才正式生產這一項事實。[2]經歷1958年(昭和33年)生產出的日特14型、1960年(昭和35年)生產出的日特15型等數挺原型槍以及各種測試以後,1962年1月,9M試作機槍的衍生型9MB機槍被採納;1962年2月15日,獲特別採用後命名為62式7.62公釐機槍,並且有效地取代了在陸上自衛隊服役的M1919白朗寧機槍。[1]
在陸軍時代只有步槍和輕機槍之間能共用彈藥,重機槍則使用另一種彈藥。而在自衛隊之中的62式則是一挺能與豐和64式7.62公釐自動步槍一樣使用7.62×51公釐減裝彈的通用機槍,而且可以充當輕機槍和重機槍兩種用途,這樣使補給系統的統一得以實現。
雖然目前前線的機槍已經逐漸地更新到FN Minimi 5.56公釐機槍,但它在一些部隊仍然一直沿用至今。
Remove ads
設計細節

62式是一挺長行程活塞氣動式通用機槍,可以通過氣體調節器調整氣流量以改變發射速率。而槍機部份採用的閉鎖機構是被稱為「前擺傾斜槍機閉鎖機構」的特殊傾斜式閉鎖機構。為了減輕重量,機匣是由壓製成形的鋼板所製造。矩形截面的箱型機匣是由鉚釘裝配而成。
約1985年(昭和60年)時,一挺住友62式7.62公釐機槍的價格為¥ 2,000,000。[10]由於生產當中大量使用衝壓加工,在當時可以高生產效率而自豪。[8]
研發當時,該槍就已經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很高的性能。
一體式槍管和提把可於2.5秒內完成更換,同時內膛鍍鉻以增加內膛的耐久性,而槍管外圓周表面亦具有散熱片以減少槍管過熱。[8]其設計與豐和64式7.62公釐自動步槍一樣,已經考慮到日本人的體格而製造。[8]其操作表現在當時要比美軍M60通用機槍要好得多。[8]此外,由於有著完整的零部件兼容性,即使將100挺62式拆開分解以後重新組裝為100挺62式,也可正常使用。[8]
62式發射7.62×51公釐北約口徑步槍子彈,與64式步槍一樣可使用裝藥減量10%的特製彈藥(減裝彈)以滿足日本士兵對後座力的要求,同時在自動射擊時的槍口上揚也大幅度的降低,但亦可發射普通彈。供彈方式為美軍與北約制式的金屬製M13可散式彈鏈。[3]
保險裝置位於位於扳機右側的頂部,保險桿向前時為保險位置,而半迴轉至手槍式握把時握把側時則為射擊位置。[11]
標尺座的右側面具有風偏轉輪,可藉由轉動以進行風偏的歸零校正;而立框式標尺的頂部也具有海拔轉輪,轉動時會把距離刻度板以內的大型覘孔式照門按照刻度上下調整。[11]
與眾多通用機槍和豐和64式7.62公釐自動步槍一樣,62式標配有兩腳架,使用兩腳架時可作為輕機槍使用;而將62式架設於三腳架的時候,則可以作為重機槍使用。此外,也可以通過安裝直接觀察鏡(瞄準鏡)作更遠距離射擊。[8]
它具有一個不尋常的供彈機盤,因為樞轉桿是在機匣之中的槍機之上,而不是大多數機槍所見的供彈機盤蓋。[12]
62式與FN MAG之間的差異可藉由兩腳架、槍管、槍托和手槍式握把所發現,因為這些變化可能是為了配合日本自衛隊的指導方針和標準。
Remove ads
評價
62式裝備不久便暴露出一些問題。豐和64式7.62公釐自動步槍的開發者之一津野瀨光男,在其著書《幻之機關槍》中曾闡述,62式通用機槍的槍管外徑比64式步槍反而的更小、構造更脆弱——尤其是槍管問題可以說是62式機槍的重大缺陷。
其他媒體也曾大肆報導62式的各種弊病,在這些報導中可見62式的種種「不良記錄」——62式通用機槍同64式步槍一樣,具有因零件多導致的維護性差、零件間隙大導致易脫落以及質量增加、連發發射時命中率低、卡彈、扳機故障等多種問題。自衛隊對其有「62式不聽使喚槍」、「62式單發機槍」、「笨槍之王」、「讓人無可奈何的機槍」等蔑稱。
62式通用機槍因毛病諸多,1993年,一部份被國營埃斯塔勒授權由日本公司在日本當地生產的FN Minimi輕機槍所取代。
衍生型
住友74式7.62公釐車載機槍(74式車載7.62mm機関銃,Nanayon-shiki Shasai Nana-ten-rokuni-miri Kikanjū)是住友62式7.62公釐機槍的裝甲戰鬥車輛固定衍生型,搭載該機槍的載具包括三菱74式、90式和10式主力戰車、三菱89式裝甲戰鬥車、小松87式偵察警戒車和82式指揮通信車。
應當指出的是,其實82式指揮通信車的車體前部、副駕駛座位前上方艙口也可以裝上62式的槍架。
74式亦可於車外(室外)時架設於三腳架上作為重機槍使用,或安裝於直升機上作為機載機槍(艙門機槍)使用。
其重量達到20.4公斤(44.97磅),這樣比重量為10.15公斤(22.38磅)的62式要重。[13]
住友62式7.62公釐機槍與當代世界相若的通用機槍比較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參見
- FN MAG通用機槍,比利時埃斯塔勒國營工廠設計和生產的7.62×51公釐通用機槍
- M240通用機槍,美國軍隊於1990年代至現在的現役通用中型機槍,是美軍對FN MAG槍族的官方編號。
- L7通用機槍,英國軍隊現役通用機槍,是英軍對FN MAG槍族的官方編號。
- Ksp 58通用機槍,瑞典國防軍現役通用機槍,瑞典佛倫內德飛比斯福肯-卡爾古斯塔夫公司特許生產的FN MAG槍族的官方編號。
- T74排用機槍,中華民國陸軍現役通用機槍,參考FN MAG的改進型
- CQ 7.62公釐通用機槍,FN MAG的中國彷製型
- MG3通用機槍,德國萊茵金屬設計和生產的7.62×51公釐通用機槍
- HK MG5(HK121)通用機槍,德國黑克勒&科赫設計和生產的7.62×51公釐通用機槍
- M60通用機槍,美國軍隊於1960年代至1990年代的7.62×51公釐通用機槍
- SS-77通用機槍,南非國防軍於1977年至現在的7.62×51公釐現役通用機槍
- PK通用機槍,蘇聯及俄羅斯聯邦製造的7.62×54公釐R通用機槍
- 試製超軽機関銃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