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佐伯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佐伯藩(日語:佐伯藩/さいきはん Saiki-han */?)是日本豐後國海部郡佐伯的藩[註 1],慶長6年(1601年)4月創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表高是20,000石,實高根據《正保鄉帳》是18,013石,《舊高舊領取調帳》則是28,678石,藩廳是佐伯城,藩校是四教堂,人口在文化7年(1810年)時是9,110戶52,480人,明治初年時則是65,368人[2][1]。
Remove ads
歷史
慶長6年(1601年)4月,毛利高政從豐後國日田轉封至佐伯20,000石,同時作為預地領有日田郡和玖珠郡的幕府領28,000石。同年6月,臼杵藩藩領赤河內村、保戶島和警固屋村劃入佐伯藩,同月高政也分知藩領堅田村和床木村的一部分共2,000石予其弟吉安,表高不變。同年9月,與臼杵藩進行替地,以警固屋村換得奧河內村、井牟田村以及鬼丸村的一部分[註 2]。慶長7年(1602年),開始興建佐伯城。元和2年(1616年》,日田郡和玖珠郡的預地由幕府接管[2]。
寬永10年(1633年),吉安將領地交還予江戶幕府,在成為幕府領的同時,也變成是佐伯藩的預地。寬文8年(1668年),佐伯藩的預地改由日田代官所管治。延寶3年4月25日和12月17日(1675年5月19日和1676年1月31日),藩領下直見村的48名農民以及因尾村的14名農民先後逃散。天和2年6月22日(1682年7月26日),豐後國森的久留島通清三子作為藩主毛利高重的養子而繼位,即毛利高久。元祿12年5月13日(1699年6月10日),高久之弟作為其養子而繼位,即毛利高慶。享保11年11月21日和12月2日(1726年12月14日和12月24日),藩領因尾村、津久見村和落野浦先後發生逃散,因尾村的198名農民逃散至岡藩藩領宇目鄉,津久見村和落野浦的28名農民則是臼杵藩藩領長目浦[註 3][2]。
寬保元年7月28日和12月28日(1741年9月7日和1742年2月3日),藩領上岡村、下野村和大坂本村先後發生逃散,上岡村和下野村的63名農民逃散至宇目鄉,大坂本村的45名農民則是臼杵藩藩領波津久村。寬保2年5月6日(1742年6月8日),藩領古江浦的71名農民逃散至臼杵藩藩領中津浦。翌年2月,下野村的200名農民逃散至宇目鄉。延享4年正月13日(1747年2月22日),藩領八戶村的54名農民逃散至臼杵藩藩領東神野村[註 4]。天明2年(1782年)6月,藩主毛利高標奉命作為預地接管幕府領堅田村和床木村[2]。
文化9年正月11日至13日(1812年2月23日至25日),由於佐伯藩對農民的統制與日俱增,農民的負擔愈來愈重,加上受到前年岡藩一揆的影響,藩領內因尾村、中野村、橫川村、赤木村、上直見村、下直見村和仁田原村等地[註 5]總共4,000名農民蜂起打毀大莊屋以及紙場所職員的宅邸,隨即被鎮壓。文政10年(1827年),藩主毛利高翰將高標統治時期蒐集而來之佐伯文庫約80,000冊藏書中的20,000冊獻與幕府,現今分別藏於宮內廳書陵部和國立公文書館[2][1]。
慶應3年(1867年)10月,藩主毛利高謙接獲朝廷命令,要求其上京,不過他以痔瘡惡化為由,改派重臣作為名代上京。慶應4年2月9日(1868年3月2日),高謙領兵從佐伯出發,在同年3月10日(4月2日)抵達京都。其後,薩摩藩使者手持以島津久光名義的勤王勸喻書來到佐伯,由於高謙人在京都,因此佐伯藩以重臣代為宣誓勤王。明治元年10月2日(1868年11月15日),高謙提出獻金來買瓦用以興建豐國神社獲准。明治4年7月14日,廢藩置縣[2][4]。
Remove ads
歷任藩主
藩邸
佐伯藩藩邸分為江戶藩邸上屋敷、中屋敷、下屋敷、京屋敷和藏屋敷。上屋敷位於愛宕下佐久間小路,拜領自寬文年間(1661年至1673年)或以前,中屋敷位於土器町[註 6],拜領自元祿年間(1688年至1704年)或以前[7][2]。
下屋敷最初位於目黑,拜領自元祿年間或以前,寬文元年12月15日(1662年2月3日)拜領白金今里村下屋敷,天明4年5月17日(1784年7月4日)部分相對替至木挽町五丁目裏築地,文化8年6月9日(1811年7月28日)部分相對替至廣尾下澀谷[註 7],弘化元年12月16日(1845年1月23日)部分相對替至上屋敷[7]。
享和元年11月29日(1802年1月3日),木挽町五丁目裏築地下屋敷相對替至上屋敷,相對替自天保7年(1836年)8月的本所龜澤町下屋敷也在嘉永元年5月10日(1848年6月10日)相對替至上屋敷。此外,京屋敷位於泉水町至佐女牛井町一帶,藏屋敷則是天滿十一丁目濱淵[註 8][7][2]。
領地
Remove ads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