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家弘

中国法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家弘(1953年5月10日),生於北京市,中國法學家、犯罪小說家。[1]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證據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協會員、國際犯罪文學作家協會會員。[2]

快速預覽 何家弘, 出生 ...

生平

何家弘的祖父曾是中國國民黨高官。1969年,何家弘到黑龍江農場插隊勞動,他此時喜歡寫一些詩歌。這些詩歌通過廣播站的大喇叭在全營至全團播放。白天,何家弘開著拖拉機幹活,晚上看書。1971年元旦,何家弘在《黑河日報》發表了一首詩歌。[1]他在當地還當了一段時間的子弟小學老師,教學生政治。他還寫了本描述知青生活的小說《當紅霞灑滿天空的時候》。

1977年,何家弘重新回到北京,被分配到建築公司當水暖工。他認識了醫務室一位女醫生。女醫生父母提出,如果他能考上大學,就同意他們在一起。恢復高考後的1979年,何家弘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在中國人民大學讀了本科法律系和犯罪偵查學碩士。女醫生也成為了何家弘的妻子。1992年,何家弘前往美國西北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1993年,回到中國的何家弘成為大學教師,主教證據調查學和證據法學。同時開始創作小說[3]。1994年到1998年,他連續創作了5部犯罪小說。何家弘的第一部犯罪小說名為《血之罪》,靈感來自於石東玉殺人案。此後,何家弘又創作出《性之罪》、《無罪貪官》、《無罪謀殺》等犯罪小說。[1]

後來何家弘帶領一些青年學者,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刑事錯案研究小組」。1997年,何家弘主編了第一部《證據調查》教材並教授此課。後來又開設配套的《證據法學》。2000年,他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委託,統編出版了教材《新編證據法學》。同年開始,何家弘主編《證據學論壇》[4]。2002年,何家弘的小說開始被翻譯成法文[5]。他也是第一位被介紹到法語國家、義大利語國家的當代中國偵探小說家。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任命何家弘出任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決定重新出版何家弘的犯罪小說。[2]後來又出任國際足總道德委員會調查庭委員,並且是中國首個進入國際足總擔任職務的法學教授。2018年年初,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演唱會「草原情高山戀」。[6]他還主編雜誌型圖書《法學家茶座》。[7]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