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市
Remove ads

北京市,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教育軍事國際交往中心,曾稱「北平」。北京是一座全球城市,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城市人口最多的首都。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河北省,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2]

快速預覽 北京市 京, 國家 ...
快速預覽 漢語, 漢語拼音 ...

北京是擁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五個朝代在此定都。北京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擁有8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北京古蹟眾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公園等;衚衕四合院作為北京老城的典型民居形式,已經是北京歷史重要的文化符號[3]。北京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城鎮,被《米其林指南》評為「三星級旅遊推薦」(最高級別)目的地[4]。市人民政府駐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

北京在中國大陸的政治、經貿、文化、教育和科技領域擁有顯著影響力,為中國絕大多數國有企業總部所在地,並且擁有全球最多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總部[5]北京商務中心區聚集了大量國際性金融商務辦公設施及摩天大樓中關村地區則集中了中國大陸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北京是中國大陸鐵路運輸公路交通運輸的樞紐城市,擁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兩座機場飛行區等級最高級別(4F級)的樞紐機場北京地鐵則是世界上營運里程第二、客運量最多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6][7][8]。北京是中國大陸擁有最多高等院校的城市[9],校址位於北京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被視為中國頂尖大學的代表[10]。北京在全球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輻射帶動能力,在GaWC全球城市排行中排名第6位,與中國的其他城市相比,僅次於香港上海[11]。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12],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北京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雙奧之城」,即既主辦過夏季奧運會,也主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將北京市定位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並計劃加強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13]。首都北京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城市病」,同時考慮到中國經濟存在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創新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個推行減量發展的城市[14]。北京開始疏解中心城區的非首都功能,將不符合「四個中心」的單位遷出中心城區[15],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16]

Remove ads

名稱

曾先後被稱為薊城上都、燕京、薊縣廣陽郡廣陽國幽州燕國燕郡涿郡大都范陽盧龍、南京幽都府、南京析津府燕山府路中都大興府中都路大興府北平府、北京、京師順天府京兆地方北平特別市[17]。有帝都、京城、京都、京畿、京兆等別名[18]。1928年國民政府將北京改為北平。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將北平再次改名為北京。[19][20]

歷史

史前時期

距今60萬年-2萬年的時間內,北京地區處於舊石器時代,在周口店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北京直立人、中期新洞人和晚期山頂洞人的典型遺址[21]。北京地區在不晚於1萬年前已經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當時該地區人類定居生活固定化,逐漸從山洞中遷徙出來,到平原地區定居[22]

先秦至五代

北京作為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西周初年,周武王召公奭燕國。燕國早期都城位於今房山區琉璃河遺址。一些學者將琉璃河古城視為北京城的源頭。據《史記》,周武王封堯的後人建立薊國,都城為薊[23]。春秋時期,燕滅薊,將都城遷至薊[24]。薊城的具體位置尚有爭議。酈道元《水經注》認為,薊城的位置就在今天的北京。1950年代起,北京宣武門和平門一帶的基建工程中發現了大量的春秋時代至西漢的陶井,學者據此認為薊城的位置就在這一帶,認為薊城是北京城的起源。然而,這一區域並未發現西周時代的遺存,西周時薊城的位置仍然未知[25]

前222年,秦國滅燕後,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漢元鳳元年廣陽郡薊縣屬幽州管轄。本始元年更名為廣陽國首府。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治所。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北燕後燕北魏的統治而不變[26]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607年),隋朝幽州涿郡唐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監察區。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使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雜胡安祿山范陽(今日北京保定附近)稱,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歸盧龍節度使節制[註 2]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割據此地,後其子劉守光稱燕王,被後唐消滅。後晉的建立者沙陀人石敬瑭為了打敗後唐,投降契丹人,將燕雲十六州在後晉天福元年(936年)送給契丹,並向契丹稱自己為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包括今北京在內的燕雲十六州為遼國或金國後來對後漢後周宋朝威脅打開了門戶[27]

Remove ads

宋遼金元時期

Thumb
盧溝橋

北宋初年,宋太宗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區)與戰鬥,意圖收復燕雲十六州未果。遼朝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北宋末年,宋聯金滅遼後收復燕雲十六州,並設置燕山府路雲中府路,北京屬於燕山府路。金朝張覺事件為藉口大舉攻宋,再次出兵燕山府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完顏亮正式遷都於北京,改燕京為聖都,不久又稱中都大興府,這是北京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中國的首都,至今已有八百餘年建都史。金中都的建成使北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大都市,人口超過一百萬,城內居住著眾多部族,東西方眾多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合,北京從此成為國際性都市。完顏亮在中都之東開通了潞河,潞城因此改名通州,西面則建成盧溝橋[註 3],使西南陸路各種貨物可以直接進入中都。金代還首創了漕運形式,即從水路運送糧米到京城。

蒙古帝國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從1214年農曆五月開始到1215年農曆五月攻下金中都,對中都整整圍困了將近一年之久。城破後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大屠殺,超過百萬人殞命,又縱火焚城,幾乎徹底毀滅了這座城市[28]。金朝著名大詞人元好問的胞兄元好古也在屠城中喪命。忽必烈1260年即位後,決定以漢地作為統治基礎,將燕京定為首都,至元元年(1264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29][註 4]

Remove ads

明代

Thumb
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是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

明朝初年,朱元璋金陵應天府(今南京市)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被明軍收復,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靖難之變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1402年)升燕京北平為北京,暫稱「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在北伐時常駐於此,現在的北京也從此得名。朱棣行在北京後,一改元態,北京城秩序井然,繁榮安樂。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移鼎燕京,以燕京為京師,稱為「北京」。金陵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明宣宗的時期,因皇帝個人的喜好因素,北京之京師地位一度降為君主暫幸之行在,復稱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明英宗親政後,正統七年(1441年)時才恢復燕京京師的地位[30]

在15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北京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英語List of largest cities throughout history。1626年5月30日,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發生王恭廠大爆炸,死傷2萬多人[31],原因不明,朝野震驚,中外駭然,明熹宗下了一道罪己詔,表示要痛加省醒,告誡大小臣工「務要竭慮洗心辦事,痛加反省」,並下旨發府庫萬兩黃金賑災。1643年,北京內爆發明末大鼠疫重大疫情、造成20多萬人死亡,被認為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32][33][34]

Remove ads

清代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明朝滅亡。清朝順治帝入關後即遷都北京,亦稱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清廷在北京實行旗民分居政策,即滿漢蒙八旗居住內城,非旗籍漢人回民居住外城。旗人事務由九門提督管理,而漢族回族事務則交給順天府衙門管理。

1853年8月28日,太平軍攻克臨洺關鎮,北京大批人口逃離,全城戒嚴,人心惶惶之際,物價飛騰,米珠薪桂,一片混亂。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聯軍八里橋之戰中打敗清軍,隨後攻破北京城,放火燒毀圓明園咸豐帝逃至承德。10月至11月,清政府與英法俄在禮部衙門簽訂《北京條約》,外國使節基督教傳教士得到特許允進北京,在城內各處興建教堂,使館則集中在東交民巷[35]。1888年,北京第一條鐵路西苑鐵路中南海建成,但該鐵路並非營業性質[36]:73,已於1925年被拆除,此後北京的第一條營業鐵路為1897年通車的津蘆鐵路[36]:72

1900年6月,義和團進入北京,燒毀城內教堂,並圍攻各國使館。8月,八國聯軍攻占北京,解救被義和團圍攻的各國公使。1901年8月,八國聯軍從北京撤軍。9月7日,清政府同西方簽訂《辛丑條約》。同年,西便門和東便門城牆上各開一鐵路豁口,成為對北京城牆最早的改造[36]:72。1902年1月,慈禧太后光緒帝回到北京下罪己詔。1909年,連接北京至張家口京張鐵路詹天佑的主持下建成通車[36]:73。1911年3月30日,清華大學成立。

Remove ads

北洋/國民政府時期

Thumb
1938年1月5日由日本出版社發行的最新北京市街地圖
Thumb
人民英雄紀念碑,為紀念中國近現代史上的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成立,同年3月遷都北京。民國伊始,北京仍依清制稱順天府,1913年,北洋政府成立京師警察廳。1914年6月,成立京都市政公所,地址在新華門附近。兩者共同負責地方市政。同年10月,行政上設立京兆地方。1918年1月,京兆地方的市區正式定名為京都市。這一時期,北京新建了有軌電車系統和一批現代的文化教育機構,北京皇城的城牆也逐步被拆除,但內外城僅被局部改造[36]:74。1919年北京因山東問題爆發五四運動,學生放火燒了曹汝霖住宅[37]。1920年5月7日,北京南苑機場開通北京首條民用航空路線[36]:74。1928年北伐戰爭後,中華民國首都遷回南京,京兆地方改名為北平特別市。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這一時期,北京儘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教育方面仍有關鍵的優勢,被國際人士稱為「中國的波士頓」。

Remove ads

日本侵占時期

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軍占領,將北平改名為北京[38]:40。日軍在北京燒殺搶掠,造成了集體嚴重的破壞,並且試圖以北京封閉和控制華北的經濟,政治和軍事。 1945年日本宣布向同盟國投降,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同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接收北京,並更名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中華民國國軍25萬人改投中共北平和平解放[39]。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復名為北京。

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此後,天安門廣場上舉行過多次閱兵[40]。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封閉了全市的所有妓院[36]:83。1950年2月,建築學家梁思成陳占祥聯手提出《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建議在公主墳以東、月壇以西的適中地點(即三里河一帶)建設首都行政中心區域[41],但最終北京市採納的是朱兆雪、趙冬日「以天安門為中心逐步擴建、改建」的意見,導致城牆於1953年至60年代被逐步拆除[42]

1963年海河特大洪災,北京市部分地區被淹,上萬間房屋倒塌,全市工業損失超1,000萬元人民幣朝陽海淀豐臺3個近郊區淹地30萬畝,損失蔬菜1億斤、糧食1,000萬斤,共死亡35人[43][44]。此次洪災過後,北京市制定了「市區防洪排水標準」,沿用至今[43][44]

文化大革命期間

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了紅衛兵代表宋彬彬,紅衛兵受到鼓舞,「西糾」等紅衛兵組織相繼成立,北京的文革屠殺逐漸展開[45][46][47][48][49]。據1980年官方數據,在1966年8~9月間,在北京市有1,772人被紅衛兵打死,其中包括很多學校的老師和校長,另有至少33,695戶被抄家、85,196個家庭被驅逐出北京[45][46][50][51][52];此外,受到北京市區紅衛兵殺戮的影響,北京大興縣從8月27日至9月1日爆發了「大興事件」,數天內先後有325人遭屠殺,有22戶人家被殺絕[53][54][55]。亦有學者指出,1985年官方統計顯示,北京屠殺實際死亡人數上萬[56]。此後北京市仍有多起武鬥事件發生,如1968年的清華大學百日大武鬥,城市建設也處於極度混亂之中,都市計畫更無法正常編制[36]:95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通車。1976年1月8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病逝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五醫院,此後由於民眾對四人幫的不滿情緒,四五運動在北京爆發。9月9日,毛澤東在中南海病逝,一個月後發生懷仁堂政變,「四人幫」被捕。

現代發展

Thumb
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北京市的改革開放首先從京郊農村改革開始,1984年北京市農村種植業已有97%的生產隊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6]:115

1982年7月22日,北京市編制《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該方案明確北京市的性質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1983年獲批[36]:133,此後北京市的城市建設迅速發展,一改此前「重生產、輕生活」的思維。

1987年,北京市提出「打通兩廂,緩解中央」,開始大規模建設城市道路[36]:141。次年,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在中關村成立[36]:144

1989年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學生自該年4月胡耀邦逝世後占領天安門廣場長達51天,6月4日被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派遣軍隊出動坦克等作戰武器,武力鎮壓[57],此事件造成多人傷亡,從1989年5月20日起在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的戒嚴直至1990年1月11日才正式解除。

1990年,北京市成功舉辦第11屆亞洲運動會,1991年開始著手申辦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36]:547,但1993年9月以兩票之差不敵雪梨。1992年7月10日,當時處於規劃階段的亦莊工業區更名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36]:552

1993年10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年)》獲國務院批准[36]:136

1995年,北京又承辦了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同年北京市開始實行每周五天工作制[36]:566。1996年5月8日,北京市電話號碼由七位升至八位[36]:573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正式啟動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工作[58]

1999年6月,建築界名家貝聿銘吳良鏞周干峙張開濟華攬洪鄭孝燮羅哲文阮儀三聯名向北京市政府提交意見書《在急速發展中要審慎地保護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指出應該順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北京舊城進行積極的、慎重的保護與改善,而不是「加速改造」,建議編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59],同年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平安大街北京地鐵復八線等重大基礎設施也正式完工[36]:592

2001年,北京市贏得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同年舉辦了第21屆世界大學運動會,第29屆奧運會和第13屆帕運會則分別於2008年8月和9月成功舉辦。

2012年7月21日,北京發生特大暴雨,79人死亡[60][61]

2014年,北京市被中央政府增加了「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62]京津冀協同發展也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63]。該年11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舉行APEC峰會。2015年至2016年,北京發生嚴重的空氣污染[64][65][66]

2015年,北京市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67],成為全球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2016年,國務院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

2017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獲批,將北京市定位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並計劃加強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同時指出「老城不能再拆」[13]。首都北京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城市病」,同時考慮到中國經濟存在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創新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個推行減量發展的城市[14]。北京開始疏解中心城區的非首都功能,將不符合「四個中心」的單位遷出中心城區[15],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16]。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遷至通州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68]

2020年8月27日,國務院批覆了涉及東城、西城兩區的《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69]

地理

Thumb
北京衛星照片,拍攝於2010年8月

地貌及水文

北京市位於河北省的西北邊緣,背靠太行山余脈和燕山山脈,面對遼闊的華北平原,東南距渤海約150公里。市域東西寬約160公里,南北長約176公里,土地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占38.62%;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占61.38%[70]。北京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東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5公尺[71],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公尺,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公尺,全市最高峰為位於門頭溝區西北部的東靈山,海拔2303公尺[72]。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天然河道自西向東有拒馬河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薊運河五大水系,均屬海河流域[73]

氣候

北京市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氣候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74]平原地區平均年降水量約600公釐,市區代表站平均年降水量為528公釐,最大年降水量為1404.6公釐,最大24小時降水量為404.2公釐,平均年最大積雪深度為7.5公分,歷史最大積雪深度33.5公分。北京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和沙塵,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乾燥,冬季寒冷且大風猛烈。其中春季和秋季很短,各約1.5-2個月;而夏季和冬季則很長,夏季接近四個月,冬季接近五個月,按照中國的季節劃分標準,北京常年在3月26日入春,5月20日入夏,9月13日入秋,10月31日入冬。北京季風性特徵明顯,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而其他季節空氣較為乾燥。市區年平均氣溫13.3 °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2.7 °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7.2 °C。極端最低氣溫為−33.2 °C(1980年1月30日佛爺頂),極端最高氣溫43.5 °C(1961年6月10日房山區)。市區極端最低氣溫為−27.4 °C(1966年2月22日),市區極端最高氣溫41.9 °C(1999年7月24日)。

更多資訊 北京市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91年統計至2020年,極端數據自1951年統計至今), 月份 ...
更多資訊 朝陽區氣象數據 (平均數據自1991年統計至2020年,極端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 月份 ...
更多資訊 海淀區氣象數據 (平均數據自1991年統計至2020年,極端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 月份 ...
更多資訊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氣象數據 (平均數據自2013年統計至2022年,極端數據自2013年統計至今), 月份 ...
更多資訊 月份, 1月 ...

環境問題

空氣污染

北京的空氣污染長期為人詬病。空氣的主要污染源為工業廢氣及汽車廢氣排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北京的空氣品質並未因此而好轉,2011年2月21日,美國駐華大使館錄得的北京空氣污染指數已超過了正常的可測量範圍,[84]北京市氣象部門亦在2月24日通報稱,截止當日北京空氣品質已連續三天達到重度污染。[85]亞洲開發銀行和清華大學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報告成北京市為世界十大空氣污染城市之一。[86]隨著北京市空氣品質的急劇惡化,輿論呼籲官方儘快將PM2.5作為國內測量標準[87],迫於輿論的壓力,環保部宣布將在2012年在京津地區開始試點PM2.5監測,並於2016年開始全國範圍的推廣。[88]2012年2月2日,北京市首次公布PM2.5日均濃度。[89]2013年1月13日,北京空氣污染程度創歷史紀錄。北京的空氣質量繼續惡化。官方機構建議兩千萬北京市民盡量不要出行。尤其是兒童病患者則更應該盡量縮短外出時間。新華社於當天發布信息稱,北京1月12日的PM2.5指數瀕臨「爆表」,空氣質量持續六級嚴重污染。同時,美國駐華大使館在其使館內測量的空氣污染指數也於當天呈現出創紀錄的600點,甚至於當地時間下午一度達到699點。在此之前,美國駐華大使館測量北京空氣污染指數的最高值一直停留在500點左右,該指數為50點時代表空氣質量良好,超過300點就已經進入警戒級別。[90]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北京政府近年來花費超過1700億美元治理北京的環境污染[91],同時也實行了一系列提升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關閉很多對環境造成高污染的企業,將首鋼總公司等不便關閉的企業分批遷移至河北省[92];使用天然氣、電力等清潔能源的節能環保公車[93];限制政府和私人汽車行駛;大幅降低公車、地鐵票價以鼓勵北京市民儘可能利用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在北京奧運期間,利用可再生能源來對約20%的奧運場地進行電力供應;禁止廢氣排放污染量大的「黃標車」進入市區;[94]在北京周邊的內蒙古山西等地大力植樹以提高綠化率等。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稱2019年北京空氣品質是過去7年來最好。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公尺,相比2018年的51微克/立方公尺又下降了9微克/立方公尺,創下了2013年監測以來的最低值,但仍然超過國家標準20%。而且2019年全年,北京沒有出現嚴重污染日,重污染日僅4天。2019年北京市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分別為68微克/立方公尺、37微克/立方公尺和4微克/立方公尺。其中,PM10、二氧化氮首次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公尺、40微克/立方公尺);二氧化硫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公尺)。從空間分布上看,2019年PM10、PM2.5和二氧化氮仍呈現「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特徵,二氧化硫全市均處於較低濃度水平。其中,2019年密雲區懷柔區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4微克/立方公尺、35微克/立方公尺,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南北污染差異雖然仍然存在,但已經明顯縮小,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公尺降低至2019年的23微克/立方公尺,全市PM2.5逐步均勻化。[95]2021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公尺[96]。2024年該數字進一步降低至30.5微克/立方公尺,穩定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97]

Thumb
窗外可見沙塵暴的景象,攝於北京交通大學

從中國北部和西北部沙漠侵蝕而來的沙塵讓北京的天空常有煙靄及浮塵,每年春季初期甚至會有「沙塵暴」現象,不過嚴格來說一般達不到氣象學上沙塵暴的標準(即能見度不足1公里),而是浮塵或揚沙的程度(能見度不足10公里)。

飛絮則是北京每年4、5月間另一特有現象,其來源以楊絮為主,也有柳絮。由於北京城市道路綠化曾以毛白楊作為主要樹種,而其白絮極易隨風飄揚,因此形成了北京春天漫天飛楊絮的景觀,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隨著近年來北京市通過樹幹注射抑止劑、嫁接以及用其他樹種逐漸取代毛白楊等方法治理楊柳飛絮,飛絮現象已逐漸得到控制[98]

水體污染

據環保部信息,北京市昌平地區存在地下水重金屬超標現象,主要污染物是;北京市南部郊區存在地下水有機物污染現象,主要污染指標為四氯化碳三氯乙烯[99],可能的污染源包括北京化工二廠、焦化廠、西郊機場油庫等[100]

四至及地理中心

城市規劃

Thumb
1914年普魯士皇家軍火協會繪製的北京城池地圖

作為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軍事和經濟中心,北京城在許多方面體現了明清時代中國都市計畫和城市建設的最高成就,集中國都城建設之大成[101]瑞典藝術史學者喜龍仁曾著有專著《北京的城牆和城門》來描述北京城池的壯麗景觀,其在書中這樣寫道:「如果我們把它(北京城)比作一個巨人的身軀,城門好像巨人的,其呼吸和說話皆經由此道,全城的生活脈搏都集中的城門處。由此出入的,不僅有大批車輛、行人牲畜,還有人們的思想和願望,希望和失望,以及象徵死亡或嶄新生活的喪禮婚禮行列。在城門處你可以感受到全城的脈搏,以至全城的生命和意志通過這條狹道流動著——這種搏動,賦予北京這一極其複雜的有機體以生命和運動的節奏。」[102]

元代

今日北京城的格局奠基於元世祖營建的元大都[103]元朝定鼎中原後,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建設大城作為元都,於世祖至元四年(1264年)下詔,在原金中都東北方向營建元大都突厥語稱為汗八里)。大都設計時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建設,規模宏偉,規劃嚴整,設施完善。

大都城開城門11座,其中東、南、西三面各三座,北面為兩座。東面三門由北向南依次為:光熙門、崇仁門,齊化門;西面三門由北向南依次為:肅清門、和義門、平則門;南面三門中:麗正門居中,順承門在西,文明門在東;北面兩門中:健德門在西,安貞門在東。

明清

洪武元年八月(1368年),明將徐達攻陷元大都,太祖改大都為「北平」。由於元順帝不戰而逃,元大都城未受炮火而完整保存[104]。當時明軍新勝而大都城大不利防守,徐達遂在北城牆南面5里(實2.8公里)處建起新城牆,放棄原北城牆土地;同時以磚包砌城牆,「以固其堅」[105]。洪武四年(1371年)後,元大都的北城牆被廢棄,夯土外露,被稱為「土城」,原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因此廢棄(元大都土城現存北段、西段城牆遺蹟和護城河遺址,肅清門瓮城土牆南半部遺蹟也清晰可見)。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為燕王,就藩北平城。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於建文四年(1402年)奪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年)。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改北平為北京,開始籌劃遷都。其時,北平城只是北平布政使司首府和藩會,城池規制稍嫌簡狹,不利於對蒙古餘黨的防守,也不符合帝都之規格。此為明代北京城營建的初衷。

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明成祖朱棣實施了一系列擴建北京城的計劃:當年,在原北平燕王府的基址上營建西內;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營建昌平天壽山長陵,示天子戍邊以發民築城;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運河連貫暢通,保證建設的物資與糧食供給;永樂十四年(1416年)起,摹仿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宮殿、太廟、太社稷(中山公園)、萬歲山(景山)、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十王府、皇太孫府、五府六部衙門和鐘鼓樓,同時將城牆南段南移800公尺,以修皇城牆。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遷都後在南郊修建了天地壇(天壇)和山川壇(先農壇)兩祭壇。有資料認為明成祖將北京城的中軸線東移百五十步,以魘鎮前朝王氣[註 5]

明英宗正統元年至十年(1436年至1445年),英宗朱祁鎮對北京進行了第一次增築,工程包括:將城牆全部用磚包砌;於九門上增建城樓,增築瓮城、箭樓;城池四角增建角樓;各門內道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木橋全部改砌為石橋,橋下加設水閘,河岸亦用磚石鋪造駁岸;在京北設昌平城拱極城(宛平城)二城,與北京城互為犄角;加設內長城等拱衛。整修後的京師內城牆周長45里。持續近十年的一系列增築使北京城形成了堅固的城防體系。

明世宗嘉靖時期,世宗朱厚璁對北京進行了第二次增築。明朝後期,正陽門外聚集的人口增多,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給事中朱伯辰上書陳說城外人口激增,應添修外城防護外族侵擾,時北京城郊尚遺有金、元故城「周可百二十公里」,「增卑補薄,培缺續斷,可事半而功倍」。這與中國古代城市「內城外郭」的重城制相吻合,因此嘉靖帝下詔增築。後財政拮据,著名權臣嚴嵩巡視後提出先築南面城牆,待財力充裕再「因地計度,以成四面之制」,於是將北京城南已經築起的一面城基,「東折轉北,接城東南角;西折轉北,接城西南角」,外城自嘉靖三十二年動工,當年十月完工,三面城牆全長28里,從而形成了北京城池「凸」字形的格局[106]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襲了明代北京的格局,對皇城內規制有所裁撤,將明代皇城內的大量內廷供奉機構改為民居,同時將內城大量的衙署、府第、倉庫、草廠也改為民居。將內城劃作滿城,內城成為八旗專屬居住區,令漢人統統遷往外城居住。清朝還在北京城內添建了大量黃教寺廟、王府,並在西郊修建三山五園等皇家園林。城池的設施、形制在清乾隆年間達到鼎盛。後清人再未對北京城池布局進行過改動,北京內外城「凸」字格局自明嘉靖後一直延續了近500年,再沒有變動。

近代

北京城池的變遷始自明末1644年李自成出逃時對城牆建築的焚毀[107]。清末1900年八國聯軍攻城時曾有過較大破壞,其後歷任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都對北京城池進行過拆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都北京後,因為交通發展和修建地鐵的需要,北京城池自1958年起逐漸被市政府拆除、改造。目前,城池的核心——宮城(紫禁城)尚保存完整;皇城剩餘的有城門天安門一座、南皇城牆一段保留較完好,東皇城牆尚有一段明代殘餘;內城拆改嚴重,現存正陽門城樓與箭樓、德勝門箭樓、東南角樓以及崇文門一段殘餘城牆,西便門橋段也有一段城牆遺址;外城被完全拆除,只有位於中軸線最南端的永定門後被重建。對城池的拆除在1970年代後期停止,2000年後陸續開始復原部分城牆、城樓、箭樓等,現今的北京城牆已被環繞著的二環路取代。

現況

北京老城區(二環以內)的城市道路是棋盤式的格局,橫平豎直。 東西方向的道路有長安街(從復興門建國門),平安大街(從東四十條豁口到車公莊)、兩廣路(從廣安門廣渠門)。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軸線,以及從玉蜓橋雍和宮的東線,和開陽橋積水潭橋的西線。東路線過方莊、紅橋、崇文門東單東四北新橋雍和宮; 西路線過菜市口宣武門西單西四新街口。 因為天安門廣場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軸線分為北中軸和南中軸,北中軸從地安門向北,經鼓樓北辰路,達奧體中心; 南中軸從前門向南經天橋永定門,達三營門。南中軸和104國道重合。北京外圍的城市道路則是環形加放射性的格局。

北京規劃建設的城市快速路網由北京有五條環路(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六環路)以及若干城市快速聯絡線。

北京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來北京城東西對稱布局建築物的對稱軸,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直線距離長約7.8公里,是全世界現存最長的古代城市中軸線;建築學家梁思成曾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108]。許多象徵性儀式的重要場地、以及中央層級的衙署建築,則沿此中軸線呈東西對稱、或南北相應的布局[108]。今日的中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永定門先農壇天壇前門大街正陽門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北京故宮太廟社稷壇景山公園萬寧橋鐘鼓樓。至於中軸線的範圍是否往北延伸至鳥巢水立方所在奧林匹克公園,向南延伸至大興機場,則尚有爭議。

行政區劃

歷史

時設置順天府管轄首都地區,地位與今日的北京市類似,但管轄面積不同。民國初年北洋政府仍定都北京,1913年改順天府京兆地方,範圍規格與順天府大致相同,直隸於中央。1928年6月,北伐軍攻入北京,乃廢除京兆地方建制,改北京為北平,初設北平特別市,直隸南京國民政府,後改稱北平市,隸屬於行政院。日據時期成立北京市政府,日本戰敗投降後恢復原北平市建制。北平市所轄範圍較之前順天府京兆地方及今日北京市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區東城區全境,朝陽區大部、海淀區南半部、石景山區北部和豐臺區南半部[109]

現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之後北京市轄範圍幾經擴大。1952年,河北省宛平縣劃歸北京市。1956年,昌平縣劃歸北京市。1958年3月7日,將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五個縣區劃歸北京市。同年10月20日,懷柔密雲平谷延慶四個縣又被劃歸北京市。至此形成今日北京市的轄界。截至2009年,北京轄16區、2,鄉級行政區劃包括135街道、142建制鎮和40建制(其中包括5個民族鄉[110]

在現今北京市市轄區中,東城西城兩區位於城市的中心區域,管轄範圍也以今二環路以內、清代舊城範圍為主,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區。而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多和城市範圍的擴張,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四個近郊區的大部分地區也逐步被認同為市區,於是和原先的兩個城區一起,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並且多數郊也已先後改為市轄區[111]。規劃中北京市城區範圍是五環以內,面積約為667平方公里。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四個區,由原東城區崇文區合併成立新的東城區西城區宣武區合併成立新的西城區[112]這樣北京市的中心城區合併為兩個,城近郊結構就也由以前的「城八區」變為「城六區」。2015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已經批准北京市調整行政區劃,密雲延慶兩縣將撤縣設區,至此北京將不再設有以「縣」為名稱的縣級行政單位[113]

北京市的市轄區,按照功能劃分成四層,從內到外依次是: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功能新區和生態涵養區。現今狹義的北京可僅指北京市區,大約就是城六區的範圍,而廣義的北京則代指包括郊區縣在內隸屬北京市政府管轄北京直轄市

北京市的城市建設風格是典型的放射型城市,由五環路內的主城區和周邊的大量衛星城組成。距離主城區最近的一批衛星城,如回龍觀天通苑、海淀山後、石景山首鋼,幾乎與主城區相互連接;較遠的副中心亦莊黃村燕山良鄉、門頭溝城關、昌平沙河延慶懷柔密雲平谷順義長辛店等十四個衛星城,以及天竺禮賢兩個空港區,在逐漸配合北京整體建設的同時也各有特色;更遠的一些城鎮,如燕郊薊州唐山廊坊承德保定天津張家口雄安,有時也被認為是北京的衛星城,雖然官方目前一般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表述這些地區與北京的關係。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共有16個市轄區、343個鄉級行政區,包括143,30,5民族鄉,165街道[114]

更多資訊 北京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15] ...

政治

Thumb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所在地,也是部分國家領導人的住所
Thumb
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公地點,也是全國兩會、中共黨代會等重要會議的舉辦場所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中心,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家監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所在地。每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每五年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也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位於海淀區的京西賓館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等重要會議的舉辦地。天安門廣場是重大紀念日閱兵的場所。

超過一百個國家在北京市設有使館,使館集中分布在建國門(第一使館區)、三里屯(第二使館區)、亮馬河(第三使館區)。聯合國及下屬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聯盟等國際組織在北京設有代表處。位於北京的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是上合組織的兩個常設機構之一。北京曾舉辦的重要國際會議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2014年APEC峰會等。

1987年起,歷屆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均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18]。改革開放後的歷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中,段君毅後來出任中顧委常委,李錫銘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希同成為首位因為腐敗被判刑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尉健行賈慶林蔡奇後晉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北京市委書記不兼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也不兼任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119]。另外,曾擔任北京市市長的王岐山,後晉升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國家副主席。

2015年12月30日,位於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舉行奠基儀式,2017年1月起各主要建築主體結構陸續封頂。2019年1月10日晚,位於東城區正義路2號的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摘牌,大樓移交給檔案館[120],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機關與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政協北京市委員會一同搬遷至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新址[121][122]

四大機構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 書記 ...

經濟

Thumb
北京商務中心區天際線,此區域匯聚了諸多大型企業,也是北京高端消費區域
Thumb
曾被譽為「中國矽谷」的中關村科技園區
Thumb
2010年開始,位於海淀西北部的後廠村區域開始興建,包括騰訊百度新浪網易聯想滴滴等諸多高新技術企業陸續遷入,成為新的高新產業集群所在地
Thumb
三里屯太古里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帶領設計,已成為北京的時尚購物場所

經濟數據

2023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43,760.70億元,同比增長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9.99萬人民幣,約28,366美元[127]。2015年北京第三產業比例達到80%左右,對經濟貢獻最大的主要是金融等產業。其中金融業增長18.1%,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4.1%。2015年北京工業企業關停了326家,商品批發市場拆並、疏解了97家。[128]

近年來,北京的房地產業與汽車工業持續發展[129]。北京市製造業有汽車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光機電產業、微電子產業等[130]。2015年,北京旅遊業共接待海外遊客420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2.7億人次。[131]2015年,北京前兩大的出口市場是美國和香港,主要出口產品為機電產品及高科技產品。[131]2015年全年,北京貨運量28,765.2萬公噸,客運量69,923.1萬人。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561.9萬輛。全年實現郵電業務總量990.9億元。[132]

北京存在區域發展極不平衡的現象。北京市有「南窮北富」的稱呼[133]。據2008年統計,北京南城五區(宣武崇文豐臺房山大興)的GDP總量不及北城五區(西城東城海淀朝陽石景山)的1/5,南城財政收入亦不及北城之1/4[134]

2004年北京市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34億元,連續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135]。2009年,北京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2,0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23.9億元,比上年增長12.3%,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751.4億元,增長27.1%[132]

第二產業

北京市的二級產業發展從早期的化工、冶金等傳統工業,逐步轉向汽車、電子、醫藥等現代工業結構,2018年工業總產值已接近2萬億元人民幣,汽車、電子、醫藥三大行業產值均達到千億元的規模;總產值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0.1%,比1986年提高了27.3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5%,成為北京工業發展的重要引擎[136]

北京市汽車產業分布在朝陽、通州、順義、密雲、房山和大興,企業有北京賓士、北汽福田等。生物醫藥產業以中關村生命科學院、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興生物工程與醫藥產業基地為重點,發展包括化學製藥、中醫藥、生物製藥等。光機電產業包括數控工具機(順義開發區)、發電及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電子專用設備、智能化儀器儀表(昌平科技園)、印刷機械、醫療器械、新能源與節能環保設備、雷射、機器人。微電子產業包括單晶片系統、液晶顯示器、計算機及網絡產品、第三代移動通信、數碼影像產品、交通電子產品、數位電視、IC卡和電子識別產品、半導體照明材料[130]

第三產業

北京是中國第三產業最發達的省級行政區,2009年第三產業增加值9,004.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5.8%,居全國第一位。近年來,北京的房地產業與汽車工業持續發展。2009年,約2,360萬平方公尺的房產成交銷售,銷售金額超過3,259.7億元。2009年12月,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400萬輛,而這一數字從300萬增加至400萬僅用時兩年7個月[137]

北京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商業金融中心之一,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大型保險公司的總部設在北京,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也設於北京。

北京擁有2013年《財富》雜誌評出的世界500強企業總部48家,是世界上擁有世界500強企業總部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還已經聚集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2家,外商投資公司183家,外資研發中心353家。北京同時還聚集了許多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的總部,包括中國石化集團、中國石油集團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信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等入選《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企業的中央企業總部。位於朝陽區的北京中央商務區(CBD),以國貿為中心,已經成為北京最重要的商務中心、購物中心和高檔住宅區,來自全球數百家跨國企業的駐華總部均入駐於此。

2015年全年實現郵電業務總量990.9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7.8億元,電信業務總量923億元。全年發送郵政函件6.1億件,特快專遞14.1億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784.6萬戶,固定電話主線普及率達到36.1線/百人。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4,051.9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86.7戶/百人。年末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數達到469.1萬戶。[132]

旅遊業也是北京的重要產業。2015年,北京旅遊業共接待海外遊客42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46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2.7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為4,320億元人民幣。[138]

北京自貿區於2020年9月21日正式成立,[139][140]依據北京自貿區的總體規劃方案,北京自貿區規劃為3塊功能區域,範圍包括科技創新片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和高端產業片區,共計119.68平方公里。

旅遊業

Thumb
頤和園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

北京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包括2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9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長城京杭大運河的北京段)、3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等。全市共有8處世界遺產,是世界上世界遺產最多的城市[141]。這八處是:長城、明清皇家宮殿的故宮、北京的皇家園林的頤和園、北京的皇家祭壇的天壇明清皇家陵寢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京杭大運河以及北京中軸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八達嶺十三陵石花洞。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有門頭溝區齋堂鎮的爨底下村

減量發展

北京計劃疏解非首都功能,減少北京已有的經濟存量,疏解不符合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的經濟存量[142]。北京開始疏解中心城區的非首都功能,將不符合「四個中心」的單位遷出中心城區。部分央企總部將遷往河北雄安新區長安街及延長線上的部分企業將先期搬遷[15]。位於中心城區的部分央企二、三級總部和市屬國企總部將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143]。2020年末,華夏銀行首旅集團北投集團北京建院保障房中心疏解已經取得進展[144]

交通

北京交通發達,是中國最大的鐵路、公路及航空交通中心,也是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擁有完善的城市交通網。截至2019年底,北京共有1,167km的高速公路和6,162km城市道路(其中包括6條環路(二環至六環及大外環)、15條中國國道[註 6]),軌道交通路線699.3km,數條鐵路和2個國際機場,北京市汽車擁有量達到636.5萬[145]放射型城市的單極交通體系發展較城市發展相對滯後等多方面原因也使交通擁堵成為了北京長期面對的問題[146][147]。2015年全年,北京貨運量28765.2萬公噸,客運量69923.1萬人。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561.9萬輛,民用汽車535萬輛。其中,私人汽車440.3萬輛,私人汽車中轎車316.5萬輛。

公路

中國的公路網也是以北京為中心的輻射狀。多條中國國道高速公路均以北京為起點。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於天安門廣場正陽門前設立中國公路零公里標誌,作為國家幹線公路總起點的象徵[148]

北京通過國家主幹公路網的道路連接與中國各地相通。許多中國高速公路通往北京,同時還有15條中國國道服務於北京。北京的城市交通主要依賴環繞市區的環路,這些環路以故宮區域為地理中心呈同心分布。不過,這些環路的形狀比起圓環更趨近於矩形。實際上並沒有官方意義上的「一環路」,位於內城區的環路從二環路開始編號。隨著環路向外延伸,其特徵也逐漸向高速公路靠攏,五環路六環路已經是標準的國家級高速公路,僅通過交流道與其他道路連接。通往中國其他地區的高速公路一般可以從三環路以外進入。最外層的環形高速公路,即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G95),已於2018年全線通車,並將延伸至毗鄰的天津河北

北京城區的城市道路是典型的棋盤式格局,橫平豎直,這一道路網設計始於,發展於,定型於[149]。許多帶有「里」和「外」字樣的街道,名稱依然與舊時城牆的城門有關,儘管大多數城門早已不復存在。交通擁堵是北京的主要問題之一,即使在非尖峰時間,仍有不少道路常常車流不暢。北京外圍的城市道路則是環形加放射性的格局。

北京的都市計畫布局進一步加劇了交通問題。[150] 有關部門已設置多條公車專用道,規定在尖峰時間僅允許公共汽車通行。2010年初,北京登記在冊的汽車已達400萬輛。[151]到2010年底,政府預計這一數字將達到500萬輛。2010年,北京新車註冊量平均每周達15,500輛。[152]

接近2010年年底,市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嚴厲措施來緩解交通擁堵問題,其中包括將每月核發的乘用車新車牌數量限制在2萬個,並在尖峰時間禁止懸吊非北京車牌的車輛進入五環路以內區域。[153]在重大活動期間或遭遇嚴重污染天氣時,政府還會實施更為嚴格的交通限制措施。

要獲得有效車牌,北京車主必須通過搖號中籤。[154](p. 168)作為政府鼓勵使用電動車政策的一部分,擁有純電動車的車主中籤機率要高得多。[154](p. 168)此外,純電動車還可免受每周限行日的行駛限制。[154](p. 168)

自2008年起,道路標誌開始實現標準化,標註中英文地名,地名部分採用拼音標註。[155]

鐵路

Thumb
北京站是北京最早建設的大型鐵路客運站
Thumb
北京地鐵是大中華地區首個地鐵系統,圖為1號線八通線的列車在八通線雙橋-管莊區間交會

北京長期以來就是中國鐵路網的中心。北京鐵路的歷史可追溯至晚清,最早的鐵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於1909年竣工,是第一條中國人自主修建的鐵路。截至2018年底,北京共擁有1,103公里的國家鐵路[156],普速鐵路方面,京哈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京原線京包線京承線京通線豐沙線等鐵路幹線均匯集於此,另外大秦線亦途經北京。而經過北京的國際及跨境列車則可以連接香港蒙古俄羅斯越南北韓等國家和地區。高速鐵路方面,北京已建成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京廣高速鐵路京雄城際鐵路京張城際鐵路京瀋高速鐵路京唐城際鐵路

北京規劃的10個全國客運樞紐[157]中8個為鐵路客運樞紐,目前四大鐵路特等站為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豐臺站北京站北京西站之間有地下鐵路連接。

北京站是北京建設最早的大型鐵路客運站,在北京西站建成以前,北京站是北京最重要的車站,也是全亞洲客流量最大的車站,長期超負荷運轉[158]。1996年竣工的北京西站大大緩解了北京站的壓力[159],目前北京西站主要負責京九線京廣線等路線的旅客列車客運業務,而原有的北京站則主要負責京哈線京滬線京承線豐沙線等路線的大多數旅客列車客運業務。截至2009年5月1日,北京西站每日有220車次始發或經停,而北京站則有177車次。北京地鐵2號線途經北京站,而北京地鐵9號線北京地鐵7號線都通過北京西站。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附近,還設有諸多公車的總站。2008年完工的北京南站,是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的起點和終點站。2022年改建完成的北京豐臺站,是京滬線京廣線京廣高速鐵路的另一起點和終點站。北京地鐵4號線接駁北京南站地下站臺,可以實現無縫轉乘,北京地鐵14號線亦途徑北京南站。

北京市其他主要鐵路客運站還有北京北站北京東站北京朝陽站清河站昌平北站懷柔北站密雲北站通州西站黃村站北京大興站大興機場站等車站,另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興建中,這些火車站同時也都是北京市城市交通的重要樞紐。北京北站主要負責京包客運專線北京市郊鐵路的旅客列車客運業務,也是西直門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北京北站可以轉乘北京地鐵2號線、4號線和13號線。北京朝陽站主要負責京哈高速鐵路的客運業務,車站西廣場與北京地鐵3號線轉乘。目前在北京乘坐列車與購買火車票十分便捷,火車票代售點的數量為全中國第二,僅次於廣東省[160],在各火車站還設有自動售取票機以方便旅客購買火車票和列印網絡購買的火車票。

北京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建設地鐵的城市,始建於1965年7月1日。截至2025年1月19日,北京地鐵共有29條營運路線(包括24條地鐵路線、1條中低速磁浮交通路線、2條現代有軌電車路線和2條機場軌道),路線全長879公里[161],營運車站523座(含轉乘站99座)。北京地鐵日均客流量突破1,000萬人,並且在2019年7月12日創下單日客運量最高值,達到1,375.38萬人次,為世界最為繁忙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162]

航空

Thumb
首都國際機場
Thumb
大興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地理位置重要的機場之一,位於順義區(行政上由順義和朝陽二區共管),距離北京城區20公里。也是該市重要門戶,目前有三個航站、三條跑道、雙塔台、設計客運量為8,200萬人次。幾經擴建,首都機場的第三航廈為目前世界第二大的單體航廈[163],同時也是中國國內擁有三條跑道的三個國際機場之一(另兩個為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164],作為中國四大門戶樞紐機場之首,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每天有超過70家航空公司的1,400個航班,與世界191個城市串聯。2018年數據統計,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為客運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單一機場,如果以城市來看,略少於上海國內線虹橋機場和國際線浦東機場的運量總和(1.2億人次),以及東京國內線羽田機場和國際線成田機場的運量總和(1億700萬)。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北京市的第二個國際機場,為華北地區重要的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廊坊市之間,距離北京城區46公里。大興機場目前擁有世界最大的單體航廈。大興機場將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目前共有4條營運中的跑道(遠程規劃將擴建至6條跑道),滿足年旅客吞吐量一億人次需求。機場及各項配套工程於2019年6月30日竣工驗收,同年9月25日投入營運[165]

除此之外,北京市另有數個規模相對較小的機場,包括:

航空旅客簽證要求

自2013年1月1日起,來自45個國家的遊客可在北京享受72小時免簽停留政策。這45個國家包括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所有歐盟及歐洲經濟區國家(挪威和列支敦斯登除外)、瑞士、巴西、阿根廷和澳洲。該政策主要便利中轉和商務旅客,[166]72小時的計算從旅客領取臨時過境停留許可的時間開始,而非航班抵達時間。免簽期間,外國遊客不得離開北京前往中國其他城市。[9]

公共運輸

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及改善空氣質量,北京市自2005年起開始制定並實施優先發展公共運輸的政策[167]

1899年北京修建了中國第一條有軌電車,1935年又開闢了第一條公共汽車路線,1956年開通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1997年,北京市先後開通首條公車專用車道[36]:579空調公車路線[36]:580。經過長期,尤其是近年快速的發展,北京公車已擁有各類營運車輛近3萬輛,2019年營運路線1158條,線網總長27632公里[145],年總行駛里程12.79億公里,全年客運總量31.7億人次。

北京地鐵自1969年投入營運,目前已擁有25條路線、459座車站,路線總長達783公里。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地鐵系統,並以2016年全年36.6億人次的運量位居全球首位。2013年,北京地鐵實行單程票價2元人民幣,除首都機場線外,所有路線不限轉乘次數,因而也是中國最實惠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北京地鐵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預計到2022年將擴展至30條路線、450座車站,總長達到1,050公里。全部建成後,四環路以內的95%居民將在15分鐘步行距離內到達地鐵站。[168][需要較佳來源] 此外,北京市郊鐵路還為市轄區的郊區地區提供通勤鐵路服務。

作為2008年奧運會城市改造的一部分,北京地鐵系統得到了大規模擴建。自2014年12月28日起,除首都機場線外,北京地鐵由原先的固定票價制調整為按里程計費制。[169] 根據新票價系統,單程6公里以內票價為3元人民幣,超過6公里後的下一個6公里,以及隨後的10公里,每增加一段則票價增加1元人民幣,直到行程總距離達到32公里。[169] 超過32公里後,每增加20公里,票價再加1元。[169] 例如,單程50公里時,票價為8元人民幣

計程車

據統計,截至2006年4月,北京市野雞車的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合法的計程車數量[170]。但在經過多年整治後,野雞車數量大幅減少。2020年,北京市計程車總數約為7萬輛[171]

北京計程車起步價為13元人民幣,包含前3公里的路程,超出部分每公里加收2.3元人民幣,每次乘車還需額外支付1元燃油附加費。此外,還需根據等候費另行計價:當車輛停駛或行駛速度低於每小時12公里時,每5分鐘收費2.3元,尖峰時間(早7點至9點,晚5點至7點)則為4.6元。北京的大部分計程車車型為現代伊蘭特現代索納塔標緻雪鐵龍以及大眾Jetta。行程超過15公里時,超出部分的車費將按原價上浮50%。不同計程車公司會採用不同的車身配色方案。通常,正規計程車的主色調是黃褐色,搭配普魯士藍、獵人綠、白色、棕褐色、紫紅色、赤褐色或海綠色中的一種。晚上11點至次日早上5點,車費會在基礎計價上增加20%。如果行程既超過15公里,又處於夜間23:00至06:00之間,將同時收取兩項附加費用,總計漲幅為80%。途中產生的過路費需由乘客承擔,若行程超出北京市區範圍,費用應由乘客與司機協商確定。未註冊計程車的費用同樣需要與司機協商。

自行車

北京因街頭自行車數量眾多而聞名已久。儘管機動車的增加導致交通擁堵,自行車的使用有所下降,但自行車依然是本地交通的重要方式。在城市的大多數道路上,仍可以看到許多騎行者,大部分主幹道也都設有專用自行車道。北京地勢較為平坦,騎行相對方便。隨著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的興起,這些速度與自行車相近、同樣使用自行車道的兩輪交通工具,似乎正在帶動自行車速度級別的出行方式復甦。在北京,大多數地區都可以通過騎行輕鬆到達。由於交通擁堵日益嚴重,政府多次表示希望鼓勵市民選擇騎行出行,但尚不清楚這種意願是否能夠轉化為大規模的實際行動。[172]2019年3月30日,一條長達6.5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正式啟用,緩解了回龍觀至上地之間的交通壓力,該區域聚集著大量高科技公司。[173] 自2016年以來,隨著摩拜小藍單車ofo小黃車等無樁共享單車平台的興起,自行車在北京的流行度也出現了回升。[174]

教育

Thumb
北京大學西門

北京作為三代的京城,中國官方最高學府和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國子監自1306年起就設在北京。

至近代,新式教育興起,國子監科舉制度被取消,而1898年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在北京成立[175],同時行使全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的職能,取代了國子監的地位。民國時期,北京(北平)雖有一段時間不再作為中國首都,但仍是中國的文化教育中心[176]

時至今日,北京是中國擁有最多高等院校的城市,聚集了眾多著名大學,更具有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內的幾所國際知名的高等學府。據統計,2015年度北京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8所(其中民辦普通高校15所),研究生培養機構80家[132]

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圖書館[177],前身是於1909年9月9日始建的京師圖書館[177]。作為國家藏書機構,中國國家圖書館依法接收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出版社送繳收藏的出版樣書,此外還收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學位論文均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收藏之列。截至2015年底,館藏文獻已達3518.15萬冊(件);藏書量居世界圖書館第五位;其中約210萬冊書刊處於開架流通狀態,可供讀者選閱。

2018年,北京市的公共圖書館數量達到6,052座[178],較前一年新增超200家。其中位於朝陽區的首都圖書館是北京最大的一座公共圖書館,2012年3月,藏書達到600萬冊,尤以古籍善本、地方文獻、近代書報最富特色[179]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4.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4.3萬人。 從年齡構成看,0-14歲常住人口264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2.1%;15-59歲常住人口1455.2萬人,占66.6%;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465.1萬人,占21.3%。[180]

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人口2154.2萬人,比2017年底的2170.7有所下降[181],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北京市人口則為2189.3萬人[182]。北京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4歲。

更多資訊 區劃名稱, 常住人口 ...

截至2015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70.5萬人。按戶籍劃分,戶籍人口1345.2萬人,常住外來人口822.6萬人(37.9%)。按城鄉劃分,城鎮人口1877.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6.5%。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7.96‰,死亡率4.95‰,自然增長率3.01‰。全市常住人口密度為1323人/平方公里[132]。北京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生態涵養發展區的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23407人、7488人、958人、213人[184]

北京人口以漢族為大多數,但同時包含全中國56個民族,北京是中國第一個聚集起56個民族的城市,其中少數民族滿族回族蒙古族為最多,人口數均過萬。據統計,2010年除漢族外的少數民族人口約為80萬人,占北京市總人口數的4.1%[185]

北京也有相當數目的外國人在此居住,外國人社群聚集的區域包括北京CBD(商務中心區)、三里屯望京五道口附近。其中僅在北京居住的韓國人數目就達8萬(2014年估計數字)[186]

根據2006年人口數據,北京人口最多的首十個姓氏依次是(10.35%)、(9.4%)、(8.54%)、(6.91%)、(3.45%)、。這個排名與中國北方其他大城市相若。

北漂族是指來自非北京地區的、非北京戶口、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外地人。北漂族在來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來搬去的,給人漂乎不定的感覺,其自身也因諸多原因而不能對於北京有更多的認同感,故此得名。

如今北京市正面臨著非常嚴重的人口問題。官方的調查報告指出,北京目前的人口規模已經超過了北京地區環境資源的承載極限,水、電、氣、熱、煤的供應常年緊張,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甚至以至於需要調用應急戰略儲備水源才能滿足城市供水需要。糧油醬醋等生活必需品絕大部分亦需從外省調入,穩定保障供給的難度很大。且按照目前北京市的垃圾產量,全市之垃圾場將會在4-5年內全部被填滿。同時引發的交通、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也使整個城市不堪重負[187]

根據人口普查和抽查,北京市1995年以來一直是全國總和生育率最低的一級行政區。2000年以來,北京市總和生育率處於0.66和0.71之間,不到世代更替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僅低於中國其他省份,但不少數據只計算擁有戶籍的北京人口。

宗教

北京宗教(2010)

  佛教(11.2%)
  伊斯蘭教(1.76%)
  基督宗教(0.78%)

從古至今,各種原始宗教以及土生土長的道教都在北京繁衍和發展,外來的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宗教亦相繼在北京地區傳播,並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北京歷史文化中,逐漸形成了多元文化體系的北京宗教文化。北京現有宗教活動場所達100多處,擁有宗教信仰者50多萬,以2000年北京市人口來計算,宗教信仰者約占4%。各大宗教在北京都建有自己的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院校,傳承各自的宗教文化。[188]2010年北京市有220萬佛教徒,佔總人口的11.2%[189],穆斯林占北京人口的1.76%[190],基督徒則佔全市人口的0.78%[191]

道教自東漢產生後,就開始在北京地區流傳。北魏時期統治者以道教為國教。始建於唐朝的天長觀是北京地區第一座道觀。金元明清時期,道教在北京地區有著很大的影響。1957年4月,道教界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道教協會正式成立,由岳崇岱任第一屆理事會會長[192]

東晉十六國時起,佛教傳入北京地區。歷朝帝王出於政治與信仰的需要,大多推崇佛教。1953年6月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成立,圓瑛法師當選會長。2010年2月,中國佛教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傳印長老當選為新一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193]

鴉片戰爭後,基督宗教逐漸在北京傳播。北京市天主教愛國會、北京市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天主教北京教區三個機構是北京市天主教的三個機構,由北京市天主教愛國會負責北京市天主教的對外所有民事事務[194]

宋遼時期伊斯蘭教傳入北京。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牛街禮拜寺始建於公元996年。元代,穆斯林大量進入中國。當時北京(元大都)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回回」逾萬人,有清真寺35座。明政府對「保國有功的回回」始終以「敬禮勛臣」相待,敕建、重修了許多清真寺。目前北京大部分較為古老的清真寺,多為明代修建。清朝時期北京的伊斯蘭教由內城向外城和近郊擴展,清真寺大量增加,伊斯蘭教的影響加大,文化傳播範圍擴大。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北京地區伊斯蘭教發展緩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北京地區伊斯蘭教迎來歷史上的黃金時期。目前全市共有依法登記的清真寺70座[195]

文化

Thumb
位於市中心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京是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名城,同時也是現代中國的文化中心。北京聚集著全中國最重要的幾座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涵蓋了中國悠久的歷史知識及其與現在和未來的關聯。有些博物館則涵蓋了某些特定的策展範圍或是某一特定地區,有的則較為籠統。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196][197]首都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198]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故宮博物院[199]以其豐富的館藏和典藏的權威而知名海內外,並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觀摩欣賞。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共有在北京市文物局註冊登記的博物館171家[200]

文化遺產

Thumb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Thumb
天壇祈年殿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北京就有8處歷史文化遺產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入選數量最多的省市,也是全球世界文化遺產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故宮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遺址明十三陵大運河北京中軸線是北京重要的文化遺產。[201] [202]

文學

北京作家輩出,由此誕生名為京派的文學流派,並與以上海為根據地的海派相對。京派文學家描寫的內容主要是人生,同時避談政治。京派強調文學是純文學,要「和諧」、「節制」、「恰當」,包含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京派的風格淳樸自然,回歸田園,寫人情美和人性美,融合鄉土文化,而語言則簡練、樸素、活潑、明淨。著名的京派文學家納蘭性德紀曉嵐老舍林語堂林海音端木蕻良貝子唐魯孫[203]

隨著華語文壇的發展和中文的國際化,越來越多的華語作家包括王蒙海岩馮唐步非煙江南安意如等,紛紛選擇北京作為創作的中心,譜寫眾多優秀的中文文學。

飲食文化

Thumb
片好裝盤的北京烤鴨

現今的北京菜是由魯菜、市肆菜、譚家菜清真菜宮廷菜五種風味的菜餚進行北京風味本地化後組合而成。[204]早期北京與山東飲食習慣頗為相似,所以較多山東廚師,因而魯菜是京菜的基調。到了遼代元代之後,由於北京蒙古族回族等北方民族逐漸增多,京菜的風味受到其影響,因而增加了烹製羊肉菜餚的特點。至兩代時,北京是全國的政經及文化中心,宮廷御廚和大臣的廚房都集中在北京,烹調技術也就不斷地提升,因此,全國各地主要的飲食風味也隨著齊聚於北京。北京菜餚烹調方法非常多元,以爆、拔絲、白煮等技法見長。其中的「爆」法,變化多樣,可分為油爆、醬爆、蔥爆、水爆、湯爆等。口味講究酥脆鮮嫩,清鮮爽口,且要做到色、香、味、形、器等五面俱全[205]。著名京菜有北京烤鴨、蔥爆豬肉、京醬肉絲涮羊肉、砂鍋魚翅等。老字號飯館有東來順全聚德便宜坊仿膳飯莊等。

表演藝術

Thumb
京劇

北京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風習俗。京劇深受部分京城老百姓的喜愛,在北京的街頭,偶爾可以聽到路邊傳來抑揚頓挫的京戲段子。京劇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徽調「二簧」和漢調「西皮」為主[206],兼收崑曲[206][207]秦腔[208]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京劇在唱詞、念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特色,終於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京劇集歌唱、舞蹈、武打、音樂、美術、文學於一體[209]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除京劇外,北京還有雙簧相聲評書雜技京韻大鼓話劇、鐵板快書、景泰藍、牙雕、漆雕、蟈蟈籠和吹糖人等傳統藝術。

進入21世紀,北京已成為中國內地音樂產業的中心。內地音樂人多數選擇來北京發展,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北京音樂文化的繁榮。北京的搖滾界見證了中國搖滾樂的興衰史,是中國搖滾音樂的心臟。隨著時間的推移,搖滾已經風光不再,目前僅處於勉強維持階段,但是在北京依然擁有數量眾多的搖滾樂迷。北京的地下樂隊眾多、派別多樣,主要在各酒吧演出,其中較知名的有新褲子樂隊、地下嬰兒反光鏡牛奶咖啡便利商店樂隊等。北京音樂呈現非主流、叛逆、創新的文化特點。

Thumb
北京國家體育場又被稱作「鳥巢」,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也是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賽場地。現在也作為北京市區大型的表演中心使用

北京藝術演出市場非常繁榮,每年都有超過10000場國內外演唱會音樂會歌劇話劇在全市近百個場地上演。[210]世界各大著名交響樂團,以及雅尼神秘園小澤征爾帕爾曼等著名音樂家和團體均有來訪北京。

北京有舉辦一年一度的著名「三大國際演出季」,即為: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和北京國際舞蹈季。北京國際音樂節於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舉辦,期間有柏林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等國內外著名樂團,以及何塞·卡雷拉斯潘德列茨基馬友友等著名音樂家的30多場藝術演出上演,涵蓋了交響樂歌劇爵士樂等等各種風格及形式的音樂。[211]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於每年春末夏初舉辦,來自世界各大洲國家及國內之戲劇團體在一個月內獻上超過50場演出,莎拉·布萊曼等明星亦有受邀獻唱。北京國際舞蹈季為冬季跨年舉辦,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等國際各大著名芭蕾舞團體均受邀參加。[212]

北京市的主要演出場館有:中國國家大劇院鳥巢保利劇院中山音樂堂北京音樂廳人民大會堂東方先鋒劇場北京人藝小劇場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館首都體育館豐臺體育中心等。

藝術園區

隨著中國文化藝術與時尚產業的復興,北京作為首都,是中國的藝術中心、時尚潮流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現當代藝術的地標為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地區的一個藝術園區,即798藝術區,原為北京第三無線電器材廠,建築多為東德包浩斯風格。1980年代到1990年代798廠逐漸衰落,從2002年開始,由於租金低廉,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家開始聚集於此,逐漸形成了一個藝術群落。2006年後,中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因應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步伐,以798藝術區為中心,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的當代藝術中心,周邊的草場地環鐵乃至北京遠郊的宋莊均成為這一巨大藝術群落的一部分[213]

衚衕

Thumb
北京衚衕街景

衚衕與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存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相比於代表皇家文化的紫禁城天壇頤和園,衚衕可以說是北京平民文化的代表。北京的衚衕反映了北京的四合院建築特色和北京的民風民俗,被認為是北京市井文化的代表和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歷史上的北京即以衚衕眾多而著稱,民間有「著名的衚衕三千六, 沒名的衚衕賽牛毛」的說法。元《析津志》記載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條火巷,二十九條衚衕」;明朝張爵《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一書中記載,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衚衕約1170條,其中直接稱為衚衕的約有459條;清朝朱一新《京師坊巷志稿》一書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衚衕名顯示,清朝時北京有街巷衚衕2076條,其中直接稱為衚衕的978條;1944年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志》記載,當時北京共有3,200條衚衕;1949年的統計顯示北京城區有名字的街巷6074條,其中衚衕1,330條,街274條,巷111條,道85條,里71條,而習慣上,人們把上面提到的衚衕、街、巷、道、里統稱為衚衕[214]

體育

北京擁有多支體育隊伍,例如中超的北京國安CBA北京首鋼北京紫禁勇士冰球北京崑崙鴻星,棒球的北京猛虎,以及JDG戰隊等電子競技戰隊。

北京曾舉辦許多國際賽事,包括1990年亞運會、1994年遠東及南太平洋殘疾人運動會2001年大運會以及201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等。此外,北京在2008年舉辦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以及在2022年舉辦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北京因此成為唯一一座已經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215],也是唯一一座既舉辦過夏季帕運會也舉辦過冬季帕運會的城市。

人物

友好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最早和日本的東京都於1979年3月14日正式建立友好城市關係。隨後,北京市的國際交流日漸廣泛,已先後與遍布五大洲的紐約、馬德里、開羅、基輔、首爾、柏林等50餘個城市結成友好城市關係,其中絕大部份為首都城市[216]

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的城市[217]
歐洲
亞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