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真(1321年—1388年),字邦佐,元末廣東東莞員岡(今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圓頭山村)人,八歲喪父由母親葉氏扶養長大,身為元朝官員割據嶺南,後投降朱元璋,封東莞伯。
生平
何真少時好讀書擊劍,在1341年時擔任元朝的河源縣務副使,時值中原群雄繼起,兵禍波及家鄉,因此他棄官回歸故里,組織鄉兵對抗盜賊。在1354年在茶山打敗假元朝號令四處為禍的王成、陳仲玉,並且驅逐黃常、殺王仲剛等一方勢力,佔惠、循二州,元朝任命何真為惠州府判,不久又擢為廣東都元帥。
1362年,南海三山豪強邵宗愚殺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八撤刺不花,在攻陷廣州後四處燒殺擄掠,何真領兵收復廣州打敗邵宗愚,並誅殺其部將劉守正、李滿、謝以文等。元朝晉何真為資德大夫,江西、福建行中書省左丞,敕賜南台銀印。而陳友諒也派遣部下熊天瑞進攻廣東,但為何真在胥江趁大雷雨時出兵擊敗[1]。
1365年,邵宗愚又與元廉訪副使廣寧圍攻廣州,何真的部將馬醜寒與之內通,據博羅,斷了何真糧道。何真被迫突圍,廣州失陷。但何真在隔年隨即重整舊部,先破馬醜寒,再敗邵宗愚、王成,復奪廣州。何真掌廣州期間聘南海孫蕡、王佐掌書記,中原名士茶陵人劉三吾、建安人張智等皆來依附,德慶人李質據有端州,何真派孫蕡、王佐前去勸降成功。元朝授以榮祿大夫[2]。
1368年二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廖永忠至福州,何真知元朝大勢已去,接受廖永忠的勸降,表示歸順之意,助廖永忠消滅邵宗愚。何真入應天後,受到朱元璋賞識,授中奉大夫,並委以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後歷任山東、四川、山西、浙江等地布政使。
1387年,朱元璋封何真為東莞伯,食祿一千五百石。翌年何真病故,明太祖親為文祭悼,命在朝百官素服三日,以侯禮葬京師城南八里岡,復贈侯爵,諡號忠靖[3]。但由於長子何榮與弟何貴都牽連藍玉案而被殺,何真之弟何迪害怕牽連而起兵,十個月後方被平定,因此何真的八個兒子除何崇祖逃生之外,其餘7子全被明朝誅殺,連何真的何公祠也被夷為平地[4]。
Remove ads
後人
當時隨何崇祖逃出來的還有何崇祖的四個兒子以及何真次子何華的二子一孫。數年間,何崇他們一直東躲西藏,直到建文帝登基大赦天下,才得以重見天日,回筍岡(今深圳市筍崗街道筍崗村)定居,繁衍生息。今筍崗村何氏家族大多即為其後代。其後人亦遷入香港新界地區居住,西貢白沙澳村便有一支後人。
與香港龍躍頭鄧氏的關係
何真成爲東莞伯後,曾經誘騙龍躍頭鄧氏始祖的鄧季琇,讓鄧季琇在全國進行丈量土地時將其名下的土地以何真的名義申報,以獲取豁免賦徭,但當朝廷核實地權時,何真將全部土地侵吞,故何真曾佔有香港北部大片土地。至何迪叛亂案後,何真因受其株連,鄧季琇子孫才乘機收回原有的土地,而此時鄧季琇也早已作古了。[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