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羅里達州第二國會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佛羅里達州第二國會選區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國會選區。該區包括佛羅里達狹長地帶東部以及翡翠海岸沿線大彎地區的大部分地區。它橫跨東部和中部時區。其中包括州首府塔拉哈西和巴拿馬城。該區49%的居民居住在農村地區,是佛羅里達洲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地區,選民普遍偏保守主義。現任國會議員為共和黨籍的尼爾·鄧恩 。
特徵
佛羅里達州第二國會選區是佛羅里達州面積最大的國會選區,包括貝縣、卡爾霍恩縣、富蘭克林縣、加茲登縣、格爾夫縣、霍姆斯縣、傑克遜縣、傑斐遜縣、萊昂縣、利伯蒂縣、麥迪遜縣、泰勒縣、瓦庫拉縣和華盛頓縣的全部地區以及沃爾頓縣和拉斐特縣的部分地區。
現在的大部分領土在1963年至1983年期間屬於第九國會選區。1983年後,被劃分給第二國會選區。第二國會選區及其前身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以該州首府塔拉哈西為中心。雖然相鄰的第一國會選區和第三國會選區到 1990 年代已成為該州最保守的選區,但第二國會選區在歷史上更像是一個搖擺選區。由於塔拉哈西擁有大量學生、政府工作人員和大學教職員工,因此其自由度遠高於該地區的其他地方。 2008 年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獲得了萊昂縣 62% 的選票,但共和黨人約翰·麥凱恩獲得了第二國會選區 54% 的總選票。 [6]當傾向保守的巴拿馬城從第一區劃分給第二國會選區後,共和黨開始占領優勢。
此前,一項訴訟質疑該選區存在不公正的選區劃分,儘管非裔美國人占該州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該選區在法院下令的重新劃分中被大幅重新劃分,該法令於2016年選舉生效。根據新地圖,塔拉哈西的大部分地區以及第二國會選區的幾乎所有黑人居民區都被劃入第五國會選區。
為了彌補人口的損失,第二國會選區稍微向南移動,以占領之前附近的第三和第十一選區的領土。從紙面上看,新當選的第二屆共和黨議員比其前任議員多出12個百分點。米特·羅姆尼在2012年大選中曾位居第二,儘管他只獲得了52%的選票。 [7]相比之下,羅姆尼在2012 年大選中將以 64% 的得票率贏得新的第二選區,從而在紙面上成為該州共和黨支持率第三高的選區。 [8]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