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子項及其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一覽[1][2]
|
子項名稱
|
地址
|
歷史
|
圖片
|
保護範圍
|
建設控制地帶
|
江東門叢葬地
|
鼓樓區江東門附近 32°02′7.9″N 118°44′36.67″E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
|
1930年代時叢葬地所在地為中央陸軍監獄,日軍占領南京後,一批國軍戰俘被關押在陸軍監獄中。1937年12月15日下午,日軍在監獄及周邊地區將這批戰俘以及一些民眾殺害。1985年為修建紀念館,此處經過勘探後發掘出一座萬人坑。[9]:98-99
|
|
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區為界
|
不適用
|
上新河叢葬地
|
建鄴區上新河棉花堤渡口北側夾江江岸 32°00′37.0″N 118°42′01.9″E
|
南京保衛戰最終時刻,上新河地區聚集有數以萬計未能及時撤退的中國軍人。這批軍人以及一些居住於此的百姓最終被占領該地的日軍殺害。[9]:98-99事後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在此收殮遺體達8400餘具,崇善堂在此收殮遺體達18700餘具[註 3][10]。
|
|
以紀念碑為中心,東至圍牆,南至軍事管理區,西至夾江江岸,北至圍牆
|
不適用
|
草鞋峽叢葬地
|
鼓樓區上元門站東北永濟大道邊 32°07′7.23″N 118°45′58.28″E
|
日軍入城後,將57000餘名中國軍民圍困於幕府山附近村落,1937年12月26日晚,日軍將這批中國軍民中尚且存活[註 4]者趕至草鞋峽後射殺並補刺刀,最後焚屍,火滅後殘肢斷臂被直接拋入江中[10]。
|
|
東北至文物實體外15米,東南至崖邊,西南至文物實體外10米,西北至濱江路紅線
|
不適用
|
煤炭港叢葬地
|
鼓樓區煤炭港頂端堤上 32°06′16.3″N 118°44′28.7″E
|
1937年12月16日,日軍將難民區(國際安全區)所搜捕的數萬中國青年集中於下關煤炭港地區,最後用機槍殺害並拋屍於長江之中[11]:16-17。事後世界紅卍字會就地收殮遺骸1772具葬於煤炭港[10]。
|
|
東北至文物實體外15米,東南至煤炭港路東南側,西南至鐵路,西北至水塘
|
不適用
|
中山碼頭叢葬地
|
下關區南京港2號碼頭南側 32°05′40.4″N 118°43′48.5″E
|
1937年12月16日傍晚6時,華僑招待所中聚集的5000—6000名難民被日軍押送至中山碼頭後遭射殺,被害者遺體隨即被投入長江之中[12][13]。
|
|
以紀念碑所在綠地為界
|
不適用
|
挹江門叢葬地
|
鼓樓區繡球公園南門內城牆下 32°05′24.7″N 118°44′31.7″E
|
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及慈善團體崇善堂收殮挹江門附近遺骸葬於城牆城根[10],此處葬有計5100餘具遺體[9]:89。
|
|
東至城牆,南至南側小路,西至西側道路,北至北側小路
|
不適用
|
清涼山叢葬地
|
鼓樓區河海大學西康路校區科學會堂東北 32°03′32.0″N 118°45′17.1″E
|
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收殮城中遺骸葬於清涼山後山、墓地中[10]。
|
|
東至小路內側,南至華水路,西、北至陡坎
|
不適用
|
南京大學叢葬地
|
鼓樓區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天文系院內 32°03′28.0″N 118°46′17.6″E
|
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收殮城中遺骸葬於金陵大學農場[10]。
|
|
東至大門內道路,南至天文學系建筑北牆,西、北至南秀村路
|
不適用
|
五台山叢葬地
|
鼓樓區五台山體育館東側 32°03′01.3″N 118°46′03.8″E
|
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及慈善團體崇善堂收殮城中遺骸葬於五台山[10]。
|
|
東至體育場西邊界,南至網球場北邊界,西至游泳跳水館東邊界,北至體育場圍牆
|
不適用
|
漢中門叢葬地
|
鼓樓區漢中門大橋東北橋頭 32°02′39.8″N 118°45′36.0″E
|
1937年12月15日下午1時許,2000餘名中國軍警及百姓被日軍帶至漢中門外,日軍以百餘人為一組,共分成約16組進行射殺,射殺後未即死者又遭刺刀刺死,日軍最後焚屍滅跡[12][14][15]。
|
|
東、南以現狀道路為界,西至秦淮河河堤,北至綠地旁小路南側
|
不適用
|
北極閣叢葬地
|
玄武區北極閣公園北京東路進香河路路口以北 32°03′38.3″N 118°47′08.6″E
|
崇善堂收殮城中遺骸葬於此處[10]。
|
|
以紀念碑所在紀念廣場範圍為界
|
不適用
|
西窪子村叢葬地
|
玄武區靈谷寺南西窪子村南京體育學院靈谷寺校區東北 32°02′57.7″N 118°51′43.7″E
|
又稱「東郊叢葬地」[2]。1939年1月,日軍扶持的南京市政督辦高冠吾收屍3000餘具於東郊靈谷寺以東,並立碑一座記載收殮情況[10]。
|
|
以紀念碑周邊廣場範圍為界
|
東、南、北至周邊小路,西至河邊
|
正覺寺叢葬地
|
秦淮區江寧路長樂路口以東城牆下 32°00′58.2″N 118°47′26.2″E
|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到達正覺寺後,寺院中15名僧人及30餘名避難難民悉數遭日軍槍殺或刺刀刺殺。[9]:149-150
|
|
東至城牆,南至長樂花園圍牆,西至長樂花園出口道路東側,北至長樂路
|
不適用
|
燕子磯叢葬地
|
棲霞區燕子磯公園內東北32°08′58.3″N 118°48′47.26″E
|
該處本為橫渡長江的一處渡口,南京行將被占領前便已經聚集大批欲往江北逃難的難民。在1937年12月12—13日間亦有一批軍隊加入逃亡。13日,日軍將滯留於此尚未渡江的中國軍民用機槍射殺。至1938年春季仍有曝屍未葬者。[9]:69-71
|
|
東北至燕子磯公園圍牆,西南至紀念碑周邊山體
|
不適用
|
普德寺叢葬地
|
雨花台區共青團路西側普德村小區附近 32°00′08.8″N 118°46′13.9″E
|
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收殮城外遺骸葬於普德寺及寺中墓地、後山[10]。
|
|
東至共青團路,南至紀念園南端,西至西側建筑西山牆,北至高壓線鐵塔
|
不適用
|
花神廟叢葬地
|
雨花台區雨花台功德園入口處 31°59′20.9″N 118°46′03.2″E
|
市內居民團體收殮中華門、花神廟、金陵兵工廠一帶中國人屍體計7000餘具埋葬至雨花臺、花神廟、望江磯一帶。事後崇善堂在此收殮遺體26000餘具,紅卍字會南京分會也參與收殮工作。[15][10]
|
|
東至規劃道路,南至山腳,西、北至現狀圍牆
|
不適用
|
魚雷營叢葬地
|
鼓樓區金陵船廠中 32°07′10.5″N 118°45′32.6″E
|
1937年12月15日,日軍將數日來抓捕的中國軍人及適齡青年趕至魚雷營用機槍射殺[9]:72-73。事後的1938年年初紅卍字會南京分會等團體就地葬5000餘具遺骸於下關魚雷軍營碼頭[10]。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仙鶴門叢葬地
|
玄武區仙鶴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北仙鶴門二號路邊 32°05′33.6″N 118°53′40.1″E
|
1937年12月,日軍在南京東郊多地殺害中國軍民[9]:135-142。1938年春村民將尚曝屍荒野的700餘具遺體集中葬於一大墳中[16]。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太平門叢葬地
|
玄武區太平門外玄武湖邊 32°03′40.6″N 118°48′28.5″E
|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太平門附近將千餘名中國軍民集中,並用地雷、機槍殺害,最後焚屍。第二日日軍又對此地進行檢查,凡有未死者又用刺刀刺死。該叢葬地為根據相關研究及當事日軍士兵回憶而被確立,2007年12月12日落成紀念設施。[17]
|
|
不適用
|
不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