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俄羅斯駐大韓帝國公使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舊俄羅斯公使館(韓語:구 러시아 공사관/舊 러시아 公使館 Gu Reosia Gongsagwan),又名洋館(韓語:양관/洋館 Yanggwan),是俄羅斯帝國和蘇聯先後於朝鮮半島設立的外交代表機構,始建於1885年,1890年建成,1950年毀於韓戰。1969年起,韓國政府將公使館作為歷史建築納入保護,並進行了重建。[1][2]

Remove ads
歷史
1885年,俄羅斯帝國與朝鮮國建交,沙俄遂於漢城(今首爾)興建其公使館;朝鮮高宗27年(1890年),俄羅斯駐朝鮮公使館正式落成開館。1896年發生俄館播遷事件,高宗逃難到這裡避難,並下詔解散親日內閣、組建親俄內閣。1897年,高宗回到德壽宮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公使館也改稱俄羅斯駐韓國公使館。嗣後大韓帝國與日本帝國簽訂《乙巳條約》後隨即日韓合併,公使館關閉。[2][3][4]
1925年,蘇聯與日本建交後,將原先的沙俄公使館改作領事館繼續使用,為蘇聯駐京城領事館[5]。1945年日本投降後,蘇聯軍事占領朝鮮半島北部,隨後承認半島北部建立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權,公使館再次閉館撤離。1950年韓戰爆發,公使館建築在戰爭中被摧毀。1969年,首爾市政府[註 1]將公使館建築以「洋館」的名義列入該市第3號有形文化財,並在1973年出資重修了公使館建築[1]。1977年,以「舊俄羅斯公使館」的名義被列入第253號韓國史蹟[2]。
Remove ads
建築
舊俄羅斯公使館是一座兩層樓的磚砌建築。1894年伊莎貝拉·博德訪問朝鮮後,在《朝鮮及其鄰國》(英語:Korea and Her Neighbours)一書中將英國駐朝鮮領事館描述為「山坡上一座引人注目的紅磚建築」,而「另一座高山被俄羅斯公使館占據,高聳的塔樓和華麗的正門是這個城市最不尋常的建築」[7]。韓戰期間,公使館遭到嚴重破壞,只剩下東北側的塔樓和地下兩層。1973年對建築進行修復,修建了凱旋門風格的正門,總面積達1,022平方米。建築內亦有朝鮮高宗曾經居住的房間,建築物及其室內裝飾具有文藝復興建築的風格。相傳,塔樓下的地下通道曾一路連接到德壽宮。[2]
參見
- 俄羅斯駐韓國大使館
- 俄羅斯駐釜山總領事館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