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俄館播遷
1890年代朝鮮半島歷史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俄館播遷(韓語:아관파천/俄館播遷、노관파천、로관파천/露館播遷),亦稱高宗亡命俄館(俄語:Бегство Коджона в русскую миссию),是1896年2月11日至1897年2月20日朝鮮王朝國王高宗和其世子李坧從景福宮逃往俄羅斯帝國駐朝鮮公使館避難的事件。
高宗到達俄國公使館後旋即發表聲明說:「諸叛逆橫行霸道,身負萬罪,人人皆知,最近所頒命令,全非出於朕意。」並下令解散親日內閣,逮捕親日派大臣。此後,總理大臣金弘集和農商工大臣鄭秉夏在被押送警務廳的路上被朝鮮民眾和巡檢打死。度支大臣魚允中在逃往家鄉的路上被義兵處死。內部大臣俞吉浚、法部大臣張博、前軍部大臣趙義淵逃亡日本[1]:200[2]:177。日本人扶植的親日內閣一夜之間顛覆。日本駐朝公使小村壽太郎因而哀嘆:「天子為敵所奪,萬事休矣!」[3]
親俄派此後建立了以尹容泰為總理大臣的親俄內閣。新內閣調回了鎮壓義兵的官兵,並免徵貢稅,宣布民眾對斷髮令可以「從便為之」[1]:200。
1897年2月20日,高宗離開俄國公使館,返回慶運宮。
Remove ads
背景
1895年10月8日,乙未事變爆發,朝鮮高宗的王妃閔妃被日本人殺害。11月28日,在俄美兩公使館潛伏的李範晉、李學均、李允用、李完用聯合美國籍侍衛隊教官、宣教師等計劃挾持朝鮮高宗,殺死金弘集總理。聯絡親衛隊大隊長李軫鎬卻遭到密告,結果失敗,各自逃回俄美公使館,史稱春生門事件[4]。
1896年1月31日,儒生李弼熙發表檄文。[5]當時,乙未義兵在多處起事。
2月5日,李範晉在俄羅斯帝國支持下,指示春川市、忠清道民眾暴動,切斷日本電線。[6]2月10日,107名俄羅斯帝國海軍水兵,20名後勤兵攜帶大炮一門進入漢城,俄羅斯兵共計150名。
有個叫金明載的人將一封信交給宮女嚴氏,再由嚴氏呈給高宗,信中內容是各大臣和日本人將廢掉高宗,建議到俄羅斯公使館避難。
過程
1896年2月11日,高宗與世子(後來的朝鮮純宗)乘坐宮女用轎子進入俄羅斯公使館。高宗隨後發布勅令[7],提到:
- 特赦殺害閔妃事件犯人趙羲淵[8]、禹範善[9]、李斗璜[10]、李軫鎬、李範來及権濚鎮。閔妃殺害事件重新調查、在漢城發行英文雑誌報道調査結果[11]。
- 新內閣公示:總理大臣金炳始、內部大臣朴定陽、軍部大臣兼警務使李允用、法部大臣趙秉稷、學部大臣李完用、宮內大臣李載純。[12]當時俄羅斯駐朝公使為卡爾·伊萬諾維奇·韋伯。
其後,趙羲淵[8]、兪吉濬、張博[13]、李軫鎬等流亡日本。前總理金弘集與前農工商大臣鄭秉夏在警務廳前被民眾殺死、遺體被焚[14]。
2月18日,仁川4000餘名暴徒搗毀官衙官宅[15]。2月21日,各地暴動、內部參書官徐相集與申大均指示地方坡州、開城、驪州郡、利川等鎮壓亂民。
2月22日,更新內閣體制。李範晉任法部大臣兼警務使,開始肅清興宣大院君派[16]。3月16日,大院君一派、漢城府観察使金經夏、呂圭亨等從犯等數十名被逮捕、裁判。
3月27日,美國獲得雲山金礦採掘權[17]、京仁線鋪設權[18] 、漢城電燈/電話/電車鋪設權。
4月22日,俄羅斯取得慶源、鍾城兩地礦山採掘權。5月14日,日本、俄羅斯間就朝鮮問題簽訂《第1次日俄議定書調印》[19]
5月22日,原本被判流刑10年的閔泳駿(後改名閔泳徽)被赦免[20]。
6月9日,日本、俄羅斯間就朝鮮問題簽訂《第2次日俄議定書調印》[19]。6月12日, 俄羅斯取得月尾島西南地段(44,316m² 年銀貨361元)租借契約。
6月22日,李範晉任駐美國公使。7月,俄羅斯帝國的盟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取得京義線敷設權。8月20日,發布《機械廠雇傭俄羅斯技工契約》(機械士官Remnev每年銀貨200元)。
9月,俄羅斯取得圖們江上流地域、鴨緑江上流地域、鬱陵島、茂山的森林採伐權。11月21日,舊臣向高宗提出還宮請願計畫,未獲同意。
1897年1月,高宗聘俄羅斯人N. Birukov(Н. Бируков)為俄語教師。2月13日,簽訂《機械廠俄羅斯技工雇傭契約》(雇傭期間3年,俸給毎月銀貨260元,另路費500元、歸路費800元、退職金2,000元)。
2月20日,高宗離開俄國公使館,返回慶運宮。
Remove ads
後續發展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