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俞孔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俞孔坚
Remove ads

俞孔堅(1963年5月12日—2025年9月23日),男,浙江金華人,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會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組部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和「國家特聘專家」。

快速預覽 俞孔堅, 出生 ...

生平

俞孔堅於1963年出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金華市白龍橋鎮東俞村。因其家庭出身為「富農」,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牽連,初中後便輟學務農。1978年恢復高考後,俞孔堅在原老師勸說下決定重新讀書[2][3],先考入讓長中學(現金華實驗中學)就讀高中,1980年考入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

1987年,獲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5年。1995年,獲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後,任職於美國SWA集團。1997年,回到中國大陸,在北京大學任教。1998年,被聘為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同年創辦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2003後,為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後,為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同年,獲聘任哈佛大學兼職教授。

2025年9月23日,俞孔堅在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潘塔納爾濕地拍攝紀錄片期間,遭遇墜機事故英語2025 Aquidauana Cessna 175 crash身亡[4][5]

Remove ads

海綿城市

俞孔堅倡導反規劃、大腳美學等理念,被認為是最早提出「海綿城市」理念的學者[6]

2016年,《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全國30個試點海綿城市中,19城出現內澇,對此俞孔堅表示:「不能因為這次水淹了,就說海綿城市的試點失敗了」[7]

鄭州也曾投入巨資修建「海綿城市」,旨在將城市打造成具有吸水、蓄水等功能的海綿體,但2012年的特大暴雨打破了「海綿城市」的神話,許多網民開始質疑城市與政府管理體系[8]。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中國都市計畫學會委員胡剛認為[9]

海綿城市只能讓常態下的雨水向地下滲透,如果遇到特大暴雨還需採取另外措施,比如建設地下深隧構建更完善的排澇系統才是解決內澇的根本,老城區雨水管網口徑比較小,不能在暴雨時充分排水,但擴容比較難,淺層地下又已有大量建築樁基和地下車庫,所以建設深隧很有必要,而且現在挖隧道工程技術已經成熟,投資也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曾公開透露,預計海綿城市建設投資將達到每平方公里1億元至1.5億元人民幣[7]

Remove ads

作品

榮譽

2016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