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傅增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增湘
Remove ads

傅增湘(1872年10月9日—1949年10月20日)[1],字叔和,一字潤沅,號沅叔,別署雙鑒樓主人藏園居士藏園老人清泉逸叟長春室主人等。四川省瀘州江安縣(今屬宜賓市)人。中國近代藏書家、學者、教育家。[2][3]

Thumb
Thumb
Thumb
傅增湘

生平

光緒十四年(1888年),傅增湘中舉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4]。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5],任景山官學教習。此後歷官貴州學政直隷道員。[6]

奉命赴日考察教育,歸國後[6],於光緒三十四年(1909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任直隸提學使[7],還曾充癸卯順天鄉試同考官,北洋大臣文案,直隸學務處會辦,北洋女子公學北洋女師範學堂北洋高等女學堂總理、憲政編查館一等諮議。[8]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傅增湘籌建京師女子師範學堂,並任該學堂總理。宣統三年(1911年),出任中央教育會副會長[9]

同年,辛亥革命爆發,傅增湘隨唐紹儀赴上海參加南北議和。中華民國成立後,於民國二年(1913年)任約法會議議員,同年8月任肅政廳肅政史。[6]

民國六年(1917年)12月,任王士珍臨時內閣教育總長。此後繼續在第三次段祺瑞內閣錢能訓內閣擔任教育總長,還曾任財政整理委員會督辦。翌年10月,被大總統徐世昌聘為總統府顧問。五四運動期間,因反對罷免蔡元培而辭職。[6][10]

民國十一年(1922年)5月,傅增湘任內外短債委員會會長。民國十六年(1927年)10月,任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委員兼圖書館館長,任內編纂《故宮善本書影》。民國十九年(1930年),在清華大學研究院任教。[6]還曾任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圖書籌備委員,東方文化協議會副會長。

抗日戰爭爆發,傅增湘留在北平從事學術活動,曾任《綏遠通志》編修、東亞文化協會副會長。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完全隠居,整日整理藏書版本的目録。[6]

1949年10月20日,傅增湘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滿77歳)。今北京城北景山公園存傅先生撰文"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內容以古論今,是傅先生對國家和個人際遇的寫照。書法與碑刻的水準也是民國時代的傑作。[6]

Remove ads

收藏

傅增湘致力收藏大量善本圖書,築有「雙鑑樓」[11]、「藏園」。

家庭

  • 兄:傅增淯為光緒十八年進士
  • 兄:傅增濬為光緒三十年進士
  • 四房太太。原配凌夫人;二太太王夫人,生三子二女,其中一子一女殤。
  • 長子傅忠謨(1905-1974),字晉生;長媳胡素荇(?-1978)。
    • 長孫傅熹年、孫傅燾年、孫女傅萬年,孫女傅美年、孫傅燕年。
  • 次子傅嘉謨(?-1928),無子女。
  • 三子傅定謨(?-1949);三媳李如瑾,1948年離婚。
    • 孫傅嵩年、孫女傅鈺年、孫女傅頎年、孫傅延年。
  • 長女傅傳謨(?-1944);女婿李國俊,1945年再婚。
    • 外孫女李蓮,外孫李治崇。
  • 次女傅厚謨(?-1926),無子女。

軼事

在林語堂的英文小說《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又譯作《瞬息京華》)裡,林語堂杜撰了傅增湘是女主角姚木蘭的老師,並且資助了書中另外一個角色孔立夫完成學業與婚姻.

主要著作

藏園群書題記、 藏園群書經眼錄、 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藏園群書校勘跋識錄、 藏園批註讀書敏求記、 藏園批註楹書隅錄、 靜嘉堂文庫觀書記、 藏園東遊別錄

人物評價

倫明: 海內外書胥涉目,雙鑒已成芻狗陳。 取之博者用以約,不滯於物斯至人。

篇篇題跋妙鉤玄,過目都留副本存。 手校宋元八千卷,書魂永不散藏園。[12]

余嘉錫: 至於校讎之學,尤先生專門名家。平生所校書,於舊本不輕改,亦不曲徇,務求得古人之真面目,如段若膺所謂「以鄭還鄭,以孔還孔」。其於向、歆父子雖未知何如,至於宋之劉原父、岳倦翁,清之何義門、顧千里,未能或之先也。《藏園群書題記·序言》[13]

黃永年: 傅氏在版本上的功力較黃丕烈實後來居上,無論內行或初學讀此書(《藏園群書題記》)一定會既感興趣且多收藏。[14]

杜澤遜: 以上三大著作(題記、經眼錄、訂補知見傳本書目)均可信今而傳後,足以說明傅增湘為民國間第一版本大家。[1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