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兆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兆惠(滿語:ᠵᠠᠣᡥᡡᡳ,穆麟德轉寫:Jaohūi,大詞典轉寫:Zhaohuui,1708年—1764年),字和甫,烏雅氏(吳雅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將領,封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
Remove ads
生平

兆惠是孝恭仁皇后的族孫。兆惠的父親佛標,官至都統。雍正九年(1731年),兆惠入仕,以筆帖式入值軍機處。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即位後,兆惠歷任兵部郎中、內閣學士、盛京刑部侍郎、刑部右侍郎、正黃旗滿洲副都統、鑲紅旗護軍統領。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軍進擊大金川受挫,兆惠兼領戶部侍郎,赴金川軍營督辦糧運事務,事後調任至戶部侍郎。乾隆十六年(1751年)發生尚書孫家淦偽疏案,兆惠被派往山東按勘,任署巡撫。
乾隆十八年(1753年),兆惠受命赴西藏辦理籌防準噶爾事宜。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出兵準噶爾時,受命兆惠協理北路軍務並總理糧餉。乾隆二十年(1755年),受命駐烏里雅蘇台,同年8月,由準噶爾投降至清廷的將領阿睦爾撒納叛清,準噶爾降清將領克什木亦發動反叛,致亂駐防伊犁的清軍將軍班第 、參贊鄂容安陷圍殉國,時駐烏魯木齊的定西將軍永常未前出支援,反退怯至巴里坤後遭乾隆帝罷免,兆惠臨危受命,移駐巴里坤,兼督額林哈畢爾噶台站。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初,兆惠值準噶爾降清將領薩拉爾逃至清廷,遂率軍進剿阿睦爾撒納,同年清軍收復伊犁,兆惠獲授定邊右副將軍,籌辦伊犁善後事宜,同年冬,受乾隆皇帝冊封的噶爾藏多爾濟及準噶爾大小頭目再發叛亂,烏魯木齊失守,兆惠部突圍至巴里坤清軍大營[1]。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兆惠任西路清軍主帥,自伊犁率師肅清准部叛亂勢力,三月以平定回部功封一等武毅伯,十二月,授定邊將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伊犁率師往天山南路平定大小和卓之亂,連克南疆諸城,十月黑水營之圍爆發[2],十一月兆惠以功晉封一等武毅謀勇公,世襲罔替[3]。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兆惠援軍定邊右副將軍富德趕到,於葉爾羌東北的呼爾璊大敗敵軍,兆惠遂發兵與富德會合[1],七月大小和卓兵敗逃入巴達克山後被巴達克山蘇丹擒殺,叛亂遂平,清廷將新疆納入版圖[1]。
乾隆二十五年正月(1760年),兆惠率西征軍凱旋至京城,乾隆帝親自到良鄉,「於城南行郊勞禮」、大加撫慰,同年二月,兆惠以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入值軍機處,任御前大臣[4]。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授協辦大學士兼署刑部尚書。該年殿試,特命為讀卷大臣,以「隆其遇」。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兆惠卒,諡文襄。[5][6][7]
Remove ads
家庭
- 始祖巴拜。
- 世祖托和托齊。
- 世祖圖囊阿。胞兄巴圖蘭。
- 太高祖薩穆哈(此薩穆哈與族親工部尚書薩穆哈非同一人)。「薩穆哈,正黃旗人,額柏根之兄也。其子海色原任五品官,翁鄂春原任佐領。孫鐸啟、鐸博和俱原任郎中,鐸弼原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內務府總管兼佐領。……四世孫兆惠現任盛京刑部侍郎」(載《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29)。
- 高祖海色,原任五品官。胞兄翁鄂春,原任佐領。
- 曾祖多起(鐸啟),郎中。
- 祖父畢錫納。
- 父佛標,都統。
- 子扎拉芬。妻葉赫那拉氏(父鑲紅旗滿洲、甘肅與湖南巡撫常鈞,胞叔漕運總督、浙江巡撫納蘭常安;胞姊葉赫那拉氏系正黃旗滿洲、閩浙總督覺羅耆齡 (紅帶子)之祖母)。
- 子扎蘭泰(?-1788),乾隆三十年(1765)襲其父一等武毅謀勇公。妻和碩和恪公主愛新覺羅氏即乾隆帝第九女(母孝儀純皇后(令妃)魏佳氏)。
- 孫兒英俊,乾隆五十三年(1788)襲其父一等武毅謀勇公。
- 孫兒百善保。
- 女烏雅氏,嫁正黃旗滿洲、江西巡撫舒穆祿氏海成。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