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澤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泽县map
Remove ads

光澤縣閩北語Guáng-că̤-gṳ̄ing)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是南平市下轄的一個縣。武夷山西南麓,與閩贛兩省的武夷山市邵武建陽黎川資溪貴溪鉛山七縣市交界,縣政府駐杭川鎮二一七路122號。

快速預覽 光澤縣, 國家 ...
Thumb
Remove ads

歷史

漢末三國孫吳開發南方,於永安三年(260年)在今福建省設立建安郡,在閩江支流富屯溪的上游設置昭武縣。從此直到北宋,今光澤縣域一直是昭武縣(後改名邵武縣)的一部分。邵武縣西北(今光澤縣西部)的武夷山脈較為低矮,地勢從中低山向西迅速過渡為平原,與長江水系撫河流域的臨川南城溝通緊密。開皇十二年(592年),邵武劃歸撫州武德四年(621年),邵武劃歸建州[3]:36[4][5]

武德七年(624年),於邵武縣北設置洋寧鎮,是為光澤縣的前身。廣明元年(880年),在邵武與南城邊境設立杉關。此後南城-杉關-邵武的交通愈發重要,逐漸取代鉛山分水關崇安一線,成為江西往返福建的主道。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洋寧鎮改名財演鎮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邵武縣北部析置光澤縣,隸屬於邵武軍,縣治位於西溪、北溪交匯處的杭川。元、明、清,光澤縣的名稱、治所、轄境、隸屬均保持穩定。[3]:36-37,713[6]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江西省抗日戰爭期間,福州南昌等地大量難民逃至光澤,其中一些工商戶在此經商辦廠,使縣城有過短暫的繁榮,戰後即又衰落。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復歸福建省。1956年,隨建陽專區併入南平專區,此後隸屬不變。[3]:2-4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為四周高、中間低,近似由東北向西延伸的平行四邊形山間盆地。盆地四周群山連綿,有55座千米以上的高山,東北部地勢高。山嶺多作北東-南西,或北西-南東走向。從四周向中央逐漸降低,盆地底部較平緩,主要是丘陵、河谷、平原。山地占71.73%、丘陵占18.24%,平原占5.67%,山間盆谷占4.36%。

氣候

更多資訊 光澤-海拔268米(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81–2010), 月份 ...

行政區劃

光澤縣下轄3個、5個[9]

杭川鎮、​寨里鎮、​止馬鎮、​鸞鳳鄉、​崇仁鄉、​李坊鄉、​華橋鄉和​司前鄉

人口

2021年,光澤縣常住人口12.9萬人,比上年減少0.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54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70%,比上年提高0.34個百分點。出生人口1117人,出生率7.29‰;死亡人口765人,死亡率為7.30‰;自然增長率為-0.01‰。戶籍人口數16.04萬人,比上年減少0.12萬人。

交通

教育

  • 高中:光澤縣第一中學光澤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