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羅姆林隕擊坑

火星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罗姆林陨击坑
Remove ads

克羅姆林隕擊坑(Crommelin)是位於火星奧克夏沼區北緯5.1度、西經10.2度處的一座撞擊隕石坑,直徑113.9公里,其名稱取自英國天文學家安德魯·克羅姆林(1865年-1939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行星系命名工作組(WGPSN)正式批准接受[2][3]

快速預覽 行星, 坐標[錨點失效] ...

描述

該隕坑顯示出許多分層,火星上的許多地方都有分層排列的岩石,岩石可通過多種方式形成岩層,火山、風或水都能形成岩層[4],地下水也可能參與某些地方地層的形成[5][6]

克羅姆林隕石坑部分區域顯示的許多薄岩層,這些可能反映了過去不同的氣候,其中一些時期的氣候要濕潤得多。

火星上許多地方都有分層疊壓的岩石,岩石可通過火山、風或水等多種方式形成岩層[4]

許多隕石坑都曾擁有過湖泊[7][8][9],因為一些隕坑的底部顯示有三角洲,所以,水一定存在過一段時間,火星上已發現了數十處三角洲[10]。當沉積物從河流中沖入平靜水體時,就會形成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三角洲的存在令人關注,這意味著水在那裡存續了一段時間,也許很多年,原始生物可能在這些湖泊中得到演化發育。因此,一些隕石坑可能是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生命證據的主要目標地[11]

撞擊坑的密度用於測定火星和其他太陽系天體的表面年齡[12] ,表面越古老,出現的隕石坑就越多,而隕石坑的形狀則可以顯示地面冰的存在。

隕石坑周圍的區域可能富含礦物質。在火星上,撞擊產生的熱量融化了地表中的冰,冰融化的水又溶解礦物質,然後將它們沉積在撞擊產生的裂縫或斷層中。這一過程稱為熱液蝕變,是礦床形成的主要途徑。火星隕石坑周圍地區可能蘊藏著豐富的有用礦石,有助於未來的火星定居者[13]

Remove ads

圖集

Remove ads

另請查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