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國家重點學科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家重點學科(又稱全國重點學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等院校中,對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1]進行詳細考核後,擇優確定並計劃安排重點建設的學科;是評定一級、二級學科的最高等級。2014年,中國國務院取消了國家重點學科審批制度。[2]
歷史
- 1986年至1988年,當時的中國國家教委在中國大陸地區高等院校內開展了首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
- 2006年至2007年,中國教育部將開展第三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
- 2014年10月28日,中國教育部稱出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原因,廢止《教育部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學科建設的意見》(教研〔2006〕2號)、《教育部關於印發〈國家重點學科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教研〔2006〕3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民辦高校校長變更(連任)核准有關規定的通知》(教發廳〔2009〕3號)。上述廢止文件今後不得再作為教育行政管理的依據。[3]
方式
各高校根據自身科學研究實力,向中國教育部門申報若干個國家重點學科,由中國教育部門統一組織評選。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覆蓋了全部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1],所有該二級學科實力較強的高校都會參評。如果某校申報的某個二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即表示中國教育部門認定該校在該二級學科的科學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頂尖水平。由於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標準嚴格,寧缺勿濫,往往出現某個二級學科沒有國家重點學科的情況。另外,如果某所高校的某個二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後科學研究水平下滑,有可能在下一輪的評選中被撤銷。
影響
目前,中國教育部門明確表示不製作官方的大學排名。因此,作為中國教育部門唯一認定的代表該二級學科[1]國內頂尖水平的國家重點學科,被當作衡量高校科學研究實力的最關鍵參數之一。在中國民間製作的多個大學排行榜中,國家重點學科的多寡都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中國大陸地區各高等院校尤其是一些知名高校,為了獲得更多新的國家重點學科,並確保已有的國家重點學科不在下一輪評選中被撤銷,往往會在相關學科加大扶持力度,且與其他高校開展激烈競爭。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大陸地區高校科學研究水平的上升。
由於第二輪國家重點學科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極少數著名高校獲得了大量的國家重點學科,而絕大部分普通高校只獲得寥寥幾個甚至沒有)。一些學者認為,今後的國家重點學科將越來越向少數著名高校聚集。
另外,2000年前後中國大陸地區眾多高校進行了合併,其中一些單個實力較弱的高校在合併後,第二輪國家重點學科大量增加、名次大幅上升。這在某種程度上會促使一些對已有的國家重點學科數量不滿意的高校,試圖通過合併的方式,達到短期內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大量增加、名次大幅上升的效果。而那些位於高等教育不發達地區的高校,由於周邊沒有足夠實力的高校可以進行合併,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Remove ads
第一輪國家重點學科評估
國家教委於1986年在全國高等院校中開展首次重點學科評選。
第二輪國家重點學科評估
2001年,教育部進行了第二次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並在2002年公布的第二輪評選結果。
在國家重點學科總數的前十名中,只有兩所高校位於中國中、西部(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國大陸地區高校中,位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明顯強於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
說明:
- 本表按照二級學科[1]的數量進行統計。
-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 圓括號內的數字(如「(1)」)表示該校在該類別的數量在中國大陸地區高校中的名次,每項只列出前五位。
- 普通高校不參與軍事學門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故本條目中不列出。
Remove ads
說明:
- 本表按照二級學科[1]的數量進行統計。
-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說明:
- 本表按照中國大陸地區高校最常見的八種學科分布形式分類。
- 本表按照二級學科[1]的數量進行統計。
-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Remove ads
人文社會學科
理工農醫學科
說明:
- 本表按照二級學科[1]的數量進行統計。
-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Remove ads
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是知名高校最集中、競爭最激烈的地區,因此這兩地列出前十名。其餘地區只列出前五名。
說明:
- 本表按照二級學科[1]的數量進行統計。
-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第三輪國家重點學科評估
2006-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在定期考核的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由教育部按有關程序經過考核重新確定為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由教育部按照確定標準和程序,從符合條件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直接確定;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增補,將與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相結合,經選優推薦並通過專家評審後增補。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包括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參見中國教育部網站[1][永久失效連結]的網頁。
由於一小部分一級學科下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即此一級學科等同於二級學科),大部分一級學科下有若干個二級學科;考慮到可比性,下表列出第三次國家重點學科評比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
在國家重點學科總數的前十名中,和第二次評比,還是只有兩所高校位於中國中、西部(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但這次四川大學取代了西安交通大學,成為西部重點學科最多的高校,而上次評比中,四川大學僅僅位於第18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四川大學正在迅速崛起。此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國大陸地區高校中,位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明顯強於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
說明:
-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