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官方全稱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是一項中國全國性高中生數學競賽,始於1981年。[1]2021年,本競賽又名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初賽)[2],2022年起,本競賽改稱為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預賽)。[3]
歷史
1980年,在大連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數學普及工作會議上,舉辦數學競賽被確定為中國數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的一項主要工作,其原則為「民辦公助」、「精簡節約」、「自願參加」;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推動中學數學教學改革、發現和培養人材、為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準備。[1]1981年5月,北京召開的數學競賽經驗交流會決議舉辦第一屆「省、市、自治區聯合高中數學競賽」。[1]第一屆有25個省、市、自治區參加,[4]第二屆增至28個,第三屆起推展至中國大陸所有省、市、自治區。[1][5][6]
因為新冠疫情防控,2021年9月12日舉行的競賽,疫情嚴重的省份允許延至9月底前舉行[7];2022年9月11日舉行的競賽,分別在10月30日(北京、天津、甘肅、貴州、海南、黑龍江、吉林、江西、遼寧、四川)、11月27日(湖北、山東)、12月11日(內蒙古等)[a]進行不下三次補賽,其中第三次補賽不分一試和加試,設一份150分鐘的試卷在綫上平台作答[b][14][15][16]。
Remove ads
參賽情況
各省數學會或會自行舉辦非正式預賽,選拔各省參賽學生,不屬於聯賽的正式程序。[17][18][19][20]每年參加高中數學聯賽學生有5萬人,若算上各省預賽,則總共約一百萬人。[21]
競賽形式及獎項
競賽日期通常為每年9月中旬的星期日。競賽分為一試和二試(又稱加試),總分300分。一試試題通常包括8道填空題(每題8分)和3道解答題(分別為16分、20分、20分),總分120分;二試試題通常由2道40分,2道50分的解答題組成,總分180分。[22]一試時間80分鐘,為考試當天的8:00到9:20,二試時間為150分鐘,為當天的9:40到12:10。[22]2019年起,二試加長至170分鐘,從9:40到12:30,形式不變。[23]一試內容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所規定的知識範圍一致(不包括微積分初步,統計與概率部分),但方法上有所提高;二試試題與IMO要求接軌,在高中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包含平面幾何、代數、數論、組合四方面。 [24]
參加聯賽的學生,可以選擇是否參加二試。若要獲得一等獎或獲選進省隊參加數學冬令營,就必須參加一試和二試。為照顧地區差異,競賽設有A卷和B卷,B卷較易,小部分賽區考B卷。[25]
評獎時,依據考試結果評選出各省級賽區級一、二、三等獎,其中二三等獎可由各省市自行評出,一等獎需由各省市選出後將試卷送至主辦方複評。
名列省級一等獎前列的學生可以進入各省的省隊,全國每年共約300名學生。他們有資格參加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又稱數學冬令營。主辦單位決定每省名額。冬令營名額現已擴充,如2023年參賽名額約550人。[26]
註釋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