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館新興天后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公館新興天后宮,舊名新興社土地五穀公廨,位於屏東市公館里公興路上,為原漢供奉的一間廟宇[1]。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臺灣原住民族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
歷史
公館新興天后宮緣起於馬卡道族新興社土地五穀公廨,漢人移入墾荒時稱呼「地公」為土地公,土地五穀公廨改稱為「公館地公壇」。
乾隆末年,洪氏族人在土地公壇旁經營糖廍製糖,土地公隨業轉名,又被稱為「廍公爺」。某日村民發現廍公壇西南隅竹籬笆柱上有束天后宮天上聖母的香火,廍公壇管理人洪行賜將香火安置於廍公壇內供奉,進而雕刻神像膜拜,香火鼎盛[2]:1320。
1905年,日本人獨佔製糖工業,強制廢止私廍經營,重整戶籍、地籍,負責管理廍公壇的洪氏族親遂將土地登記為「廍公爺祭祀公業」[3]。
1928年(昭和三年),廍公壇慘遭祝融焚毀,村民募捐建新廟於廍公壇舊址,廟堂名為「天后宮」正殿安置天上聖母,偏殿安置廍公爺。天后宮雖為供奉天上聖母,但廟地仍歸廍公爺祭祀公業所有[4]。
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天后宮正名為「屏東市公館新興天后宮」,廍公爺祭祀公業名下之土地也變更登記為公館新興天后宮的宮產[5]。
Remove ads
參見
- 公廨 (原住民族)
- 廍公爺
- 馬卡道族
- 新興社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