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蘭亭集序

王羲之文章、書法作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蘭亭集序
Remove ads

蘭亭集序》,又稱作《蘭亭序》、《蘭亭敘》、《蘭亭帖》、《禊序》、《禊帖》、《臨河序》、《蘭亭宴集序》,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蘭亭集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0個「之」字,各具風韻,皆無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1]

Thumb
蘭亭集序(張金界奴本,局部)

歷史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兒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孫統李充孫綽謝安支遁、太原王蘊許詢、廣漢王彬之、高平郗曇、餘姚令謝勝等「少長群賢」共42人[2]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3],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為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王羲之以特選的鼠鬚筆蠶繭紙書寫,首先寫聚會盛況,描述環境——「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後筆鋒突變,格調轉為悲傷,寫歡樂時光不長久及人生短暫,然而他並不宣揚「及時行樂」,而是斥了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論調。通篇語言流暢,不勉強藻飾、通俗自然,結合駢句駢散,靈活自如,堪稱歷代名篇。

據傳唐太宗非常喜愛此作品,但王書真跡在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徒弟袁辨才手中,袁辨才不願意割愛,唐太宗便派御史蕭翼去騙取,後被唐太宗作為殉葬[4]宋朝陸游在古詩《跋馮氏蘭亭》中因此感慨道:「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此得其骨,殊勝蘭亭面。」[5]但唐太宗的昭陵疑似於五代十國時被溫韜所盜[6],而被盜物品的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a]因此一般相信《蘭亭集序》藏於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中。

唐太宗得到真跡時[7],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人臨摹翻刻,分賜皇子、近臣,世稱「唐人摹本」。今存的摹本以「神龍本」最為著名,該帖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頗得原本神韻,被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則首推「定武本」[b][9]。宋末元初趙孟頫也深受蘭亭集序影響。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清高宗乾隆集各家的蘭亭序摹本及蘭亭詩等作,摹刻為「蘭亭八柱」置於圓明園,大致上按照書者的時代排序,其中僅有其臣下于敏中因補柳公權闕筆擢升緊接在柳公權之後的第六柱[c]

1965年,中國大陸發生了一場關於《蘭亭序》是否王羲之所作的學術辯論,參看蘭亭論辯

2022年10月12日,義大利太空人薩曼塔·克里斯托福雷蒂國際太空站從距離地球420公里的高空,以每小時28000公里的速度飛越北京市上空時,在自己的Twitter帳號上引用了本文中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句來表達自己俯瞰寰宇時飛揚的心緒,瞬間在中國社交平台引發廣泛熱議。[10]

Remove ads

內容

Thumb
蘭亭集序(神龍本,普遍認為是最接近正本的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現代漢語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初,為了修禊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辦了聚會。許多有才能和德行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裡有高大的山峰和險峻的山嶺,有茂密的樹林和修長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裡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

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宇宙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在室內談論志趣抱負;有的人寄託情懷在愛好的事物,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儘管人們的志趣千差萬別,好靜,好動也不相同,只要當他們喜於所接觸的事物時,一時間自得其樂,快樂而滿足,渾然忘了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喜愛的事物厭倦,心情也隨著改變,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尚且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緣由,與我所感慨的如符契般吻合,未嘗不對著文章嗟嘆感傷,未嘗不能明白於胸中。雖然一直都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然而以後的人看待今天,不過也就像今天的人看待從前一樣罷了,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儘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也將對這些詩文有所感慨。

評價

作為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 《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在《春雨雜述》中稱蘭亭序:「右軍之敘蘭亭,字既盡美,尤善布置,所謂增一分太長,虧一分太短。」[11]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稱:「右軍《蘭亭敘》,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12]

五大摹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 蘭亭領字從山:黃絹本蘭亭(唐,褚遂良)[13]
  • 蘭亭石刻拓本:定武蘭亭拓本(唐,歐陽詢),館藏柯九思藏本(又稱定武蘭亭真本),屬於五字損本。[b]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 蘭亭石刻拓本:定武蘭亭拓本(唐,歐陽詢),館藏獨孤本殘片和吳炳藏本,分別為五字損本和五字不損本。[b]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閱讀原文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