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蘭徹斯特法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蘭徹斯特法則(Lanchester's laws),全稱為蘭徹斯特戰鬥動態方程式,也常稱為蘭徹斯特作戰模型。是二戰後形成的軍事運籌學數理戰術學的重要作戰模擬理論

簡介

該理論於一戰前期的1914年,由英國弗雷德里克·威廉·蘭徹斯特英語Frederick W. Lanchester首先創立。

它採用數學演繹戰術原則,將數學與軍事戰術學結合起來。蘭徹斯特最先提出了一個關於空戰戰術的嘗試性數學模型,描述作戰雙方兵力變化過程的數學微分方程式

這個理論屬於確定性數學模型,一般認為可宏觀地描述雙方戰鬥的毀傷過程。常用於優選步兵作戰兵力的投放、西方研究戰爭定量、科學的常用方法。

主要理論

  • 蘭徹斯特線性率。(主要為模擬古代作戰)
  • 蘭徹斯特平方率。(主要用於模擬近代作戰,尤其以遠程武器較為準確)

應用

  • 1914年問世初並無實際運用在大戰軍事計算,僅作為歷史戰例檢驗運用;但俄羅斯學者運用其構想,在1915年轉化成檢驗傷亡的奧西波夫方程式日語オシポフ方程式
  • 到二戰之前,英國國防部成立以生理學教授希爾為首的研究雷達配置和高炮效率防空試驗小組(後改名為作戰研究部),該理論得以應用,後成為軍事運籌學的根本理論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集中了許多數學家改進軍事運籌學的運算,並增加其運用領域;著名成果為大西洋反潛任務中改變深水炸彈因而改善U艇獵殺概率。
  • 二戰以後,通過對蘭徹斯特法則的研究,產生出了一批新的數學模型。如威斯和彼得森的對數定律
  • 當今美國陸軍使用的數位化模擬系統,仍以蘭徹斯特法則為主要理論對戰鬥力進行量化和計算。
  • 1962年,日本學者田岡信夫將蘭徹斯特法則發展為商業行銷策略。

最近研究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