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京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京第(?—1654年),躋仲簟谿浙江寧波慈谿縣(今慈谿市)人。明末清初學者、抗清志士。學者稱「簟溪先生」。

生平

復社名士,早年為諸生,崇禎十一年列名《留都防亂公揭》一百四十位士子之一。明末清軍南下,南京杭州等地失陷,參加浙東抗清義軍,魯王時任監軍御史

魯監國二年(永曆二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馮京第前往日本長崎出島求援,日方因鎖國令不許他上岸,京第每天身著朝服,跪在船頭哭拜,日方終於接收馮京第的血書呈送江戶幕府。但日人始終未發一卒。[1]後與王翊結寨於四明山,任兵部侍郎順治十一年(1654年)9月,清軍襲擊舟山,馮正患重病,匿居於大嵐的顴頂山,為部將出賣被俘,慷慨就義。[2]

有部下為他保留一隻手臂,後人將王翊之首與董志寧之屍和馮京第之臂,合葬於寧波江北北郊鄉馬公橋邊,稱「三忠墓」。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