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凌橋水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1°22′6″N 121°31′43″E 凌橋水廠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北部的一座自來水廠,目前採用青草沙水庫原水,主要保障浦東北部和外高橋保稅區的自來水供應。在水廠建設初期,為募集資金,曾成立股份制公司上海凌橋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代碼600834,簡稱凌橋股份。2000年至2001年間,經過一系列運作,凌橋股份將水廠售出,購入地鐵公司相關資產,更名為申通地鐵股份公司,申通地鐵由此實現「借殼上市」。凌橋水廠則成為上海市自來水浦東有限公司(今名上海浦東威立雅自來水有限公司)的資產。
初建
凌橋水廠是為外高橋保稅區供應自來水的主要水廠,項目1991年8月由上海市自來水公司上報項目建議書,1992年1月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完成可行性報告[1]:凌橋水廠。然而此時自來水公司除了凌橋水廠任務之外,還同時急需建設黃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和長江水源工程兩個項目,建設資金存在大量缺口。恰逢同年5月15日,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等多部門印發《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18日上海市政府跟進頒布《上海市股份有限公司暫行規定》。市建委和市公用局遂決定將上述三個工程從自來水公司中切分,兩個水源項目成立股份制公司「原水供應股份有限公司」(600649,今城投控股),凌橋水廠項目成立「凌橋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募集建設資金。6月,凌橋股份獲得全部所需批覆,成功進入股票一級市場公開募股集資[2]。凌橋水廠項目同時也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西班牙政府貸款[3]。
1993年初,凌橋水廠一期工程開工,投資2.2億元人民幣,設計供水規模每日20萬立方米,同年12月半數投產,1994年6月一期完工。1995年8月,二期工程動工,投資1.4億元人民幣,形成與一期工程平行的第二條處理線,至1996年6月17日整座水廠全部完工投產,占地面積46434平方米,建築面積45680平方米,綠化面積7870平方米,沉澱池面積10560平方米。[4]水廠主要設備均從國外進口,採用「V」型濾池,氣水反衝工藝,總共可達到每日40萬立方米規模,不僅滿足浦東用水需求,還可向浦西提供部分自來水。當時凌橋水廠使用陳行水庫水源[1]:凌橋水廠[5]。
Remove ads
資產變動
1999年12月15日,原水股份與凌橋股份發布聯合公告,宣布雙方已經開啟合併磋商。此事若最終成功,將成為中國內地自建立股票市場以來,第一起上市公司之間的合併案,因而受到整個證券市場極大關注。由於兩家公司均為上海自來水公司控股,合併案成為關聯交易,大股東作為關聯方必須迴避,流通股雖然持股比例不大,在此案表決反而成為關鍵因素。然而兩司的股價與淨資產比例存在較大差異(1999年凌橋公司每股淨資產1.84元,原水公司每股淨資產2.57元[1]:股份制公司),經過多次磋商均無法達成合理的換股方案,此案最終未能成功,2000年上半年宣布取消[6]。雖然合併取消,城投總公司仍然將部分國有股劃轉至原水股份,使之成為凌橋股份第二大股東[7]。
原、凌合併取消後,凌橋股份先後購入多家自來水以外企業的股權,當年9月又購入上海東方交通卡公司(上海公共運輸卡的運營公司)兩千餘萬元股權,外界預測凌橋股份可能將調整其產業結構[8]。至當年年底,正式明確申通地鐵入主凌橋股份、凌橋股份收購地鐵資產,為申通地鐵「借殼上市」。2001年1月10日、11日,凌橋股份捲入億安事件,股價暴跌[9]。6月29日,凌橋股份正式更名為上海申通地鐵股份有限公司,原城投持有的國有股劃轉至申通集團,購入地鐵公司相關資產,將水廠出售予上海市自來水浦東有限公司[10]。
水廠更新
2010年,凌橋水廠的消毒工藝升級換代,廢除原有的氯氣、氨氣消毒劑並拆除對應設備,以計量泵投放次氯酸鈉、硫酸銨代替,改造後消毒劑劑量可根據原水水質精確調節[11]。2011年,隨著青草沙水庫建成,上海多座水廠均開始切換至青草沙水庫原水,經過進水管道改造後,凌橋水廠於4月25日中午正式將主要水源切換至青草沙水庫[12][13]。此次改造中,原進水管道由一路增加至兩路,並將原有德國進口VAG閥更換為調流閥,陳行水庫一路作為備用[14]。2020年12月起,凌橋水廠啟動深度處理改造,通過臭氧-生物活性碳吸附工藝進一步提高出水的水質,改善出水氣味[15],2023年4月完工併網[註 1]。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