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分布式塊存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分布式塊存儲是一種電腦數據存貯器體系結構,其數據跨多個物理伺服器存儲在卷(稱為塊[1])中,這與其他存儲體系結構(如將數據作為文件層次結構管理數據的文件系統和將數據作為文件結構進行管理的對象存儲)相反對象。常見的分布式塊存儲系統是存儲區域網絡(SAN)。
分布式存儲
與集中式存儲相反,分布式存儲通常採用存儲單元集群的形式,並具有在集群節點之間進行數據同步和協調的機制。分布式存儲最初是由Google提出的,其目的是通過廉價伺服器解決大規模,高並發情況下的Web訪問問題。
分布式存儲具有幾個優點[2]:
- 可擴展性-支持通過在系統中添加或刪除存儲單元來水平擴展存儲系統。
- 冗餘-在多台伺服器之間存儲相同數據的複製,以實現高可用性, 備份和災難恢復目的。
- 節省成本 -可以使用更便宜的商品伺服器以低成本存儲大量 數據。
- 性能-在某些情況下,性能比單個伺服器更好,例如,它可以將數據存儲在離其使用者更近的位置,或者允許大規模並行訪問大文件。
塊存儲
塊存儲可將數據與用戶環境分離,並允許將數據分布在多個環境[3] 中。存儲被組織為具有唯一標識符的塊,通過它們可以將其存儲和檢索為單獨的硬碟驅動器,並且作業系統可以連接到它們。這是存儲,使用和管理數據的有效且可靠的方式。塊存儲幾乎可以用於任何類型的應用程式,包括但不限於資料庫存儲和虛擬化平台存儲。
通常通過ISCSI, 光纖通道 或以太網光纖通道(FCoE)協議訪問存儲塊 。塊存儲為任務關鍵型應用的高性能 和可提供高I/O性能和低延遲。它通常在 存儲區域網絡環境中代替文件存儲。 典型的分布式塊存儲是存儲資源盤活系統HBlock,能夠充分整合不同架構(如x86、ARM、LoongArch等)、不同配置的伺服器資源,高效搭建分布式存儲集群,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塊存儲服務。[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