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志 (北朝)

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志(?—570年),本名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劉思是東漢太尉劉寬的十世孫,劉思的高祖劉隆在劉裕平定後秦姚泓時,因為是劉隆是宗室頭等望族,劉裕就徵召劉隆出任馮翊郡太守。劉隆後來遭受赫連氏的入侵,就到黃河洛水一帶避難,所以定居在汝水潁水地區。劉思的祖父劉善在北魏天安年間被舉薦為秀才,出任中書博士,後官至弘農郡太守、北雍州刺史。劉思的父親劉瑰是汝南郡太守,後來獲贈予徐州刺史[1]

劉志年少時喜好學習,博覽群書,性格端方持重,又有軍事謀略。北魏正光年間,劉志以明經被徵召出任國子助教,出任行台郎中。永安初年(528年),劉志加宣威將軍給事中。永安二年(529年),劉志轉任東中郎府司馬、征虜將軍永熙二年(533年),劉志出任安北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廣州別駕。永熙三年(534年),高歡起兵進入洛陽,魏孝武帝西遷關中。劉志占據州城不歸附東魏,秘密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表示歸附。魏孝武帝很讚賞劉志,任命他擔任廣州長史、襄城郡太守。後來高歡派遣軍隊圍攻,劉志力竭城池陷落,他秘密逃脫得免於難[2]

大統三年(537年),宇文泰派遣領軍將軍獨孤信收復洛陽。劉志集合義徒,與鄭偉崔彥穆等人以廣州歸附西魏[3]。宇文泰任命劉志出任大丞相府墨曹參軍,封華陰縣男,食邑二百戶。劉志加大都督撫軍將軍,轉任中外府屬,升任國子祭酒。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出任宜州刺史時,宇文泰以劉志擔任宇文毓的幕府司錄。宇文毓喜好儒學,對劉志十分欽佩敬重,大小事情都委任劉志處理。劉志也忠恕謹慎,匡正輔助宇文毓很得體。宇文泰對劉志加以嘉獎,曾經對他說:「卿所做的事,都很合我的心意。」於是賜名為志,並在宜州賜給劉志田宅,命令他遷居於此。宇文毓調任岐州刺史時,又命令劉志以本官身份護衛隨從到任。宇文毓即位為周明帝後,劉志加右金紫光祿大夫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武鄉縣公,增加食邑總計一千戶,並賜姓宇文氏宇文邕當時為魯公,周明帝詔令劉志擔任魯公府司馬[4]

周武帝即位後,劉志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刑部中大夫。劉志執法公正平允,很得當時人的讚譽。蓮勺縣境內經常有強盜打劫來往行人,郡縣無力阻止。朝廷於是任命劉志為延壽郡太守以督察。劉志示以恩信,群盜相繼前來請罪。劉志上表說明情狀,周武帝下詔全部免罪。從此郡界安寧,不再出現盜賊。劉志升任使持節、成州諸軍事、成州刺史。劉志行政寬恕,百姓官吏敬愛他。天和五年(570年),劉志去世,朝廷贈予大將軍、揚州刺史,諡號,兒子劉子明繼承爵位[5]

Remove ads

家庭

子女

  • 劉子明,襲爵。弘雅有父風。歷任右侍上士、大都督、絳州別駕。隋朝建立後任行台郎中、順陽郡守。
  • 劉子陵,司右中士、帥都督、涼州別駕。隋朝開皇初年,官拜姑臧郡守,不久加儀同三司,歷任衛州蔚州長史、幽州總管府司馬、朔州總管府長史。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