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文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文徵(1555年—1626年),字懋學,號右吾,雲南雲南右衛軍籍,山西大同府大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劉文徵, 籍貫 ...

生平

萬曆四年(1576年)丙子科雲南鄉試第四名舉人,萬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1][2]。知四川新都縣,擢刑部主事,歷升郎中,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升廣西梧州府知府[3]。丁母憂歸,服闋,改任紹興府知府,三十年九月升任浙江副使兼右參議[4],分守湖州,兼攝嘉興兵備,乞休歸。居六年,復除貴州副使、威清兵備,四十年五月升四川右參政,松潘兵備。四十四年二月升四川按察使,四十五年九月升陝西右布政使,不久致仕。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起南京鴻臚寺卿,加太僕寺卿致仕。天啓六年卒,享年七十二。

著作

著有《茶花館集》、《思毋編》、《松注》,又纂修有《滇志》三十三卷。

家族

曾祖劉桂;祖父劉昆,號南湖,壽官;父劉體仁,號一山,曾任保寧府通判。母孟氏。慈侍下。兄德徵(監生)、休徵、祥徵、信徵(貢士)、順徵(知縣)。弟寧徵[5]。娶張氏(1562年-1635年),陝西按察司僉事張橋季女。子張揆、張㩠(舉人)。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