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滇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滇志》,世稱「天啟《滇志》」[1]:287,是明朝官員劉文徵私人修著的一部雲南地方志,也是明朝時期雲南最後一部省志,全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存目[2]:300。《滇志》無序、跋,編撰經過不詳[3]:433。劉文徵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辭官,《滇志》可能是其辭官後編撰[4],一般認為成書於天啟五年(1625年),第二年劉文徵本人或旁人又增補了少量大事[5]:7。
因明代前期雲南省志流傳漸稀,明末清初學者研究雲南史事多以《滇志》為參考,如《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讀史方輿紀要》、康熙《雲南通志》等[6]:31,《明史·雲南土司傳》晚明事跡也出自該書[7]。《滇志》對後世影響甚大[8]:96,方國瑜評價其是雲南「明代志書最善之本也」[7]。
內容
《滇志》體例沿襲萬曆《雲南通志》,內容十之七八取自包見捷《滇志草》(今佚)[9]:183,並補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後紀事[10]:5,止於天啟五年(1625年)[11]:255,記述明代之事占三分之二以上篇幅[12]。《滇志》注重山川、旅途、少數民族歷史和政策的記載,對各地土司的世系沿革有詳盡記述,是明修雲南省志最完備者,學術價值受到歷代學者推崇[10]:5。
全志共110萬字,分為33卷、14類、104目:[4][13]
- 《地理志》:卷1至3,包括地圖、星野圖、沿革大事考、沿革郡縣名、疆域、形勢、山川、風俗、物產、提閘、橋梁、宮室、古蹟、冢墓等目;
- 《旅途志》:卷4,包括陸路、水路等目;
- 《建設志》:卷5,包括秩官(附公署)、城池(附倉堡關哨亭鋪養濟)等目;
- 《賦役志》:卷6,包括戶口、田賦、課程、站役等目;
- 《兵食志》:卷7,包括官數、軍實、屯征等目,記載雲南都指揮使司及衛所情況;
- 《學教志》:卷8至9,包括廟學、科目等目;
- 《官師志》:卷10至13,包括總部宦賢、郡縣宦賢、總部題名、流寓等目;
- 《人物誌》:卷14至15,包括人物、鄉賢、孝義、列女等目;
- 《祠祀志》:卷16,包括祀典、群祀等目;
- 《方外志》:卷17,包括寺觀、仙釋等目;
- 《藝文志》:卷18至29,包括遺文、御製、賦、頌、贊、記、疏、序、碑、表、牒、檄、書、露布、銘、文、論、說、議、辨、對、考、跋、古體詩、歌行、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排律、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六言詩、七言絕句等目;
- 《羈縻志》:卷30,包括土司官氏、屬夷(附貢道)、種人、外傳等目;
- 《雜誌》:卷31,包括災祥、靈異等目;
- 《搜遺志》:卷32至33,補前13志未載的相關散失資料。
Remove ads
版本
《滇志》最末有題字「雲南布政司濟用庫副使李春榮督梓……刊志匠頭陳信、王家相」,則其在明末已鋟板,但不見藏書家著錄,康熙《新興州志》(1715年刊刻)為最後引用《滇志》者,此後《滇志》原刊本失傳[3]:434。也有觀點認為,《滇志》已做好刊刻準備,1625年烏撒府土司安效良叛亂、昆明水災、劉文徵1626年去世都影響了《滇志》刊刻,《滇志》並未實際刊行[14]。
《滇志》現存版本有:
此外,北平圖書館袁同禮曾贈予李根源一本《滇志》手抄本,李根源在《永昌府文徵》中摘錄部分內容,抄本現已下落不明[5]:17。據朱士嘉稱,台灣也藏有一本《滇志》抄本,但至今仍未能找到[5]:19。
古永繼《滇志》點校本為當今通行本,該本也有較多遺漏未校之處[20]。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