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繼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繼曾(1896年—1975年12月22日),原名曾貫之,曾用名曾通儒。四川金堂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
生平
劉繼曾早年幼讀私塾,後入金堂高等小學堂、成都聯合縣立中學堂學習。1920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學。1924年春,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組織了交通大學學生聲援開灤煤礦大罷工,遭當局通緝。9月,經中共地下黨安排,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9月,經劉伯堅介紹在蘇聯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被共產國際委派為翻譯隨蘇聯軍事顧問團回國,到河南、張家口等地協助從事兵運[2]。1926年9月17日,參加馮玉祥五原誓師,應于右任邀請,經寧夏隨國民軍聯軍入陝作戰,劉等隨吉鴻昌旅參加解西安城圍的戰鬥。西安城解圍後,劉除做翻譯工作外,還負責顧問團與中共地方組織的聯繫。其間,參加中共陝西省委的籌建工作,並在西安中山軍事學校和中山學院講授政治理論課和軍事知識課,在中共陝甘區委黨校兼教政治經濟學課程[3]。
1927年7月,蘇聯軍事顧問團回國,劉繼曾留陝西省委工作。在9月26日召開的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次擴大會議上被選為省委常委,任秘書處主任。1928年3月22日,省委決定舉行渭華起義,成立中共陝東特派委員會,劉繼曾擔任書記[4]。4月1日,劉繼曾在華縣高塘鎮藥王洞主持召開陝東特委成立大會,會後到洛南三要鎮許權中旅貫徹省委和特委指示,準備武裝起義。4月下旬,特委組織陝東赤衛隊。5月16日清晨,許旅在劉志丹和唐澍的率領下在華縣瓜坡鎮宣布起義。5月18日,根據省委決定,成立以許旅為基幹的西北工農革命軍,劉志丹任軍委主席,唐澍任總司令,劉繼曾任政委。此後,各區鄉蘇維埃政權紛紛建立,形成了以塔山、高塘為中心的區域[5]。7月上旬,劉繼曾從西安往洛南西北工農革命軍駐地,將部隊集中於藍田縣張家坪休整,與劉志丹等總結失敗教訓,決定保存革命武裝[6]。之後劉志丹、謝子長去陝北開展鬥爭,劉兼任軍委主席同許權中一起隨部隊行動。1928年8月,部隊經商洛進入河南[7]。8月下旬在河南鄧縣遭紅槍會包圍,隊伍被打散,劉回西安任中共陝西省委委員[8][9]。
1929年2月初,劉繼曾被出賣、遭到軍警逮捕。在獄中,劉繼曾與李子洲等組織了中共支部進行鬥爭。1930年11月,他乘楊虎城部入陝、馮玉祥部敗退監獄無人看管之際,逃出監獄。出獄後,劉繼曾到中共河北省委工作,1931年3月在天津法租界再次被捕,經中共河北省委營救於當年8月獲釋。出獄後,任中共河北省委北平特科秘書。1932年3月起,劉先後在鳳翔省立二中、西安師範學校任教。1933年4月,他到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做秘書工作,10月同盟軍失敗後劉繼曾奉命到上海從事秘密工作,不久與中共地下黨失去聯繫[10]。
西安事變爆發後,劉繼曾從上海回到陝西,到三原中學以教師職業為掩護開展工作。1940年,劉繼曾到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辦事處工作,1942年辦事處裁撤後,先後在菊林中學、三原縣中、三原中學、耀縣中山中學、臨潼省立涇惠農職學校以教師職業為掩護,從事地下工作。其間又與中共組織失去聯繫,至1945年冬才與中共關中地委取得聯繫。1949年春,劉繼曾奉派到中共臨潼縣委工作,任干訓主任。5月,解放軍攻占臨潼後,被任命為華清中學副校長。11月,調回西安,籌備成立中蘇友好協會西安分會,任副秘書長[11]。
Remove ads
1952年,劉繼曾調蘭州西北民族學院工作。1958年,調任寧夏師範學院副院長,負責建立寧夏師範學院[12],1962年任中共寧夏大學委員會副書記、副校長[13]。1964年9月,當選為第二屆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14]。文化大革命期間,劉繼曾受到迫害,1975年12月22日病逝[15]。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