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賜 (衡山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賜(?—前122年),西漢時期諸侯王,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第三子。漢文帝時先被封為陽周侯,後來被封為廬江王漢景帝時改封為衡山王漢武帝時,劉賜與其兄淮南王劉安約定謀反,因為家族內部不和事發後自殺。[1]

快速預覽 劉賜, 時代 ...

生平

早年

劉賜是淮南厲王劉長第三子,前174年,劉長因為謀反失敗在流放途中絕食而死。漢文帝憐惜弟弟之死,於是在前172年分封劉長的四個兒子為侯爵:長子劉安被封為阜陵侯;次子劉勃被封為安陽侯;三子劉賜被封為陽周侯;四子劉良被封為東成侯。[2]前165年,漢文帝將劉長的封地一分為三,分封給他的三個兒子:長子劉安繼承劉長的爵位,為淮南王;次子劉勃被封為衡山王;三子劉賜被封為廬江王;四子劉良因為早去世而且沒有男嗣,沒有受封。[3]

改封

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吳王劉濞派使者到廬江國邀請劉賜一同參與,劉賜沒有響應,但是卻派遣使者與閩越國加強聯絡。七國之亂被平定後,漢景帝因為廬江國與閩越國交界,兩者有使者往來為由,撤銷廬江國改為廬江郡,改封劉賜為衡山王,原衡山王劉勃被改封為濟北王[4][5]前147年,劉賜前往朝見漢景帝。[6]

結怨

前129年,劉賜入京朝見漢武帝,他的謁者衛慶懂得方術,想要上書直接侍奉天子。劉賜十分惱怒,告發衛慶犯下死罪,然後嚴刑拷打逼他認罪。衡山國的內史認為這是冤案,將案宗退回,不肯審理。劉賜派人上書控告內史,內史受到調查時舉報劉賜所言不實。劉賜又多次侵奪他人田產,毀壞他人墳墓闢為自己的田地。有司請求逮捕劉賜懲治,但漢武帝不允許,只是將衡山國國內俸祿二百石以上的官員的任免權收回中央。劉賜因此懷恨在心,和奚慈張廣昌謀劃,尋找會行兵布陣、懂得占星望氣之術的人,這些人日夜慫恿劉賜行密謀反叛之事。[7]

淮南王劉安是劉賜的兄長,但是兩兄弟在禮節問題上產生摩擦,相互責怪埋怨,導致關係疏遠、不相和睦。劉賜得知劉安準備謀反,於是結交賓客防範劉安,擔心被他吞併。[8]

家庭不和

劉賜的王后名乘舒,育有二子一女,長子劉爽被立為太子,次子名劉孝,女兒名劉無采姬妾徐來育有子女四人,另外美人厥姬生子二人。[9]乘舒早死後,徐來被立為王后,厥姬嫉妒徐來得寵,於是向劉爽進言說是徐來派婢女用巫蠱之術咒死了劉爽的母親,劉爽因此事怨恨徐來。作為報復,劉爽在與徐來兄長的宴會中用利刃刺傷了他,二人於是結怨。劉爽的妹妹劉無采出嫁之後被遺棄回衡山國,行為放蕩,與奴僕和賓客私通,劉爽屢次責備劉無采,劉無采因此怨恨兄長。劉無采和二哥劉孝因年少時母親亡故,依附於徐來。徐來用計對二人加以撫慰,一同在劉賜面前誹謗太子,劉賜因此屢次痛打劉爽。[10]

前125年,有刺客行刺了徐來的繼母,劉賜懷疑是太子所為,於是又責打劉爽。後來劉賜患病,劉爽怨恨父親,假稱自己生病不去侍候。徐來便聯合劉孝、劉無採在劉賜面前進讒言說劉爽並沒有生病,而是見劉賜生病後面有喜色。劉賜大怒,決定廢掉太子,另立劉孝為太子。徐來得知劉賜決意廢掉劉爽,就想連同劉孝一起廢掉,另立自己的兒子劉廣為太子。於是她設計讓自己已受到劉賜寵幸的貼身侍女勾引劉孝,使其發生亂倫關係。劉爽得知後,更加怨恨徐來,就想與她發生姦情來封住她的口。一次徐來飲酒,劉爽以上前敬酒祝壽為名,趁勢坐在了徐來的大腿上,要求與她同宿。徐來很生氣,把此事告訴了劉賜。於是劉賜召劉爽前來,打算把他捆起來毒打。劉爽得知劉賜想要廢掉自己而立弟弟劉孝後,準備進京告發劉孝亂倫、劉無采淫亂的罪行。劉賜派人阻止,但沒有成功,便親自駕車追捕太子。他害怕劉爽胡言亂語禍及自身,就用鐐銬把他囚禁在宮中。劉爽被囚禁後,劉孝得到了劉賜的賞識,他受封終弋侯並且佩戴王印,號稱將軍,居住在宮外的府第中,劉賜賞賜給他很多錢財,用來招攬賓客。[11][12]

Remove ads

策劃謀反

在賓客的攛掇慫恿下,劉賜指派劉孝的賓客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西南)人枚赫陳喜秘密製造戰車和箭支,私刻天子印璽和將相軍吏的官印。他還日夜訪求像周丘一樣的壯士,多次參考七國之亂時的戰略戰術部署謀反。劉賜不敢奢望像劉安那樣奪取天子之位,他只是擔心劉安起兵後自己的封國被奪取。他希望趁劉安起兵西進之時,趁機吞併江淮一帶作為自己的領地。[13]

前124年秋,劉賜入朝覲見漢武帝。路經淮南國時,劉安和他親密交談,二人除卻前嫌,約定一同謀反。劉賜於是向漢武帝上書稱病不能覲見,漢武帝賜書讓他不必入朝。[14]

鬧劇收場

劉賜於前123年年中派人上書請求漢武帝廢去太子劉爽,另立劉孝為太子。劉爽聽說後就派親信白嬴入京上書,告發弟弟劉孝亂倫和謀反的罪證。白嬴來到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還沒來得及上書,官吏就逮捕了他,因為他與淮南王謀反一事有牽連。劉賜聽說劉爽派白嬴去上書,害怕他揭發自己,於是上書反告劉爽不孝,罪當棄市。漢武帝將此事交予沛郡府審理。

前122年,淮南王劉安謀反未遂後自殺。同年冬,有司公卿命沛郡府搜捕與劉安謀反有關聯之人,沒有捕到,卻在劉孝家抓獲了陳喜,法吏控告劉孝窩藏陳喜。劉孝認為陳喜平素多次與父親策劃反叛,怕他暴露此事,又聽聞西漢律令規定先行自首者可免罪,他還懷疑劉爽派白嬴上書告發了謀反之事,於是先行自首,告發了參與謀反的枚赫、陳喜等人。廷尉審訊驗證後證據屬實,公卿請求逮捕劉賜懲處,漢武帝沒有答應,而是派中尉司馬安大行令李息赴衡山國就地查問劉賜,劉賜對此供認不諱。官吏於是派兵將王宮都包圍起來嚴加看守,由司馬安和李息回朝上奏。公卿大臣請求派宗正、大行令和沛郡府共同懲治劉賜,劉賜聞訊後刎頸自殺。劉孝因主動自首謀反之事,免罪,但他與劉賜所寵幸的婢女亂倫,被處死後棄市。王后徐來用巫蠱之術詛咒前王后乘舒,太子劉爽因不孝,都被處死後棄市。所有參與衡山王劉賜謀反的人都遭滅族,衡山國也被廢除,改為衡山郡[15]

Remove ads

評價

司馬遷在《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中評價劉賜:淮南、衡山親為骨肉,疆土千里,列為諸侯,不務遵蕃臣職以承輔天子,而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為天下笑。[16]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漢書·卷044》,出自班固漢書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