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
2020年美国纪录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英語:High Score,中國大陸、新加坡譯《劍指高分》,香港譯《爆機年代》)是一部由Great Big Story製作並由網飛出品的紀錄劇集。該劇集以採訪電子遊戲開發者和他們的故事來展現電子遊戲產業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產業拓荒歷程。劇集旁白由為瑪利歐配音的查爾斯·馬爾蒂內擔任。[1]劇集在2020年8月19日首播。
Remove ads
劇集
Remove ads
製作
創劇人法蘭西·科斯特爾說她做這部紀錄片的靈感源於在法國長大時有很多美國朋友的經歷:「(電子遊戲)是一門普世語言」[2]。她此前曾為Great Big Story拍過遊戲紀錄片《8位元傳奇》("8-Bit Legacy"),但認為這部片子只涉及遊戲產業的一部分歷史。她向Netflix提出了一份草案,得到了《暗網》和梅麗莎·伍德的支援[3]。科斯特爾不希望作品的重心和大多數遊戲紀錄片一樣,放在遊戲本身,而是著重介紹遊戲背後的開發者和玩家,讓他們去洞察遊戲開發的創意點子[3]。她決定不講遊戲的全部歷史,僅探討遊戲產業特定時期的一些有整體性和凝聚力的故事[3]。科斯特爾和伍茲認為,最合理的辦法是從大型電玩及家用機遊戲的誕生開始講起,將故事側重於一方,而將向三維圖像的過渡定為終點,她們認為這「產生了一個自然的結局,即遊戲史上的新墊腳石」[4]。
科斯特爾表示,她研究時發現大多數遊戲公司很樂意跟他們合作展示案例,也有一些主創離開了遊戲產業,但也願意分享他們的經歷[4]。科斯特爾估計他們擁有的材料時長約20個小時,但他們必須將內容精簡為6集,將重點更多地放在所有類型的遊戲玩家都感興趣的故事上,而不僅僅面向鐵桿玩家[4]。
片中提到了萊恩·貝斯特於1990年代創作的遊戲《GayBlade》。但如節目所指,貝斯特在製作過程中向製片人表示,他從夏威夷搬到加利福尼亞時,小心丟了自己還存有的遊戲副本,而這些副本已經無法在別的地方找到。製片人最終在網上尋找能在節目中用上的副本,最終在後期製作臨近結束時,聯絡了柏林的同性戀博物館,對方願意提供遊戲的副本,並將副本歸還貝斯特[5]。該遊戲經過修復後存入網際網路檔案館,可通過模擬器遊玩[6]。
科斯特爾與威廉·阿克斯、山姆·拉克魯瓦、梅麗莎·伍德共同擔任導演,四人和考特尼·庫普也是影片的執行製片人[7]。
Remove ads
發行
紀錄片獲得記者的好評,被認為是遊戲產業早期歷史的總結。《GameSpot》認為該系列是「一堂遊戲黃金年代歷史的速成課,充滿了有見地的採訪、睿智的文案及最重要的,啟發人心及海量的資訊[1]。」《Slash Film》指影片是「最圓滑、最令人滿意的電子遊戲早期歷史紀錄,雖然不是對整個行業起伏的終極、全面紀/錄[7]。」《好萊塢報道者》表示,影片是「Netflix迄今為止最實在的紀錄片——它的影片通常很膚淺、漏洞百出——但《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沒有一集的時長超過47分鐘,資訊量巨大,輕巧、生動,充斥著具有娛樂性的軼事,願意踏足前人未至的地方,其中一些還重新整理了紀錄片的主旨[8]。」
《Ars Technica》將紀錄片與他們的《War Stories》紀錄片系列進行比較,任何本紀錄片略勝一籌,穩健地看待了電子遊戲年代,但也認為《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漏掉了一些內容,例如《俄羅斯方塊》[9] 。
《影音俱樂部》批評影片的敘事不連貫,但讚賞採訪遊戲業歷史中的小人物,認為「這些很個人、常常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很容易成為《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的亮點,它們很意外地讓這部紀錄片不至於淪為公立學校遊戲歷史課」[10]。《Slate》批評紀錄片冷落了一些同樣重要的作品,例如《巫術》系列,沒有提到現代的一些平行內容,例如遊戲行業的緊縮期[11]。《The Verge》讚揚紀錄片展示了海涅曼、勞森和貝斯特不常在鏡頭前出現的人物,但也認為影片讓人們覺得他們做了「打下手的工作」,沒有提到遊戲產業更為真實地狀況,而這如今依然是業界的問題[1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