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開 (漢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開(80年代?—131年4月2日),東漢宗室漢章帝的第六子,其母申貴人

生平

生年沒有記載,從兄長漢和帝出生年份和父親漢章帝逝世年份推測,當在79年至88年間。永元二年(90年)五月,兄長漢和帝封他為河間王,分樂成勃海涿郡三郡為國[1]延平元年(106年)三月就國[2]。劉開奉遵法度,官民敬服。永寧元年(120年),鄧太後封劉開子劉翼為平原王,奉漢和帝長子懷王劉勝祀;劉開子劉得為安平王,奉漢明帝子樂成王劉黨祀。

劉開為河間王四十二年,於永建六年二月庚午薨[3]謚號孝王,子劉政嗣位。陽嘉元年,劉開其餘十三子皆封亭侯。

蠡吾侯劉翼即是漢桓帝的父親;劉開另一子解瀆亭侯劉淑即是漢靈帝的祖父,因此劉開被追尊為孝穆皇,劉開夫人趙氏為孝穆皇後,廟曰清廟,陵曰樂成陵。

家庭

世系圖

更多資訊 劉開 (漢朝)家族 ...
更多資訊 東漢河間王劉開家族世系 ...
Remove ads

子嗣

河間王系

劉政
河間惠王劉政(?-141年)為河間孝王劉開的長子,東漢第2任河間王。永建六年(131年)劉開薨,子劉政嗣位。
劉政傲慢暴戾,不奉法度。漢順帝侍御史吳郡沈景能力強,擢升他為河間相。沈景到河間國拜見劉政,劉政服飾不正,在殿上箕踞。侍郎贊拜,沈景立而不禮。問河間王在哪裡,虎賁說:「那不是王嗎?」沈景說:「王不穿王服,和常人有什麼區別!現在是拜見國王,豈是拜見無禮者!」劉政慚愧而換衣服,沈景然後參拜。沈景出住宮門外,請來王傅責備他:「前者從京師出發,陛下給我詔書,以河間王不恭,使我檢督。諸君空受爵祿,而沒有訓導之義。」於是上奏治罪。順帝詔書責備劉政而詰責王傅。沈景於是抓捕奸人上報他們的罪行。殺戮罪大惡極者數十人,釋放冤屈的百餘人。劉政於是改變態度,悔過自修。陽嘉元年(132年),封劉政之弟劉淑、劉博等十三人為亭侯[4]
永和六年(141年)三月二十一日,劉政去世,[5]在位10年,謚號為
劉政有1個兒子,劉建
劉建
河間貞王劉建(?-151年)為河間孝王劉開之孫、河間惠王劉政之子,東漢第3任河間王。永和六年(141年)劉政薨,子劉建嗣位。
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正月庚午,大赦天下。賜河間王劉建、勃海王劉悝黃金各百斤。[6]
元嘉元年(151年)二月七日,劉建去世,[7]在位10年,諡號為
劉建有2個兒子,劉利劉佗
劉利
河間安王劉利(?-179年)為河間惠王劉政之孫、河間貞王劉建之子,東漢第4任河間王。元嘉元年(151年)劉建薨,子劉利嗣位。
永康元年(167年),恢復博陵郡河間郡二郡,如豐、沛一樣。[8]漢靈帝熹平三年(174年)六月,劉利子劉庾被封為濟南王,奉孝仁皇劉萇(漢靈帝之父)之祀。[9][10]光和二年(179年),劉利去世,[11]在位28年,諡號為
劉利有2個兒子,劉陔劉庾
劉陔
河間王劉陔(?-?)為河間安王劉利之子,東漢第5任(末代)河間王。光和二年(179年)劉利薨,子劉陔嗣位。
劉陔在位41年,漢獻帝建康元年(220年),魏文帝受禪建立曹魏,廢除河間國,降劉陔為崇德侯。[12]
劉陔的子女無考。
Remove ads

任城王系

劉博
任城王劉博(?–174年),為漢章帝之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子,東漢第4代任城王。
劉博本為參戶亭侯,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閏十一月庚午,任城節王劉崇薨,無子,國絕。延熹四年(161年)四月甲寅,封劉博為任城王(治所在任城縣,今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西北魯橋),奉任城孝王劉尚之祀。劉博有孝行,喪母服制如禮,增封三千戶。漢靈帝熹平三年(174年)十一月,劉博薨,無子,國絕。熹平四年(175年),靈帝復立河間王劉建子新昌侯劉佗任城王
劉佗
任城王劉佗(?-?)為河間貞王劉建之子,東漢第5代(末代)任城王。
劉佗本為新昌侯,漢靈帝熹平三年(174年)十一月,任城王劉博薨,無子,國絕。熹平四年(175年)三月,漢靈帝立劉佗為任城王(治所在任城縣,今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西北魯橋),奉任城孝王劉尚之祀。[13]劉佗在位46年,延康元年(220年)魏文帝受禪,廢除任城國,降劉佗為崇德侯。[14]
Remove ads

濟南王系

劉庾
劉庾(?-?),一名劉康[15],為河間安王劉利之子,東漢第6任濟南王。
熹平三年(174年)六月封濟南王(治所在東平陵縣,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西平陵城),奉孝仁皇祀。其在位年份及在位年數均不明。[16][17]
劉庾有1個兒子,劉贇
劉贇
劉贇(?-207年),一名劉斌[18]為濟南王劉庾之子,東漢第7任濟南王。
漢靈帝熹平三年(174年)六月,其父劉庾被封為濟南王,奉孝仁皇劉萇(漢靈帝之父)之祀。劉康薨,劉贇嗣為濟南王。曹操擔任濟南相時,濟南王為劉贇。劉贇為漢獻帝的子侄輩,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十七日,黃巾軍殺害濟南王劉贇。[19][20]
劉贇有1個兒子,劉開
劉開
劉開(?-?)為濟南王劉贇之子,東漢第8任(末任)濟南王。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黃巾軍殺害濟南王劉贇。劉開嗣位濟南王(治所在東平陵縣,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西平陵城)。劉開為漢獻帝的孫輩,是漢朝輩分最低的諸侯王。劉開在位十三年,延康元年(220年)魏文帝受禪,廢除濟南國,降劉開為崇德侯。[21]
劉開的子女無考。
Remove ads

平原王系

劉翼
劉翼(?-?)為河間孝王劉開的兒子,其母趙氏漢桓帝劉志的父親,東漢第3任平原王。
夫人馬氏,妾室匽明,兒子劉志劉碩劉悝,女兒長社公主益陽公主
劉碩
劉碩(?-?),又作劉顧漢桓帝的弟弟,蠡吾侯劉翼的兒子,漢章帝的曾孫,河間孝王劉開的孫子。東漢第四任平原王。
劉碩的子女無考。漢獻帝建安十一年(206年),平原國廢除。

渤海王系

劉悝
劉悝(?-172年)為漢桓帝的弟弟、蠡吾侯劉翼的兒子。東漢第二任勃海王。165年因為謀逆貶為癭陶王,167年因桓帝遺詔復封。
劉悝有王妃宋氏、妾10人、子女70人。172年,因被宦官張讓誣陷,劉悝下獄,自殺,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皆死獄中。國除。

安平王系

劉得
安平孝王劉得(?-151年),又作劉德,為漢章帝的孫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兒子,東漢第1任安平王。
永寧元年(120年),太后鄧綏封劉開子劉翼為平原王,奉懷王劉勝之祀。延光元年(122年)五月己巳,改樂成國安平國,封劉得為安平王,嗣樂成靖王劉黨後。以樂成國多次廢絕,所以改國名為安平。建和元年(147年),清河王劉蒜死後,建和二年(148年)六月,改清河國為甘陵國,立劉得之子經侯劉理為甘陵王,奉孝德皇祀,劉理是為甘陵威王[22]
劉得在位30年,元嘉元年(151年)四月三日,安平王劉得去世,[23]在位30年,謚號為「」。[24]
劉得有2個兒子,劉續劉理
劉續
安平王劉續(?–184年),為安平孝王劉得之子,東漢第2任安平王。
元嘉二年(152年)劉得薨,劉續繼位安平王。中平元年時,黃巾之亂爆發,劉續被安平國變民所俘虜[25],囚禁於廣宗(今河北省邢臺市威縣東)。[26]
劉續被俘後,朝廷花了很多錢將其贖回,當時朝廷討論是否恢復他的封爵,議郎李燮反對:「劉續身為藩臣,卻沒有盡好自己的義務,對朝廷是一大羞辱,不應該恢復。」但漢靈帝沒有聽從,依舊讓劉續恢復為安平王。李燮則因為誹謗皇族而被送入左校。不到一年,劉續被指控大逆不道,被誅殺,國除。李燮這才被釋放,重新擔任議郎。時人稱道:「不肯立,子不肯立王。」[27][28]

劉續的子女無考。

Remove ads

甘陵王系

劉理
甘陵威王劉理(?–172年),為河間孝王劉開之孫,安平孝王劉得之子,東漢第1任甘陵王。
梁冀殺清河王劉蒜,討厭清河之名。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六月,改清河國為甘陵國。梁太后立劉理為甘陵王(治所在甘陵縣,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北),奉孝德皇劉慶漢安帝之父清河孝王)祀。[29][30]
劉建漢靈帝熹平元年(172年),劉理去世,[31]在位25年,諡號為「」。
劉理有1個兒子,劉定
劉定
甘陵貞王劉定(?–176年),為安平孝王劉得之孫,甘陵威王劉理之子,東漢第2任甘陵王。
漢靈帝熹平元年(172年),劉理薨,劉定嗣位為甘陵王(治所在甘陵縣,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北)。劉定在位四年,漢靈帝熹平五年(176年)十二月,劉定薨,[32]在位4年,諡號為「」。
劉定有1個兒子,劉忠
劉忠
甘陵獻王劉忠 (?–189年),為甘陵貞王劉定之子,東漢第3任(末任)甘陵王。
漢靈帝熹平六年(177年),劉定過世,劉忠嗣為王。中平元年(184年)二月,黃巾起義爆發,甘陵國百姓殺國相馮巡,[33]抓住劉忠響應黃巾軍,然後釋放。[34]漢靈帝念他是宗親,下詔復劉忠封國。[35]
劉忠在位13年,中平六年(189年)七月去世,[36]諡號為。其嗣子先前為黃巾軍所害。建安十一年(206年),甘陵國因無後被廢除。[37]
劉忠在位末年,劉虞曾擔任其國相。[38]
Remove ads

解瀆亭侯系

劉淑
劉淑(?–?),為漢章帝之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子。
妻子夏氏、子劉萇、孫劉宏
劉萇
漢靈帝生父,襲封解瀆亭侯。追尊為孝仁皇。妻子董夫人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55》,出自范曄後漢書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