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倫巴巨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加倫巴巨龍(屬名:Garumbatitan,意為「加倫巴的巨人」)是多孔椎龍類蜥腳下目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西班牙白堊紀的摩雷雅黏土組。該屬包含單一物種摩雷雅加倫巴巨龍(G. morellensis),所知於多件部分骨骼。[1]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1998年,密克爾·菲格斯(Miquel G. Fígols)在西班牙卡斯特利翁省摩雷雅市附近梅斯拉特盆地(Maestrat Basin)的沉積物中發現了摩雷雅黏土組的聖安東尼德拉韋斯帕化石點(Sant Antoni de la Vespa fossil site)。隨後於2005及2008年野外考察期間挖出加倫巴巨龍化石。已知材料屬於多具體型不同的個體。構成最大個體遺骸的正模標本包含一系列關節連接的頸椎和背椎、部分背椎椎體、肋骨、尾椎、人字骨、一個鎖間骨、兩個股骨、脛骨及腓骨、右距骨、大部分右腳以及兩個跖骨。其中包括頸椎-背椎系列、肋骨、尾椎、人字骨、一個不完整的髂骨以及左股骨、脛骨和腓骨在內的部分骨骼尚未清修完畢。屬於一具較小個體的額外化石材料被發現與正模標本相關,包括肋骨、兩個恥骨及兩條接近完整、且存在與正模存在明顯重疊材料的後肢。這些骨骼被指定為副模標本。三個左跖骨及兩個左趾骨亦被歸入該屬。屬於較小標本的額外材料顯示這組遺骸代表至少四具個體。[1]
化石材料於2016年一篇摘要中首次公布,隨後在莫丘等人2017年的論文中被描述成「分類不明的巨龍形類」。[2][3]
2023年,莫丘等人據此化石遺骸描述了多孔椎龍類蜥腳下目新屬新種摩雷雅加倫巴巨龍(Garumbatitan morellensis)。屬名「Garumbatitan」組合當地最高峰加倫巴山及大型蜥腳類學名常見後綴「titan」,指希臘神話中的前奧林匹斯神祗。種名「morellensis」取自摩雷雅黏土組及附近發現了首批西班牙恐龍遺骸(包括加倫巴巨龍)的摩雷雅市。[1]
Remove ads
描述
本屬許多獨特衍征均在於腳部結構上,包括缺乏跟骨、跖骨纖細且第二及第五跖骨較短、第三趾上收縮的腳爪及第五趾缺乏趾骨(此特徵為泰坦巨龍類所共有)。此外,加倫巴巨龍股骨上有一個發育良好的側突,該突起可能比任何其它蜥腳類都要明顯。脛骨長度為股骨的64%。在其近親塔斯塔維斯龍身上,脛骨長度則為股骨的55%。加倫巴巨龍的腓骨直且粗壯,相比之下塔斯塔維斯龍腓骨則更加彎曲。[1]
分類
對加倫巴巨龍化石材料的初步研究認為該分類單元可能與多孔椎龍類中的勞亞龍形類存在親緣關係。[3]然而該演化支是存在疑問的,因為已有幾項研究將其置於大鼻龍類中的各種不同位置,且所含成員也有很大變動,或乾脆是一個不受支持的並系群。[4]莫丘等人(2023年)將加倫巴巨龍恢復為大鼻龍類演化支巨龍形類中的原始多孔椎龍類成員,但未能找到支持其與勞亞龍形類關係的證據。系統發育分析將加倫巴巨龍置於較東北巨龍更衍生、但比塔斯塔維斯龍更原始的位置。分析結果如以下分支圖所示:[1]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
| |||||||||||||||||||||||||||||||||||||||||||||||||||||||||||||||||||||||||||||||||||||||||||||||||||||||||||||||||||||
古生態學

加倫巴巨龍發現於摩雷雅黏土組的一層中,地質年齡可追溯至早白堊世巴列姆階。還從該地層中命名了硬棘龍類鳥腳類的摩雷雅齒龍、貝尼薩爾禽龍和曼特爾龍近緣屬(cf. Mantellisaurus)以及棘龍科獸腳類巴利沃納獵龍和冠軍龍。[5][6][7][8]兩種龜鱉目分類單元(羅氏布氏龜及Eodortoka)、一種未命名長鎖龍科蛇頸龍以及不同於加倫巴巨龍的分類不明巨龍形類殘骸亦已得到描述。[9][10][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