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拿大皇家海軍
军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加拿大皇家海軍(英語:Royal Canadian Navy、RCN;法語:Marine royale canadienne、MRC)是加拿大的海軍部隊。截止2017年,加拿大皇家海軍有8,500名現役軍人、5,100名主要預備役,及5,300位民間雇員組成。[1]操作12艘巡防艦、4艘潛艦、12艘海巡艦、8艘巡邏艇及數艘支援艦艇。目前的海軍指揮官兼參謀長為羅恩·洛依德海軍中將。[2]
Remove ads
歷史

1910年5月4日,加拿大根據海上部隊法成立了加拿大海上部隊。1911年8月29日加拿大君主喬治五世將其更名為為加拿大皇家海軍(Royal Canadian Navy,RCN)。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加拿大皇家海軍只有6艘戰艦,1915年,第7艘戰艦加入加拿大皇家海軍,加拿大皇家海軍的軍艦在北美洲巡航,以防禦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艦的威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拿大皇家海軍擊沉了31艘德國國防軍海軍的U型潛艦,擊沉或俘虜了42艘軸心國水面上的船隻,同時有1797名海軍士兵陣亡,損失了24艘船隻[3]。

1965年6月7日,海上司令部成立,1968年2月1日,加拿大的軍事組織法獲得伊莉莎白二世批准,加拿大的政府軍被大幅度改組,加拿大皇家海軍與陸軍、空軍合併成加拿大軍隊(Canadian Armed Forces),加拿大軍隊被劃分為3個部分:海上司令部、陸上司令部、航空司令部。原加拿大皇家海軍的海上部隊均編入加拿大海上司令部,其餘則被編入陸上司令部及航空司令部,海軍艦隻的呼號則由RCN改為HMCS(Her Majesty's Canadian Ships,女王陛下的加拿大船艦)。海上司令部的總部設於哈利法克斯。
於此同時,加拿大海軍士兵把過去皇家海軍的軍服改變樣式,也同時把陸軍的軍階移植到海軍的結構中,唯獨軍帽以及代表海軍的基本色系沒有更動,但是在1970年代海軍海上司令部又回復了海軍的本位軍階,在1987年加拿大海上司令部又製作了特殊環境軍服(Distinctive Environmental Uniforms ,DEUs)予以三種環境的部隊,新式的海軍軍服反而又和皇家海軍的軍服雷同,其中又以軍官服更為相像。
1968年至1975年間,加拿大皇家海軍航空兵仍然置於海上司令部指揮之下,舊時的皇家海軍軍服在海軍航空兵部隊得到保留,海軍航空兵部隊於1975年歸給加拿大航空司令部管轄。1970年代初期,海上司令部開始把重心放在建置藍水海軍。


在1990中期。海上司令部從大西洋艦隊司令部遷往位於渥太華的國防大樓合署辦公,但是業務大多仍由大西洋艦隊的司令部處理,在魁北克則設立象徵性的處理辦公室。
1990年代,海上司令部添加了京士敦級海岸巡洋艦(Kingston-class coastal defence vessel ),這是加拿大海上司令部最新的迷你武器,不過船建至今仍被用作訓練。
2011年8月16日起,加拿大海上司令部恢復加拿大皇家海軍的名稱[4]。
Remove ads
1977年,加拿大海上司令部宣布要在結構上對加拿大的海上武裝進行基本的改變,暨有的24艘各式驅逐艦、3艘潛艦、3艘支援船、36架長程飛行具以及45架海上直升機都在更新換代範圍內,就在進行整體改造時,查爾斯·約瑟夫·克拉克(Charles Joseph "Joe" Clark)擔任總理,他提供了相當巨額的經費支持,執政的加拿大進步保守黨希望這些高昂的經費可購得以下配備16艘驅逐艦、20艘潛艦、13種迷你武器、12架快速攻擊機、3架工程機械船、36架遠距飛行器、45架武裝直升機以及84架近距離攻擊機,

1980年代中期,加拿大政府開始了以部落命名船艦的升級暨現代化工程(The Tribal Update and Modernization Program,TRUMP),四艘1970年代早期的易洛魁級驅逐艦都升級到可以兼負防空的驅逐艦,這也是首次美國給予其他國家的船艦配置RIM-161標準2型飛彈(RIM-66MR Block 3A Standard Missile 2,簡稱SM-2飛彈)。
從1984年開始,加拿大海上司令部開始對部隊配置飛行導航系統(Capabilities Planning Guide),包括了24艘驅逐艦、4艘潛艦、12艘迷你船艦、3艘支援船、18架遠距飛行器、18架中距飛行器以及1架特殊攻擊直升機[5]。
1985年,加拿大的國防報告宣稱要添購4艘核子動力潛艦、3架載運直升機、8艘巡洋艦、4艘極地破冰船以及數架直升機和巡洋飛行器[6]。
1987年,加拿大一份國防報告白皮書指稱加拿大向美國購買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艦[7],這個計畫是加拿大耗費相當大的國防採購案。
在前南斯拉夫以及蘇聯瓦解後,海上司令部認為有必要因應新的情勢,在1991年又添購了4艘驅逐艦、18艘作戰艦、6艘潛艦、3艘支援船、以及12艘迷你船艦,1993年這份計畫重新被審核,因為在那時加拿大政府已無力提供如此高昂的軍費了。
加拿大海上司令部提供船艦在大西洋上的挪威負責防禦的工作,事實上通常海軍會兼負整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安危,這都是基於參加北約組織所負責的義務,其主要任務在於大西洋沿岸的巡防以及反潛作戰。
1990的八月至九月間,加拿大海軍司令部為了現代化工程,開始打造雷斯蒂古什級驅逐艦(Restigouche-class destroyer)、易洛魁級驅逐艦以及各式的支援船以支援波灣戰爭的行動,其中以沙漠陰影行動以及沙漠風暴行動最為出名,加拿大主要負責支援的工作,在戰後加拿大也從科威特市撤兵。
就在1990中期到晚期加拿大海上司令部為北約組織提供船艦駐守亞述海以防止南斯拉夫瓦解所帶來的危機,同時也參予了部分的阿波羅計畫,加拿大的武裝部隊負責防守可能的恐怖份子滋事,近年來20艘海軍船長住在阿拉伯海負責巡邏。
在1995年加拿大為了漁業資源和部分歐洲國家爆發了衝突,雙方雖未有武裝衝突但是都為漁民權力有所心結,後來這被稱作比目魚戰爭。
在2010年5月4日加拿大政府當局宣部精簡海軍的配置[8]。
在2010年6月7日在哈利法克斯歡慶百年成立紀念日,18艘盟國也返國共襄盛舉,其中包含了美國胡蜂號兩棲突擊艦( USS Wasp LHD-1)以及英國無敵級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HMS Ark Royal R07),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菲利普親王、史蒂芬·哈珀檢閱。[9]。
Remove ads
指揮機關
加拿大皇家海軍的總部大樓設在渥太華,其下有三大主要的機關:
艦隊
加拿大海軍目前共有三十三艘船艦以及潛艦,其中不包含訓練和支援所用的船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有船艦派駐,同時加拿大海上司令部也會支援北約組織的行動,甚至是參與全球各地的維和任務。
潛艦艦隊[10]
水面艦隊[11]
Remove ads
訓練船[12]
哈里·德沃爾夫級北極和遠洋巡邏艦:以挪威海岸警衛隊NoCGV Svalbard號遠洋巡邏艦為原型,排水量6,660公噸,計劃建造6艘,其中4艘已入役,1艘已交船,1艘正在建造中。[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保護者級聯合支援艦:用於替換已退役的保護者級油料補給艦。以德國海軍柏林級補給艦為原型,排水量21,597公噸,計劃建造2艘,全部2艘正在建造中。[25][26][27][28]
江河級驅逐艦:用於替換哈利法克斯級巡防艦和已退役的易洛魁級驅逐艦。以英國皇家海軍26型巡防艦為原型,排水量8,080公噸,計劃建造15艘。[29][30]
加拿大巡邏潛艦項目(Canadian Patrol Submarine Project):用於替換維多利亞級潛艦,計劃建造12艘常規動力潛艦。[31]
Remove ads
輔助船艦
加拿大軍隊的輔助船艦(Canadian Forces Auxiliary Vessel,CFAV)是種非武裝的正規軍艦,這些船艦專門為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進行協助的任務。
Remove ads
海上大型拖船:用於替換格倫級大型拖船和消防級救援船。拖力60公噸,計劃建造4艘,其中2艘已交船,2艘正在建造中。[32]
飛行器具
至從1975年九月二日所有的空中武力器具全部移接給加拿大航空司令部,儘管海軍因而沒有自己的飛行器具,但是加拿大軍隊是個統一的指揮體系,這並不影響飛行器具在海上原有的地位。
退役船艦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