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勞工黨 (巴西)

巴西一个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勞工黨 (巴西)
Remove ads

勞工黨(葡萄牙語: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縮寫為PT)是巴西的一個政黨。隨著勞工黨在1990年代從泛社會主義思想開始轉變,一些學者將其在21世紀的意識形態歸類為社會民主主義[23]。該黨成立於1980年[24][25]。2003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勞工黨與其他幾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執政巴西聯邦。2002年議會選舉後,勞工黨以歷史上最高的支持率首次成為眾議院參議院第一大黨[26]總統盧拉是勞工黨最有名的成員[27]。他的繼任者迪爾瑪·羅塞夫也是勞工黨的成員,於2011年1月1日上任,成為巴西首位女性總統,2016年被右翼政敵彈劾。

快速預覽 勞工黨, 簡稱 ...

勞工黨和巴西社會民主黨都出於反對1964年巴西政變和隨後的軍事獨裁統治的反對派,1994年至2014年間,兩黨是當代巴西政治的最大對手,他們的候選人總是競逐一二名。在過去六次總統選舉的投票中。雙方一般禁止任何形式的聯盟或官方合作。

儘管勞工黨的支持者人數相對較多,但自從盧拉首次上台以來,該黨捲入腐敗醜聞,2010年至2016年間,該黨的民意支持直線下降,總統支持率從80%以上降至9%[28]。在盧拉被廢止有罪判決後,2022年總統大選民調支持率第一輪上升至48%,第二輪上升至58%,排名第一。[29]

勞工黨的旗幟是中央有一顆白星的紅旗、Logo是中央刻有PT首字母的五角紅星。工人黨還有黨歌 [30]。勞工黨的TSE(高等選舉法院)識別號是13。

Remove ads

歷史

1980年2月10日,工人黨由反對巴西軍政府的激進分子、工會會員、左翼知識分子和藝術家以及與解放神學有關的天主教徒[31]聖保羅的Colégio Sion(一所私立天主教女子學校)發起[32]。該黨是兩股勢力聯合的結果:一是ABC地區的工人運動,例如Conferência das Classes Trabalhadoras (Conclat),後來發展為Central Única dos Trabalhadores (CUT),在1978年到1980年進行了大罷工;二是舊的巴西左翼,其中許多是受到軍政府監禁和酷刑[33]或多年流亡[32]的記者、知識分子、藝術家和工會組織者,他們趁著1979年的大赦法從流亡中歸來。迪爾瑪·羅塞夫本人就曾被軍政府囚禁和折磨[34]

勞工黨是在民主社會主義潮流下發起的[35]1964年政變後,巴西的主要工會聯盟,即工人總司令部 (Comando Geral dos Trabalhadores – CGT)(其中聚集了勞工部批准的領導人,這是因為瓦加斯的獨裁統治把工會變成了准國家機關)被解散,而各工會又遭到軍政府的干預。70年代末在ABC地區以盧拉帶領的罷工代表了有組織的工人運動的復甦,使工人運動不受到國家干涉而重新組織起來。這個運動最初只尋求傳統的工會訴求,但因為保守的工會作風在國家統治下的存在(在CGT的重建中得到證明)以及傳統左翼政黨(例如巴西共產黨)對工會運動的影響,迫使ABC的工會運動在反史達林主義的領導者的鼓勵下,以類似波蘭團結工聯運動的策略組織自己的政黨。

因此,勞工黨出現了拒絕官方工會主義的傳統領導者,並尋求實踐一種新的民主社會主義形式,試圖拒絕它認為正在腐朽的政治模式,例如蘇聯中國的政治模式。這代表了工會主義和反史達林主義知識分子的融合。

1982年2月11日,巴西最高選舉法院正式承認勞工黨成立[36]。第一張黨證屬於藝術評論家和前托洛茨基主義活動家Mário Pedrosa,然後是文學家安東尼奧·坎迪和歷史學家塞爾吉奧·布厄克·代·霍蘭達[37]。霍蘭達的女兒安娜·德霍蘭達後來成為羅塞夫內閣的文化部長。

Remove ads

選舉歷史

Thumb
1994 年至 2014年對抗社民黨的總統選舉

1988年以來,勞工黨在全國範圍取得了很高的支持,贏得巴西的許多大城市(如聖保羅福塔雷薩貝洛奧里藏特阿雷格里港戈亞尼亞)以及一些大州(如南里奧格蘭德州、聖埃斯皮里圖和聯邦區)的選舉。 2002 年,盧拉打敗了社會民主黨卡多佐成為總統,這是它的選舉勝利的高點。因為社民黨捍衛經濟自由主義,所以社民黨是勞工黨的主要選舉競爭對手,其他還有民主黨(軍政府執政黨國家革新聯盟的後繼黨派)。他們與人民社會黨(巴西共產黨的異議人士)一起組成了反對盧拉政府的中右翼反對派。

1989年總統選舉   1989年大選中,盧拉與費爾南多·科洛爾·德梅洛一起進入第二輪。儘管第一輪的所有中間派和左翼候選人都團結在盧拉周圍,但科勒的競選活動得到了媒體的大力支持(特別紀錄片《超越公民凱恩》中出現的Rede Globo),盧拉在第二輪中以得票5.7%慘敗[38][39]

1994年和1998年大選

1994年大選之前,盧拉在大多數民調中領先。結果,中右翼政黨公開聯合起來推舉卡多佐。作為經濟部長,卡多佐制定了真實計劃,發行新貨幣,結束了通貨膨脹並穩定了經濟。結果,卡多索在第一輪選舉中以54%的選票獲勝。然而,有人指出,「選舉對 PT 來說並不是一場徹底的災難,這大大增加了它在國會的存在感,並首次選出了兩名州長」[40]。卡多佐在1998年重新當選。

2002年大選

在社民黨形象受損後,由於卡多佐政府最後幾年爆發的經濟危機,盧拉在2002年第二輪總統選舉中以超過5200萬張選票獲勝,成為人類歷史上得票最多的總統,超越里根

2006年大選

2006年10月29日,勞工黨贏得眾議院83個席位和聯邦參議院11個席位。盧拉以超過60%的選票重新當選,任期至2011年1月1日[41]

2010年大選

Thumb
卡洛斯·拉特福筆下的勞工黨是一隻追咬大嘴鳥(社民黨的吉祥物)的黑貓

2010年10月3日舉行的大選中,勞工黨獲得了17.15%的眾議院席位(88個席位),這是該黨自2002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下議院最大的政黨。 勞工黨11名參議員當選,首次成為聯邦參議院的第二大黨,2010-2014年間它在立法機構共有14名參議員。其全國執政聯盟獲得了下議院311個席位和上議院 50個席位,這是盧拉政府從未擁有過的兩院多數席位。這次選舉中,右翼反對派集團控制的席位更進一步減少,從133名代表減少到111名。由社會主義和自由黨組成的左翼反對派保留了三個席位的控制權。

勞工黨預計其總統候選人迪爾瑪·羅塞夫在第一輪獲勝。然而她未能獲得必要數量的有效選票(超過 50%),所以2010年10月31日舉行了第二輪,第二輪她獲得了56% 的選票。2011年1月1日就職,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政府首腦,也是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女王瑪麗亞一世於1816年去世以來第一事實上的女性國家元首

2010年選舉中,除了重新獲得對南里奧格蘭德州和聯邦區的控制權之外,勞工黨還保留了對巴伊亞州塞爾希佩州阿克里州州長。儘管如此,它失去了對帕拉州。該黨支持的候選人贏得了阿馬帕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伯南布哥皮奧伊里約熱內盧的競選,這意味著勞工黨有27個州州長中的13個。

Remove ads

內閣代表

勞工黨在執政的大部分時間裡,內閣中享有強大的代表權。 勞工黨在前兩個聯盟中推舉了大部分內閣職位,在第一個聯盟中占據了60%的部長職位,在第二個聯盟中[42][43] 54.8% ,第三個聯盟中占據了46.5%[44]

意識形態

儘管勞工黨刻意從不將自己與某個特定的左派思潮聯繫在一起,但它「自我認同為社會主義者」並支持許多激進的立場 [21]。例如,在1988年巴西制憲會議上,它主張免除巴西的外債,將國家銀行和礦產財富國有化,並進行激進的土地改革[21]。此外,作為抗議和表明該黨沒有完全接受「遊戲規則」的信號,勞工黨的代表拒絕在憲法草案上簽名[21]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該黨有所緩和,但即使在盧拉在1989年總統選舉中失敗後,它也從未明顯擺脫激進主義,也沒有對黨內原則進行重大改革[21]。例如,1993年黨的第八次全國會議的決議重申黨的「革命性和社會主義性質」,譴責精英顛覆民主的「陰謀」,聲明該黨主張「激進的土地改革和暫停外債」。並得出結論「資本主義和私有財產不能為人類提供未來」[21]

1994年,盧拉再次競選總統,在競選期間駁回了卡多佐的「真實計劃」,稱它為「選舉騙局」[21]。1994年全國會議的決議譴責「統治階級對生產資料的控制」,並重申了黨的「對社會主義的承諾」[21]。勞工黨的《執政綱領》還承諾該黨「反壟斷、反莊園、反帝國主義的變革[...]作為構建資本主義替代方案的長期戰略的一部分」,這份聲明「讓國際金融界瑟瑟發抖」。因此,自1990年代初至1995年間,PT 的官方意識形態「幾乎沒有改變」[21]

1994年盧拉敗選後,勞工黨開始了緩慢的自省過程[21]。1995年第十屆全國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我們1994年的失敗引發了對我們在社會中的形象、我們內部鬥爭的外部影響以及我們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模糊性的殘酷反思」[21]。冷戰結束後,自省的轉變並不像其他社會主義政黨那樣與過去徹底決裂[21]。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充滿矛盾,充滿黨內緊張氣氛[21]。到1997年,全國會議決議將勞工黨版本的社會主義重新定義為「民主革命」,強調社會主義的政治而非經濟願景,旨在使國家「更加透明和對社會負責」[21]

1998年盧拉的第三次競選綱領消減了社會主義提案,甚至刪除了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目標,但黨的自我認同仍然很模糊,因為當年黨的會議決議確認盧拉的綱領「不應與黨的社會主義綱領混淆」[21]。因此,雖然勞工黨在1998年開始與最初的社會主義言論和提議保持距離,但直到那年盧拉再次敗選,盧拉和他的團隊更充分地消化了巴西不斷變化的政治環境的影響和卡多佐的經濟改革,一個明顯的改變才發生[21]

Remove ads

選舉歷史

總統選舉

更多資訊 選舉, 候選人 ...
Remove ads

眾議院和參議院選舉

更多資訊 選舉, 眾議院 ...
Remove ads

選民基礎

從2006年以來,勞工黨在總統選舉中的大部分選票來自巴西的北部東北部。儘管如此,該黨在1998年至2014年的里約熱內盧州和2002年和2014年的米納斯吉拉斯州(按選民人數計算,這是三個最大的州中的兩個,合計占選民總數的18.5%)贏得每一次的總統選舉。該黨還在最南端的南里奧格蘭德州擁有據點,從1989 年第二輪選舉到2002年大選連續獲勝。勞工黨最初是一個城市黨派,與ABC地區的工會有聯繫,但最近在小城鎮的支持率大幅增加。

Thumb
2018年大選中的勞工黨支持者。前面的橫幅上寫著「盧拉被不公正地逮捕」。

大多數反對勞工黨的人來自聖保羅州,勞工黨只在2002年在該州贏過一次選舉(包括兩輪)。歷史上,聖保羅州反對勞工黨的人群在內陸地區比在州府更多,因為勞工黨在1988年、2000 年和2012年的聖保羅市市長選舉中取勝,並且是他的腹地大聖保羅的一支主要勢力。儘管如此,近年來,勞工黨在聖保羅市也失去了支持,在2016年市政選舉中沒有贏得任何選區。費爾南多·阿達輸給獲勝者João Doria 36%的得票率。勞工黨只選贏該地區的偏遠的佛朗庫·達羅沙市。 勞工黨在中南部的其他州也遭到強烈的反對,例如里約熱內盧州,雖然在新的共和選舉實施後直到2018年為止的總統選舉中,除了1994年之外都投給勞工黨。但是該黨在里約熱內盧州的聯邦、州和市級都很難選上。該黨從未在該州首府選贏過市長或州長(里約熱內盧州歷史上唯一的勞工黨州長Benedita da Silva是因為2002年Anthony Garotinho辭職,之後在同年的補選中慘敗給Garotinho的妻子Rosângela Matheus),並且經常在全國選舉中被體量低得多的左翼政黨打敗。勞工黨在里約熱內盧州的勝利更多是因為該州人民強烈反對社民黨(儘管社民黨在國家範圍內力量強大,但卻更加軟弱和被人民拒絕),而不是因為支持勞工黨綱領。在2018年總統選舉中,勞工黨以相似的百分比輸掉了里約熱內盧州和聖保羅州,只在聖保羅的政黨的有效票中少了0.02%。雖然米納斯吉拉斯州是東南部的一個州,但許多地區,尤其北部,與東北部有密切的經濟、文化和社會聯繫。聖弗朗西斯科河是東北的象徵,發源於皮拉波拉的米納斯小城。過去勞工黨在中南地區一直沒有選贏州長,除了南里奧格蘭德州聯邦區,直到2014年Fernando Damata Pimentel選贏米納斯吉拉斯州州長。

勞工黨在巴西北部和亞馬遜地區有強大的票倉;從1990年到2018年,該黨在阿克里州每任州長中都選贏。但是,該黨阿克里州支部比其他成員更加獨立和溫和,勞工黨僅在2002年和2006年兩次贏得該州的總統選舉。 勞工黨還在2018年阿克里州長選舉上輸給了右翼進步黨。在羅賴馬州,前總統盧拉給予了原住民領土南Raposa Serra大力支持,儘管非原住民反對,這影響了該州選情;擁有大量福音派教徒和南部/東南部移民人口的朗多尼亞也對勞工黨保留態度。2018年的選舉勞工黨在輸掉陣地; 只選贏帕拉州托坎廷斯州,這些是該地區少數與東北部接壤的州,大部分文化比亞馬遜其他地區更靠近西北地區。2018年在巴西最大的州亞馬遜州,勞工黨1998年以來首次失利;勞工黨輸掉該州首府馬瑙斯(集中了該州一半以上人口的自由經濟區);而在亞馬遜州人煙稀少的內陸地區,勞工黨以較大優勢獲勝,但仍然不足以保證第五次在總統選舉中拿下該州。

然而,勞工黨維持並擴大了在2002年盧拉第一次競選中拿下的東北據點。自2002年以來,兩輪總統選舉中唯一沒有投給勞工黨的州是阿拉戈斯州。 勞工黨及盟友即使危機時期(例如在上次市長選舉中)也能在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取得巨大收益。 勞工黨最忠實的盟友巴西共產黨和前盟友巴西社會黨民主工黨在盧拉-羅塞夫時代與勞工黨一起在該地區取得了巨大優勢。 巴西共產黨現在馬拉尼昂州最大的政黨,推舉了塞爾希佩州阿拉卡茹市; 社會黨是伯南布哥州帕拉伊巴州最大的政黨;民主工黨能夠在東北部的三個首都取得勝利。儘管輸掉了西北部的所有首都,但勞工黨擁有西北部三個州的州長職位,皮奧伊州巴伊亞州塞阿拉州。2006年拿下巴伊亞州州長席位,具有象徵意義。該州過去是自由陣線黨,現在則是民主黨(勞工黨在全國層面上最大的意識形態對手)的據點。民主工黨是最強大的政黨,並帶領了1994年以來自由陣線/民主黨參與的所有總統競選聯盟。民主工黨的起源與勞工黨類似,都是左翼反對獨裁統治的運動,並且政黨之間有著密切的淵源。後來民主工黨與勞工黨決裂並與自由陣線結盟,這是一個具有強烈財政保守觀點的右翼政黨,與1993年的巴西軍政府和安東尼奧·卡洛斯·馬加良斯的故鄉有關,後者是自由陣線最大的領導,也是勞工黨的勁敵。巴伊亞州現在是勞工黨最可靠的主要據點,被認為是該黨的治理模式的主要模範。儘管如此,該州首府薩爾瓦多市市長仍然是ACM Neto, 民主黨的主要成員,也是馬加良斯的孫子。

該黨經常被指責利用巴西的南北分歧在東北部獲得選票。該黨否認這些說法,並指責反對派在南部和東南部也這樣做。

根據IBOPE於2010年10月31日進行的一項民調,在第二輪投票中,迪爾瑪·羅塞夫在最貧窮的巴西人中獲得壓倒性多數支持[45]。在月收入低於或等於最低工資的人群中,她的領先優勢為 26%[45]。羅塞夫還在天主教徒 (58%)、黑人 (65%) 和混血族群(60%)中獲得多數[45]。在白人和新教徒中,她與何塞·塞拉打平,在這兩個人口群體中,她的領先優勢僅為4%[45]。儘管她是一個主要政黨的第一位女性候選人,但她在男性中的選票比在女性中廣泛[45]

Remove ads

爭議

2003-2007 內部危機和分裂

在盧拉上台以後,勞工黨政治上的轉向(從左翼社會主義到中偏左的社民主義)受到很多群眾歡迎,但拒絕接受黨的新立場的成員的當中發生了一系列內部鬥爭。這些鬥爭激起了公眾辯論,其中最嚴重的情況在2003年12月達到高潮,當時四名持不同政見的立法者因投票反對社會保險改革而被開除黨籍[46]。這些成員包括眾議員João Batista Oliveira de Araujo(又名Babá)和參議員Heloísa Helena,他們在2004年6月組建了社會主義與自由黨。Heloísa Helena並於2006年競選總統,成為當時巴西歷史上得票最多的女性。

在另一項舉措中,該黨激進派的112名成員於2005年1月30日在阿雷格里港舉行的世界社會論壇上宣布放棄勞工黨黨籍,還發表了一份《破裂宣言》,指出勞工黨「不再是社會轉型的工具,而只是維持現狀的工具」,並提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經濟和社會問題。

Remove ads

BANCOOP醜聞

這一醜聞被稱為BANCOOP案,其中包括João Vaccari Neto和其他四名住房合作社董事。該合作社獲得了政府合同,並有數百萬的實際收入。該合作社被發現非法灌水了20%的服務合同,其中許多合同沒有履行。合作社最終倒閉,虧損超過1億雷亞爾,需要清算資產以儘量減少成員的損失。

2006年選舉醜聞

這一醜聞於2006年9月左右,即大選前兩周爆發。Berzoini據稱使用勞工黨的預算(部分由國家通過政黨津貼資助)從一名公開的欺詐者那裡購買了一份用於攻擊政治對手的檔案後。最後Berzoini離開了盧拉的競選團隊。 2007年4月25日,最高選舉法庭一致認定盧拉對這一醜聞不負任何責任[47]

Mensalão醜聞

2005年7月,巴西工黨的代表Roberto Jefferson發起一系列腐敗指控[48]。資金和賄賂換票的嚴重證據將勞工黨拖入了其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 José Genoíno辭去該黨主席職務,由前阿雷格里港市長Tarso Genro接替。少數黨員因危機而叛逃。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去了社會主義和自由黨。

Lava Jato醜聞

對腐敗和洗錢等一系列犯罪的調查導致勞工黨的財務主管João Vaccari Neto及其嫂子被捕。José Genoino、José Dirceu、Delcídio do Amaral、André Vargas 和 Delúbio Soares 也在此過程中被捕。最後前總統盧拉於2018年4月被捕[49]

組織

該黨自成立以來由以下人員領導:

  •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1980年2月10日-1994年1月24日)
  • 瑞·法爾考(1994)
  • 何塞·迪爾塞烏(1995–2002)
  • 何塞·傑諾伊諾(2002–2005)
  • Tarso Genro (2005) (臨時)
  • 里卡多·貝爾佐尼(2005–2006)
  • Marco Aurélio Garcia (2006年10月6日~2007年1月2日)(臨時)
  • 里卡多·貝爾佐尼(Ricardo Berzoini)(2007年1月2日~2010年2月19日)
  • 何塞·愛德華多·杜特拉(2010年2月19日~2011年4月29日)
  • Rui Falcão (2011年4月29日~2017年6月3日)
  • Gleisi Hoffmann (2017年6月3日~)

派別

勞工黨內大約有30個派別,包括Articulação(盧拉所屬的中左翼團體)到馬克思主義者基督教社會主義者

整合「建設新巴西」的派別

被認為是黨的右翼,即從中間到中間偏左。

  • Articulação-團結奮鬥
  • PT運動
  • 激進民主

被歸類為黨的左翼的派別

前派別

參考

進一步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