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汉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大汉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指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3346枚西汉竹简,书体为隶书,包含17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这些古书或是亡佚已久,或是独具特色[1]。
出土及年代
这批西汉竹书是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捐赠而从海外抢救回归的,其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主持整理的朱凤瀚教授表示,在对残留泥土、编绳、丝织品和漆器残片进行取样分析后,初步定为西汉初年,其来源可能是南方的汉代墓葬[2]。
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基本涵盖《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门类。西汉竹书中未见汉武帝以后的年号,仅在一枚数术类竹简上发现有“孝景元年”纪年。由书体特征并结合对全部竹书内容的分析,学者推测这批竹书的抄写年代应主要在汉武帝后期,下限不晚于汉宣帝[3][2]。
程少轩指出北大汉简虽非考古发掘品,不过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有一章,是久已散佚的《堪舆》,和北大汉简的《堪舆》核心内容大体一致,部分小章节的编排顺序也一样。汉简入藏北京大学时,帛书本《堪舆》尚未完成拼缀整理,印证了北大汉简的可靠性[4]。
内容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