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林區

中国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林区
Remove ads

北林區黑龍江省綏化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區人民政府駐大有街道人和街96號。

快速預覽 北林區, 國家 ...
Thumb
番蓮紋獸首三足銅香爐,北林區徵集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 地名由來:北林區因古時濠河(今稱泥河)附近有三處林子,河以南有南團林子和腰團林子,河以北有北團林子,即今天綏化市區,因此命名「北團林子」。
  • 周代之前,屬於肅慎地。
  • 東周戰國,屬貉地。
  • 漢代,屬穢地。
  • 東漢、三國時期,屬扶餘地。
  • 晉代,為寇漫汗國的屬地。
  • 後魏、北齊,屬豆莫婁地。
  • 隋代,屬靺鞨黑水部。
  • 唐代,為黑水部北柵地。
  • 五代,為契丹國的屬地。
  • 金時,歸屬上京會寧府管轄。
  • 元代,為斡赤斤分地,歸屬合蘭府水達達等路,
  • 明代,屬奴兒幹都指揮使司統轄的朵顏、卜顏、木蘭河等衛。
  • 清代,初為索倫部,後屬黑龍江將軍年間屬呼蘭廳管轄。 光緒十一年(1885年),設置廳治時取名「綏化」。
  • 清光緒三十年(1905年)1月29日,奉批照準,綏化廳升改為綏化府。同年9月15日,知府啟用關防,駐綏化城。 隸屬綏蘭海兵備道。
  • 民國二年(1913年)1月23日,黑龍江省都督府按各府、廳、州一律改縣的規定,令將綏化府改為綏化縣。縣署駐綏化城。
  • 民國三年(1914年)6月,隸屬綏蘭道。
  • 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撤銷道制,由黑龍江省直轄。 時為一等縣。東北淪陷後,初由黑龍江省管轄。
  •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2月,劃歸濱江省管轄。
  •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改隸新增設之北安省。 偽縣公署駐綏化街。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黑龍江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黑龍江省政府決定,將東部地區劃出設置綏東縣(縣政府駐雙河鎮)。
  •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綏化、綏東2縣歸黑嫩省管轄。同年6月19日,撤銷綏東縣,併入綏化縣; 9月,黑嫩聯合省分開後,綏化縣仍由黑龍江省管轄。
  • 1956年3月,劃歸新設之綏化專區管轄,綏化專署駐綏化鎮。
  • 1982年12月1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綏化縣,設立綏化市(縣級),以原綏化縣的行政區域為綏化市的行政區域,隸屬綏化地區。
  • 1999年12月,撤銷綏化地區、縣級綏化市,設立地級綏化市、北林區。
  • 2025年6月,北林區轄12個街道,15個鎮,5個鄉
Remove ads

地理環境

北林區位於黑龍江省中部,松嫩平原北部。東與慶安縣毗連,南與巴彥縣和呼蘭區接壤,西南與蘭西縣交界,西與望奎縣以河為界,北與綏棱縣、海倫市為鄰。總面積2756平方公里。北林區號稱「六河九岸」,以呼蘭河、努敏河、克音河、墨爾根河、泥河、津河等六條河流組成,克音河彙集到努敏河、努敏河彙集到呼蘭河,泥河和津河分別彙集到呼蘭河,呼蘭河最終彙集到松花江,河流總長度319千米。北林區地處寒地黑土這片稀缺土地資源的核心區域,阡陌流金、黑土豐饒。

行政區劃

北林區下轄12個街道辦事處、15個、3個、2個民族鄉[2]

紫來街道、​愛路街道、​大有街道、​吉泰街道、​東興街道、​北林街道、​朝旭街道、​春雷街道、​北辰街道、​康莊街道、​先鋒街道、​東城街道、​寶山鎮、​綏勝鎮、​西長發鎮、​永安鎮、​太平川鎮、​秦家鎮、​雙河鎮、​三河鎮、​四方台鎮、​津河鎮、​張維鎮、​東津鎮、​東富鎮、​興福鎮、​三井鎮、​紅旗滿族鄉、​連崗鄉、​新華鄉、​五營鄉、​興和朝鮮族鄉和​綏化局直。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北林區常住人口為698025人。[3]

農業

北林區的寒地香米是歷經20多年研究培育、經國家審定、世界最高緯度的省內首個香稻品種,2019年10月中國糧食協會授予北林區「中國寒地香米之鄉」榮譽稱號。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