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馬里亞納群島

依賴美國的西太平洋島嶼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马里亚纳群岛map
Remove ads

北馬里亞納群島邦[5]查莫羅語Sankattan Siha Na Islas Mariånas;英語: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CNMI)是美國的一個自由邦,位於西太平洋上的戰略要地。它包括了15個島嶼,總長685英尺(209公尺),位於夏威夷菲律賓約四分之三的距離上。北馬里亞納群島在2020年的正式人口普查裡有4萬7,329人[6]。北馬里亞納群島總面積為463.63平方公里(179.01平方英里),包括了塞班島羅塔島天寧島等。北馬里亞納群島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如夏。

快速預覽 北馬里亞納群島邦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Sankattan Siha Na Islas Mariånas, 首都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北馬里亞納群島」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Thumb
塞班島上的美國紀念公園

塞班島和天寧島上有機場和港口。首府位於塞班島北部的卡皮托爾希爾,但不少出版物將塞班島視作群島的首府,因為整座島本身是一個市。

Remove ads

歷史

北馬里亞納3500年前就有人居住。

西班牙統治時期

Thumb
殖民塔,西班牙殖民時代的遺跡。

1521年被貢薩洛·戈梅茲·埃斯皮諾薩(Gonzalo Gómez de Espinosa)首次發現。1565年被西班牙占領,後來馬里亞納群島編入1565年成立的菲律賓都督府之下。

關島成為馬尼拉與墨西哥間非常重要的停靠港,數加侖的黃金經由關島到菲律賓或墨西哥。至今仍有許多黃金沉在關島附近。17世紀中葉,因為原住民查莫羅人接連反抗西班牙人的統治,查莫羅人因此被迫遷往關島(以便管理和宗教同化),後獲准歸回時早已有來自今雅浦州東部與楚克州西部的加羅林人定居。

德國和日本統治時期

Thumb
日治時期的塞班島

1899年美西戰爭後,西班牙將剩餘的馬里亞納群島(北馬里亞納)與加洛林群島賣給德國,編入德屬新幾內亞,行政上屬於雅浦區德語Bezirk Jap,並設立塞班分區(Stationsbezirk Saipan)。聖荷西教會也在這個時期建立。德國人引入公立學校教育體系,並提供公地放領。此外也試圖經營椰子核生產事業。

一次大戰爆發後,被日本占領。1919年國際聯盟將太平洋上赤道以北的德屬島嶼委託日本管理,包括北馬里亞納群島。日治時期,蔗糖成為群島的主要產業。塞班島的加拉班此時發展為地方中心,許多日本人(包括當時被殖民統治的朝鮮人琉球人)移入北馬里亞納群島。於1939年2月,南洋廳的總人口為129,104,其中77,257是日本人(其中包括朝鮮、琉球民族和台灣人)。二戰前的塞班島人口中,有29,348名日本居民和3,926名查莫洛人與加洛林島民;天寧島有15,700名日本居民(包括2,700名朝鮮人)和22名查莫洛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數小時後,馬里亞納群島的日軍入侵關島。來自日本統治超過20年的北馬里亞納群島的查莫洛人,被派往關島協助日軍管理當地。長達31個月的佔領中,北馬里亞納群島的查莫洛人對關島查莫洛人的欺壓,是1962年關島人否決和北馬里亞納群島合併的原因。

1944年6月15日,美軍入侵北馬里亞納群島,展開塞班島戰役。30,000名士兵誓死防守塞班島,即使在絕對劣勢下也堅持展開衝鋒喪命,這種戰法使日軍幾乎全滅,最後只有1,000名倖存者,半數投降者為朝鮮出身[7]。超過8,000名日本居民也隨後跟著死亡,其中不少人是得知日本戰敗後跳崖或切腹自殺,使美軍大為震驚。[8]1945年12月1日,最後一批殘留日本兵於塞班島投降。

1946年,剩下的少數居民被遣返回日本本土。

從聯合國託管地到美國自治邦

聯合國於1947年通過聯合國安理會21號決議將北馬里亞納交給美國託管,成為包括今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太平洋群島託管地的一個區。

1958年、1961年、1963年及1969年舉行與關島(原住民同為查莫羅人)合併公投,但遭關島否決。1975年6月17日與美國就未來政治地位進行談判並公投通過成為美國自治邦,1976年3月24日同美國簽署《盟約》(Covenant)。

根據該盟約,北馬里亞納在政治上同美國合併,享有一定的內政自主權,但外交、國防由美國負責。1977年11月舉行首次正副總督和議會選舉,1978年1月自治邦憲法實施。1986年11月美國總統宣布北馬里亞納為美國屬土,原有居民和以後當地出生者皆為美國公民

政治體制

北馬里亞納實行美國式三權分立政制。國家元首是美國總統,聯邦事務由美國內政部管理。總督和副總督主持自治邦政府,兩個職位以團隊形式全民選舉,任期四年。北馬里亞納群島議會實行兩院制,其中參議院九席(三大島各三席),每兩年局部重選。眾議院十多席(席數可變動,按人口分區,現天寧、羅塔各一席),每兩年重選。

30年來,北馬利安納一直是全美國民治地區最後一個沒有國會議席的地區,只有自費設立的「駐華盛頓代表」一職,負責在首都華盛頓特區進行遊說和聯絡工作。2008年美國通過法律,自2009年為北馬利安納設立一席無投票權代表,使北馬利安納與其他美國屬地看齊。

根據《盟約》最初規定,美國聯邦法律在北馬里亞納基本上全部有效,但北馬里亞納擁有出入境管理權,獨立的海關和最低工資制度。這些自治權造就了北馬里亞納外國勞工行業(尤其是成衣製造業)的發展(見下文)。但美國國會2007年通過調高全國最低工資法後,北馬里亞納的最低工資將會逐步提升,從1996至2007年間的每小時3.05元每年提高0.50元,直至達到全國水平(現為7.25元)為止。美國國會和聯邦政府也在2008年通過法案,將於2009年中把北馬里亞納的出入境管理權收歸國有。

Remove ads

人口

塞班是北馬里亞納群島邦首府,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為聯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塞班當地的原住民主要為查莫羅人和加羅林人。由於塞班擁有獨立的出入境管理權,目前有3萬多外籍人士在此工作居留。根據2004年初的統計,外籍人口中,中國大陸人最多,為15,637人,其次是菲律賓人13,000人,其餘的來自日本中華民國韓國孟加拉泰國等。塞班的主要產業是製衣業和旅遊業。

行政區劃

北馬利安納群島共計大約463平方公里。以下列表中所列出的島從北到南排列:

Thumb
北馬里亞納群島的4個市
更多資訊 市, 面積(km2) ...

島嶼

更多資訊 編號, 島嶼 ...

行政上,北馬里亞納群島自治邦分為四個(municipalities):

  • 1號至11號島嶼總稱為「北群島(Northern Islands)」,行政區劃歸為北群島市
  • 12號至15號島嶼總稱為「南群島(Southern Islands)」,包含的行政區有塞班天寧、和羅塔三個市,無人島Aguijan被劃為天寧市的一部份。

北群島人口隨季節有所變化,2000年4月普查時只有Alamagan島有6人居住,但根據選民登記數據,Alamagan連同帕甘島、阿格里漢島季節人口可超過一百人。北群島居民因經濟和就學等原因,在塞班都有季節性居所,北群島市市長辦公室也「流亡」在塞班島。北群島人口分布也受火山活動的影響。帕甘島在1980年代火山爆發,但近年沉寂後已有人活動。安納塔漢島原本也有人居住,但在2003年火山爆發前已撤離。

Remove ads

文化

體育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