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區聲白
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區聲白(1892年—1945年後?),筆名列悲[1]、三泊[2],廣東省南海縣人,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區聲白為中共早期組織廣東共產黨的創建者、《國際歌》最早的中譯者[3],其曾於1921年同中共領導人陳獨秀展開「無政府主義的論戰」。
生平

區聲白生於1892年,籍貫廣東省南海縣佛山鎮(今屬佛山市禪城區)。1913年,區聲白自許論博創辦的世界語夜校(由廣州西關寶源路平民公學附設)第二期畢業。區聲白在世界語夜校就讀時,同劉師復結識;區聲白深受其影響,遂熱衷於研究無政府主義思想。1914年,區聲白參與無政府共產主義同志社,開始投身無政府主義運動。隨後,區聲白就讀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和北京大學。就讀北大期間,他常與毛澤東討論無政府主義思想[4][5]。 [6][1]
1916年,區聲白與陸式楷、盛國成等人創建華星世界語傳播社。1917年7月,創辦不定期刊物《自由錄》,進行無政府主義宣傳,其亦是主要撰稿人。1918年5月,區聲白於《自由錄》第二集中發布《平民革命》一文,譴責政府「濫用威權」、「妄施號令」,是「社會之毒瘤」;並主張以革命手段,實現無政府主義。此後,區聲白又在《進化》、《群報》、《民鍾》等廣州無政府主義者主辦的刊物上發表宣揚無政府主義的文章。[7][8]
1920年,區聲白、梁冰弦、劉石心等無政府主義者與到廣州設立俄羅斯電訊社分社的俄共(布)黨員米諾爾、別林斯(Leonid Perlin)一同在廣州創立了廣東共產黨。1920年底,陳獨秀應邀來到廣州做官,並試圖與區聲白等人合作。但陳獨秀的邀請遭到了區聲白等人的拒絕,雙方之間的商談亦無果而終。[9][10]
1921年3月,陳獨秀、譚平山等人與廣東共產黨的米諾爾、別林斯創立了廣州共產黨;同時,區聲白等無政府主義者退出共產黨組織。[11]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區聲白與陳獨秀之間就無政府主義問題在《新青年》雜誌上展開論戰。《新青年》第九卷第四號特設「無政府主義討論專輯」,發布了陳獨秀同區聲白討論無政府主義問題的六封長信,組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筆戰。[12][8]
1921年夏,區聲白赴法留學,創辦《工余》月刊,繼續宣揚無政府主義思想。陳獨秀的長子陳延年亦擔任《工余》月刊的編輯[13]。1922年,區聲白等人編著《無所謂宗教》一書,認為共產主義信仰與宗教信仰並無二致,抨擊馬克思主義者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是一種迷信。[8]
1925年,區聲白自法國回國後,擔任中山大學的教授。1926年,廣東第六次全省教育大會通過了由黃尊生提出的創設世界語師範講習所、將世界語列入中小學課程的提案。同年7月4日,廣州市教育局局長伍大光照案執行,委任黃尊生為講習所所長。區聲白隨即入所,襄理校務。[14][15]1929年至1937年,區聲白長期擔任廣州市市立世界語講習所所長一職,培育了大量世界語者。1936年間,劉石心出任廣州市社會局局長,區聲白因而擔任廣州市社會局第五課課長,負責管理全市的社會教育及影視戲劇事務。[6][16]
1938年廣州淪陷後,區聲白同日軍扶持的廣州市政府合作,出任廣州市政府社會局課長、省立廣東大學教育學系主任[17]等職。1945年後,區聲白逃往港澳,起初在澳門濠江中學教書[18],後由其子供養,下落不明。據Le Maitron稱,區聲白隱居於香港新界的一個小農場,並在1973年去世[19]。[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