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香港音樂頒獎典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英語:Jade Solid Gold Best 10 Awards Presentation),前稱《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是一個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辦的香港本地音樂頒獎典禮,始於1984年。
2022年,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無綫電視與香港電台合辦了《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以取代2021年度勁歌金曲頒獎典禮[1],惟這屆後又宣告不再合辦。此後,《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暫時休止。
主題音樂
1981年首播的《勁歌金曲》節目、1983年首播的《勁歌金曲季選》及《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乃至1988年起首播、播放至2015年的《金曲挑戰站》節目,均使用Alec R. Costandinos & The Syncophonic Orchestra 演奏的《Synergy》以及其變奏版作主題音樂。[2][3]
歷史及賽制
為慶祝無綫電視十五周年台慶,兼表揚流行音樂節目《勁歌金曲》自1981年10月10日首播以來一年間所發表之出色且受樂迷歡迎的本地流行音樂作品,無綫電視於1982年11月13日晚上播出的《勁歌金曲》中,綜合觀眾於其官方刊物暨娛樂雜誌《香港電視》中之投選結果及評判評分所得之結果,首次頒發「《勁歌金曲》八一至八二年度最佳十大中文歌曲」,並由蔡楓華主持,大受觀眾歡迎。[4]有見及此,無綫電視於1983年決定與《香港電視》雜誌合辦首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並於同年4月宣布將先按季舉辦《勁歌金曲季選》活動,選出十首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曲成為該季度的候選歌曲,其後當全年四次季選結束後,再將四十首候選歌曲作一次總選,最終定出該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並於《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頒發。[5]首屆頒獎典禮於1984年1月28日假香港九龍塘香港浸會學院大專會堂舉行。[6]
當中獎項的名目與及它們的變遷,可以在以下的歷屆得獎名單中見到,自1984年度起開始設立「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其得獎結果往往成為全城焦點,被視為誰是香港樂壇的天王和天后。而同年亦頒發「勁歌金曲金獎」,勁歌金曲金獎是壓軸大獎,代表著單項歌曲的最高榮譽,是綜合各種因素後頒獎的全年最高獎項。勁歌金曲金獎除了要求歌曲本身在全年的受歡迎程度外,還要求歌曲本身的質量,作曲作詞以及歌手的唱功,因此它更能見証出一個歌手的實力和演唱造詣。
由1993年度至2012年度亦曾頒發「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女歌星獎」,此獎項名稱亦曾經歷變更,於1993年度首度頒發時為國內最受歡迎男女歌星,在1994年至2011年便改名為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女歌星。及至2012年度再次改制,獎項更名為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省掉香港兩字,同時亦開放提名所有曾以華語歌派台的歌手。
2009年度底,TVB與香港音像聯盟(HKRIA)旗下的四家唱片公司(環球唱片、華納唱片、索尼音樂娛樂、百代唱片)因版稅加價問題不和,此後四家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歌曲絕跡無線,及至2010年底,種子博美娛樂也加入HKRIA,此後同樣絕跡無線。由於此風波,HKRIA旗下歌手在2009-2013年、2017年起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均不予出席,也未能獲得任何獎項。
2013年度,推行全面革新,易名為《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得獎機制改為全民投票,而最大的改變是「勁歌金曲獎」,會由以往10首增至20首且有名次,由50% TVB Fun 投票及50% 港大民意調查選出,只維持一年。「最受歡迎男女歌星」、「勁歌金曲金獎」以及「最受歡迎新人獎」為固定獎項,由100% TVB Fun 投票選出。另2013年起廢除「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
2014年度起「勁歌金曲獎」維持20首但取消名次。
2015年度起新增「最佳演繹男、女歌星」以取代「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
2017年度,首次將「最受歡迎男歌星」及「最受歡迎女歌星」兩獎合併為「最受歡迎歌星獎」一獎,只維持一年。
2018年度起,新增「勁歌金曲唱片銷量大奬」,只維持兩年。
2022年1月5日,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香港電台及無綫電視共同舉辦記者招待會,宣佈合併兩台分別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及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並定名為《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且只屬一次性性質,本於同年4月3日假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EMax匯星舉行頒獎典禮[7],後於同年5月23日宣佈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第五波疫情而落實首屆頒獎典禮於7月24日晚上8時30分假將軍澳電視廣播城一號錄影廠舉行[8]。其後2023年隨著疫情結束,社會逐漸復常,無綫電視曾宣布復辦《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惟至2025年亦未曾舉行。
Remove ads
十大勁歌金曲於1981至1982年度首次評選,評選準則分為兩部分[4]:
2008年各獎項的評選準則分為三部分[9]:
紀錄
凡獲頒「最受歡迎男/女歌星」、「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女歌星」及「金曲金獎」三大獎項的歌手,皆被視為具備能力達至勁歌大滿貫。成功達至勁歌大滿貫的歌手只有六位,包括張學友(1996年)、陳奕迅(2007年)、容祖兒(2008年)、楊千嬅(2010年)、林 峯(2012年)、周柏豪(2020年)。
Remove ads
同年度的五大獎項通常由不同歌星奪得
- 同年奪最受歡迎男、女歌星和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 / 最佳演繹男、女歌星:1)王 菲(1994年)、2)劉德華(2004年)、3)陳奕迅(2007年)、4)HANA(2019年)、5)周柏豪(2020年)。
- 同年奪最受歡迎男、女歌星及金曲金獎:1)譚詠麟(1984年-1985年)、2)梅艷芳(1989年)、3)葉蒨文(1990年)、4)容祖兒(2003年、2013年)、5)李克勤(2017年)、6)張敬軒(2018年)、7)周柏豪(2019年)
- 同年奪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 / 最佳演繹男、女歌星及金曲金獎:1)容祖兒(2009年)、2)林 峯(2011年)
Remove ads
- 最佳樂隊組合(金獎)獲獎次數最多得主:Twins (5次;2001年、2004年-2007年)
- 最佳唱作歌手(金獎)獲獎次數最多得主:王菀之 (3次;2007年-2009年)
- 公益金最喜愛慈善組合獲獎次數最多得主:劉德華 (3次;2000年、2003年、2005年)、Twins (3次;2001年、2002年、2005年)
- 最受歡迎網絡歌星獲獎次數最多得主:HANA (2次;2018年、2020年)
- 人氣王獲獎次數最多得主:周柏豪 (2次;2017年-2018年)、王浩信 (2次;2019年-2020年)
- 最受歡迎合唱歌曲(金獎)獲獎次數最多得主:許志安 (3次;1993年、1998年、2000年)、蘇永康 (3次;1994年、1999年、2001年)
- 最佳華語歌曲(金獎)獲獎次數最多得主:劉德華 (6.8次;1994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5年)
- 最佳改編歌曲(金獎)獲獎次數最多得主:黃伊汶 (3次;2003年、2004年、2008年)
- 最佳廣告歌曲(金獎)獲獎次數最多得主:容祖兒 (7.5次;2004年、2007年-2012年、2018年)
- 最佳音樂錄影帶獲獎次數最多得主:草 蜢 (1.25次;1993年、1994年)
- 公益金慈善金曲獲獎次數最多得主:黎明 (3次;1996年-1998年)
- 最受歡迎網絡金曲獲獎次數最多得主:陳小春 (2次;2001年、2002年)
- 同年奪獎最多得主:容祖兒(7獎:2009年)
- 歷年合計奪獎最多得主:容祖兒(64獎:1999年至2016年、2018年)
- 連續奪獎最長得主:容祖兒(18年:1999年至2016年)
- 首次奪十大勁歌金曲獎即首奪最受歡迎男歌星得主:劉德華(1990年)
- 首次奪十大勁歌金曲獎即首奪最受歡迎女歌星得主:甄妮(1984年)
- 相隔最長時間奪得獎項得主:黎瑞恩 (26年;1993年:十大勁歌金曲獎、2019年:唱片銷量大獎)
- 憑累積最少派台歌曲獲獎得主:羅天宇、龔嘉欣(0首;2020年:最佳合唱歌曲獎金獎:逆流直上)
- 最年輕最受歡迎男新人金獎:謝霆鋒(17歲,1997年)
- 最年輕最受歡迎女新人金獎:G.E.M.(17歲,2008年)
- 最年輕得主:G.E.M. (17歲;2008年:最受歡迎新人獎金獎)
- 最年長得主:葉德嫻 (57歲;2004年:十大勁歌金曲)
- 最年長得主(計榮譽大獎):林子祥 (68歲;2015年:樂壇榮譽貢獻大獎)
Remove ads
歷屆五大獎項得獎名單
- 粗體表示以新人身份獲獎。
註1 - 1984年度起取消「AGB觀眾抽樣調查最受歡迎獎」,增設「勁歌金曲金獎」。
註2 - 1993年度設「國內最受歡迎香港男/女歌星」獎項,1994年後改稱「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女歌星」。
註3 - 1993年度至1996年度,王菲以原藝名「王靖雯」獲獎。
註4 - 2012年改稱「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讓除了香港歌手外,海外歌手可以角逐該獎項。
註5 - 2013年度起取消「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
註6 - 2015年度起設「最佳演繹男/女歌手」為每屆五大年度獎項之一、2016年度起改稱「最佳演繹男/女歌星」。
註7 - 2021年度為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合辦《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取代過去舉辦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該年度獎項名為「香港金曲(男/女)歌手大獎」及「香港金曲全球華人至尊金曲獎」。
- 2017年將「最受歡迎男歌星」及「最受歡迎女歌星」兩獎合併為「最受歡迎歌星獎」。
- 1993年度名為「國內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1994年度起改稱「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2012年改稱「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星」,讓海外歌手可角逐獎項。
- 2017年將「最受歡迎男歌星」及「最受歡迎女歌星」兩獎合併為「最受歡迎歌星獎」。
- 1993年度名為「國內最受歡迎香港女歌星」,1994年度起改稱「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女歌星」,2012年改稱「亞太區最受歡迎女歌星」,讓海外歌手可角逐獎項。
此獎項為只設於1983年首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大獎,是以電話抽樣調查方式讓家庭觀眾投票選出十大勁歌金曲之最,與其後於1984年起新增設的「金曲金獎」有極相似意義(雖並未獲官方承認是《金曲金獎》前身)。當年的得獎歌曲為已故歌手陳百強的《今宵多珍重》。
(資料:http://www.dannychan.cn/danny-library/?p=108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或參考198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得獎名單)
- 2012年度及之前名為「十大勁歌金曲金獎」。
十大勁歌金曲獎(1983年至2012年)、勁歌金曲獎(2013年至今)
歷屆新人獎項得獎名單(1988年至今)
註1 - 2002年最受歡迎新人獎分為男、女、組合三類,三類各分金、銀、銅獎,為最多新人單位得獎的一年
註2 -若因該年候選新人不足,某些年份不會分性別來頒發最受歡迎新人獎
註3 -2013年、2018年起最受歡迎新人獎不分金、銀、銅獎
註4 -2021年度為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合辦《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取代過去舉辦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該年度獎項名為「香港金曲(男/女)新人奬」
歷屆其他歌手獎項得獎名單(1986年、1987年、1994年-2012年、2014年至今)
註1 - 粗體表示以新人身份獲獎。
註2 - 2021年度為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合辦《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取代過去舉辦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該年度獎項名為「香港金曲樂隊大獎」及「香港金曲年度最佳進步奬」
歷屆其他歌曲獎項得獎名單(1990年-2012年、2014年至今)
註1 - 粗體表示以新人身份獲獎。
註2 - 2021年度為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合辦《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取代過去舉辦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該年度獎項名為「香港金曲最佳合唱歌曲獎」及「香港金曲華語歌曲獎」。
歷屆最受歡迎男女合唱歌曲獎(1992年-1994年)、最受歡迎合唱歌曲獎(1995年、1998年-2006年、2008年-2012年) 最佳合唱歌曲金獎(2015年、2018年)、最佳合唱歌曲獎(2016年-2017年,2020年-2021年)
歷屆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1990年-2003年)、最受歡迎華語歌曲獎(2004年-2012年)、最佳國語歌曲金獎(2019年)、華語金曲獎(2020年-2021年)
歷屆最受歡迎改編歌曲演繹大獎(1999年-2004年)、最受歡迎改編歌曲獎(2008年-2012年)、最佳改編歌曲獎(2014年)、最佳改編歌曲金獎(2015年、2020年)
歷屆最受歡迎廣告歌曲大獎(1997年-2007年)、最受歡迎廣告歌曲獎(2008年-2012年)、最佳廣告歌曲金獎(2015年、2018年)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幕後大獎(1984年-2012年)
歷屆榮譽大獎得獎名單
歷屆主題/司儀
TVB周刊封面
自2002年開始,TVB會邀請該年獲得五大年度獎項得主,擔任一期《TVB周刊》封面人物(大多是頒獎禮完結後下一個星期一)。這個傳統一直到《TVB周刊》取消實體版為止,而最後一個登上封面的獎項得主為李克勤。
獎座
勁歌金曲獎座經歷了多次改變,至2012年前,獎座上方是一個鍍金的「10」,當中「0」字包著一個八分音符,意指十大勁歌金曲,以水晶為底座;而到了2013年,頒獎禮更名為「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方的「10」便改為「JSG」,JSG是勁歌金曲(Jade Solid Gold)的英文縮寫。
而1999年開始,有珠寶公司為年度獎項設計及贊助獎座,所以年度獎項的價值,會比一般獎項高。
從2003年開始,以足金及18K鉑金為底座,上方為「十大勁歌金曲」及「JSG」標誌為最基本設計,只在細節位置作調整。
收視
爭議
2009年底,TVB與香港音像聯盟﹝HKRIA﹞旗下的四家唱片公司(環球唱片、華納唱片、索尼音樂娛樂、百代唱片)因版稅加價問題不和,衍生版權風波;此後,四家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歌曲絕跡無線,及至2010年底,種子博美娛樂也加入HKRIA,此後同樣絕跡無線。版稅事件至2011年11月19日得以局部解決,雙方達成協議。但由於此風波,HKRIA旗下歌手在2009-2012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均不予出席,也未能獲得任何獎項。[來源請求]
2012年,因四大唱片與TVB的版權風波尚未解決,在欠四大唱片旗下歌手及歌曲候選的情況下,林峯以《Chok》一曲首奪金曲金獎,結果宣布後即備受坊間爭議,包括認為歌曲在全年的流行程度及悅耳程度皆不配奪此殊榮,甚至衍生「香港樂壇已死」的批評。[39]
自HKRIA版權風波後,電視台旗下子公司星夢娛樂的歌手在每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之得獎數目有所增加,而出席頒獎禮者多為星夢娛樂之歌手,致有網民將之形容為《星夢娛樂頒獎典禮》,亦有說成了《星夢Annual Dinner》。《2019年度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五大獎項得主均由星夢娛樂旗下歌手獨攬[40]。
後來時任星夢娛樂行政總裁何哲圖接受傳媒訪問時否認星夢娛樂獨大,又解釋指其曾與不同唱片公司商討過,唱片公司方面表示只允許歌手到《勁歌金曲》節目宣傳,但就不想歌曲打入「勁歌金榜」及參選頒獎禮[41]。
2018年度頒獎典禮,有傳復頒「最受歡迎女歌星」是為菊梓喬而設,惹揣測刻意製造機會捧菊梓喬,結果宣布後即備受坊間爭議,包括認為她的年資只有三年,知名度不足。[42][43]而事實上,每年頒獎典禮也有頒發該獎,只是在2017年與「最受歡迎男歌星」合併為「最受歡迎歌星獎」,屬特殊例子。
其他
- 有學者指出,當時無綫電視關於十大勁歌金曲的網頁只列出得獎歌曲的歌手,沒有列出作曲和填詞人,反映在香港流行音樂界創作人的價值遠不及歌手。[44]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