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升旗儀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升旗儀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
Remove ads

升旗儀式是指一種由政府或民間舉行,在公共場合下將國旗或其他旗幟升上旗杆的儀式,舉行升旗儀式的目的一般是為了向旗幟展現尊重和敬意。本條目主要描述升旗儀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的歷史和現狀。

Thumb
天安門國旗台

天安門廣場

截至2025年7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每天均會在日出時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的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儀式。該儀式現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北京衛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主持。

歷史沿革

Thumb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正在準備升旗

天安門廣場的第一次升旗儀式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期間舉行[1][2],當時由4名來自北平市糾察總隊一大隊的隊員充當臨時升旗和護旗手[3]。儀式當天,毛澤東在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之後隨即按下升旗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全場肅立,軍樂隊同時演奏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廣場上的54門禮炮齊鳴28響(象徵中國共產黨28年的革命歷程),就此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升國旗儀式[4][5]

從1949年10月2日起至1951年9月30日期間,天安門國旗台的升降旗任務由北京市供電局的職工陳宏年擔負[6]。1951年10月1日至1977年5月1日,升旗工作轉由同在北京市供電局任職的電工胡其俊完成,此人在長達26年的時間中擔任首都中心廣場國旗台的升旗手,成為1949年以來擔任此職的最長時間記錄者[7][8]

自1977年起,北京衛戍區接手了廣場升降國旗的工作,長達兩代28年的供電局業餘升旗手時代就此成為歷史。此後天安門廣場每天進行升降旗成為慣例,不再僅於節假日舉行。

Remove ads

國旗台變遷

Thumb
Thumb
位於天安門廣場的兩代國旗杆對比(左為第一代旗杆,右為第二代)

天安門廣場的國旗杆於1949年為迎接開國大典的升旗需要而修建。最初由於臨近開國大典導致製作國旗杆時間緊迫,同時也缺乏相應技術和材料,無法製作專門旗杆,無奈之下只得臨時將4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焊接起來[5],以趕在10月1日當天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這根旗杆成為了天安門廣場的第一代旗杆[9],高度僅22米[10]

1991年4月15日降旗儀式後,已使用41年有餘的舊旗杆退役拆除,總長32.6米(地面以上高30米)、用四節無縫碳素鋼管焊接而成的第二代旗杆當晚開始吊裝[11]。1991年4月16日清晨,第二代旗杆啟用[12],旗杆基座改建工程隨後於1991年4月25日完工[13]

流程

三軍儀仗隊國旗護衛隊的升旗過程

國旗規格

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中所使用的特種國旗被稱作「祖國第一旗」[14],該旗長5米,寬3.3米,重量約為30斤。其尺寸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中所包含的任何一種標準國旗尺寸[註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的規定:「不得使用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因而為確保國旗的美觀,天安門所使用的「祖國第一旗」經常會進行更換[16]。每面國旗的使用期短則一日,最長者也不超過三天,每逢惡劣天氣或是遇到重大節假日更是一定會更換[17]

每面被更換下來的國旗都會進行編號,標註使用日期、氣候狀況、領旗人等信息並由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統一收納入庫集中保管。其中一些具有特殊歷史意義或在特別時間節點上升起的國旗將會被珍藏(如1949年升起的首面國旗和1997年元旦升起的曾由返回式衛星帶入太空的國旗均被作為文物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17]。其餘者也會適時被贈送給個人或政府機關單位、大中小學校、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等,用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18]

由於拼接製成的國旗存在明顯的拼縫和印記影響美觀,且遇到大風等惡劣天氣時容易損壞,故而現在天安門所使用的特種國旗均為無接縫國旗,即使用一整塊布料製作而成。這種國旗於1998年7月由上海旗篷廠首次製作,並於同年國慶節在天安門廣場升起[19][20],此後自2012年1月起由北京市京工紅旗廠專門生產並持續至今[17]

Remove ads

國旗護衛隊規格

每年10月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升旗儀式觀禮人數會比往日有所增加。

降旗儀式

降半旗

各地情況

各省會和直轄市

除天安門廣場以外,中國大陸各地的城市廣場亦多有設立國旗台。這些國旗台一般由當地廣場的管理機構負責維護和升降旗,但部分廣場的國旗台則類似天安門,由當地解放軍或武警部隊定期舉行升旗儀式。下表列出中國大陸各地主要城市廣場的升降旗情況:

  • 加粗者廣場位於該省的省會
更多資訊 省/自治區/直轄市, 市 ...

其中福州[35]、上海[36]等地的城市廣場設有專門的國旗護衛隊並每天舉行升旗儀式,而其餘各地則多在元旦節、國慶節、五一勞動節等重大節日期間由國旗護衛隊負責升旗任務。

目前全中國大陸最大的國旗台是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大黑河島國旗廣場的國旗台,該國旗台於2023年9月5日開工建設,9月29日竣工,旗杆高56米,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56個民族,其所懸掛的巨幅國旗長15米,寬10米,面積相當於9幅天安門廣場所使用的國旗[37]

Remove ads

港澳地區

Thumb
2008年8月30日香港舉行的升旗儀式,歡迎來自中國大陸的運動員

香港每天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附近的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它由香港警務處主持。香港升旗儀式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日常儀式,一種是增強儀式(每月1日),一種是特別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舉辦升旗儀式時,香港警察樂隊會演奏國歌,然後由樂隊進行10分鐘的音樂表演[38]

澳門每天會在金蓮花廣場舉行升旗儀式。它由澳門治安警察局主持。澳門升旗儀式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日常儀式,一種是增強儀式(每月1日),一種是特別儀式(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舉辦升旗儀式時,澳門治安警察樂隊會演奏國歌,然後由樂隊進行10分鐘的音樂表演。

其他場合

其他旗幟

除了升國旗儀式之外,部分中國大陸的黨政軍等官方機關單位也可能舉行升黨旗[39]、升軍旗[40]、乃至升警旗儀式[41]。不同於升國旗儀式,這些旗幟的升降過程並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文進行規定約束,因此其具體流程和形式視乎各地機關單位而有所不同。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