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Remove ads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簡稱:華工機汽學院)是華南理工大學下屬的工科學院,成立於2008年1月,為華南理工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在2020年5月,共有教職工306人,其中專任教師207人;各類在校學生總數近5,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259人,研究生1,541人[1]

快速預覽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類型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機汽學院是在2008年1月,由原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學院和汽車工程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機械工程學院

Thumb
五山校區10號樓,原為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強電流實驗室,現為機汽學院的實驗室

機械工程學院(簡稱機械學院)成立於2002年3月28日,由原機電工程系、製圖教研室和工業培訓中心合併而成。

機電工程系的前身是機械工程系,1952年華南工學院成立時,以1934年創辦的國立中山大學機械工程係為基礎,與華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廣東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專修科等院系合併建立。1981年,華南工學院進行學科調整,將機械工程系進行拆分,其中屬冷加工英語Cold working、側重製造和設計的機械製造和汽車專業成立機械工程一系,屬熱加工、側重金屬物理性能的鑄造、鍛壓、焊接和熱處理專業成立機械工程二系[2]。1995年9月,兩系重新合併為機電工程系。

製圖教研室前身為華南工學院機械系工程畫教研室,於1952年成立,1962年與土木系的製圖教研室合併成為全校的製圖教研室。

工業培訓中心於1999年3月成立,由金工教研室、教學實驗廠組成[3]。2008年學院調整時,機械學院下屬的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併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沒有整合至新的機汽學院[4]

Remove ads

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學院

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學院(簡稱工控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52年的化工機械系(簡稱化機系),當時包括化工機械、塑料機械、橡膠機械、造紙機械等四個專業。化機系的教學科研工作大多都在現時的北區進行,故北區有很多建築均以「化機」命名。1996年,原化機系四個專業整合為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化機系同年改稱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系;該專業在1999年更名為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2000年,新增設安全工程專業,是華南地區高校中第一個設立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2002年,由系改為學院[5]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簡稱汽車學院)於2003年成立,以交通學院汽車工程系車輛工程專業為基礎,聯合汽車檢測中心和機械工程學院部分學科整合而成。汽車學院是中國華南地區第一家專門培養汽車工業人才的學院[6]

組織機構

學術科研

學科設置

截至2019年11月,機汽學院共有如下的研究生學位授權點和本科專業[1]

  • 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 工程博士授權點: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
  • 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安全科學與工程
  •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
  • 本科專業: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

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機械工程為廣東省重點學科[7][8];本科機械工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廣東省名牌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車輛工程專業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10][11]

Remove ads

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11月,機汽學院共有部、省、市級科研機構共29個。[12]

Remove ads

現任領導

截至2022年11月,學院的領導組成為:

  • 院長:李巍華
  • 副院長:洪曉斌、馮彥洪、黃沿江、楊超、江賽華
  • 黨委書記:晉剛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浩松

知名校友及教工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