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屯區
臺灣臺中市的市轄區,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所在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屯區,舊稱「犁頭店」,前身「南屯鄉」,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南方[3],臺中盆地與大肚山的交界地帶之上,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所在地。區內人口約有18.5萬人,為臺中市人口第五大區[2]。
清領時期的南屯區因大量移民湧入開墾,有大量打製犁頭農具的店舖聚集,是臺中盆地開發時間較早的聚落之一。1970年代後隨著黎明新村的設置,加上其後臺中市區發展核心西移,擁有數座重劃區[4],促使包括教育、交通、公園綠地等方面的公共建設日趨完善,成為臺中市的新興住商混合發展地區[3]。境內的臺中產業園區、臺中精科園區,皆為中臺灣重要的工業園區。
Remove ads
歷史

南屯早期為原住民巴布拉族貓霧拺社聚落,其舊址位於今南屯區西南方的春安里(即嶺東科大左側的台貿五村)[5]。明鄭時期曾屯田於南屯,但明鄭滅亡後即荒廢。
清治時期,由於貓霧拺居民無力繳交番餉,當時福建副將兼定海總兵張國因曾來台擔任過北路營參將,看上南屯一帶的肥沃平野,遂在康熙49年(1710年)以代繳賦稅為條件,向居民取得土地開墾權,開墾包括南屯街區一帶的荒野,自立業護戶,設張鎮莊,是今南屯街區墾闢的濫觴。[6]張鎮莊卻因與原住民有爭端,一度為遣民所廢莊。[7]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弭平,雍正元年(1723年)彰化設縣,當時主導討剿朱一貴的台灣總兵藍廷珍接續張鎮莊舊地申辦墾照藍張興,遂有藍張興莊[7],南屯街區逐漸繁榮。[6]道光年間,貓霧拺社遷至埔里,加上現街區位於半線(今彰化市)至葫蘆墩(今豐原區)路徑之中途,使該地漸成為南屯一帶的中心。因當時此地原有許多製造農具的打鐵店,其中以犁頭最為出名,地名遂改為犁頭店,稱為犁頭店街[8]。與大里杙(今大里)、葫蘆墩(今豐原)合稱臺中三大聚落,同屬臺中盆地開發最早的區域。
台灣日治時期1920年,行政區名改制為南屯庄,棣屬台中州大屯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所轄之區域,此區改為臺中縣南屯鄉。1947年併入台中市,改為南屯區迄今[6]。往後區內里數歷經數次變更,至2001年起,南屯區共轄25里[9]。
Remove ads
舊地名
- 犂頭店:為現在的南屯里。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因拓荒風氣鼎盛,移民湧集,農具製造與販售應運而生,打製犂頭等農具的店舖聚集,形成農民生產用具的交易中心,故稱作「犁頭店」。
- 番社腳:為現在的春社、春安二里。以前曾是平埔原住民的聚落,居民多陳、羅二姓,因此得名。
- 同安厝:為現在春社里之一部分。因為初期開墾的人是來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所以聚落取名為同安厝,居民以陳姓佔多數。
- 豬哥庄:為現在的寶山里,因豬哥名過於粗俗,故叫做「知高庄」,本地則是在以前由海線進入台中必經之地。傳說清朝雍正年間,曾有專門以牽雄豬打種為業的人居住在此,因而得名。也有傳說,「知高」原為一山坑,因常見野豬來此引水而得名。
- 三塊厝:為現在的三厝、黎明、黎光三里,因初期開墾者興建了三棟房屋而得名。
- 麻糍埔:「糍」念作ㄘˊ,為現在的豐樂里之一部分,在台灣清治時期是彰化城及烏日與犁頭店、四張犁、潭仔墘(潭子)及葫蘆墩(豐原)南來北往的中途必經之地。傳說在此竹圍密佈的草埔地,有許多攤位在此中途站擺攤賣麻糬供旅人充飢,因此得名。
- 山仔腳:為現在的文山里南邊一部份,因位於大肚台地山麓地帶而得名。
- 水碓:「碓」念作ㄉㄨㄟˋ,為現在的鎮平里之一部分。「水碓」為舂米的石臼工具,係利用水流力量來自動舂米的機具,以河水流過水車進而轉動輪軸,再撥動碓桿上下舂米。
- 新庄子:為現在的新生里在原南屯路今五權西路一帶,清代稱為「新莊仔莊」,日治時期稱為「新庄仔庄」,傳說是新建的村莊,故稱為新莊仔。
- 劉厝莊:居民多以劉姓為主,故稱「劉厝莊」,為新生里的一部分,在今永春東路一帶。
Remove ads
地理
南屯區的地形東西寬廣而南北狹長,東至麻園頭溪與南區、西區為界,西至大肚台地與大肚區為鄰,南接烏日區,北端與西屯區接壤。區內東半部為台中盆地,西半部則為大肚山台地的斜坡面,整體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區內則有土庫溪、筏子溪、麻園頭溪等溪流由北往南的方向穿梭其間。望高寮為南屯區的地理高點,海拔約270公尺[6][10]。
南屯區的氣候屬於低緯度之副熱帶季風區,氣候與臺中盆地其他地區之氣候略同,氣溫及濕度均高,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3度左右,年平均最高溫度為攝氏28度,最低溫出現於1月份,4月至9月氣溫最高,每年從10月至翌年3月則較為涼爽乾燥。每年4月至6月為雨季,6月至9月則多雷雨及颱風雨,為全年降雨量集中時節。年平均降雨量為1,642.1公釐,年平均濕度為77%。冬季風向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但因有大肚山之屏障,風力較台中海線地區為小[8]。
根據臺中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4年底南屯區戶數約7.6萬戶,人口約18.5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文山里與鎮平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4,870人與1,430人。2024年底時,南屯區人口中有14.98%是14歲以下人口,72.02%是15至64歲人口、13.00%是65歲以上人口,老化指數約為86.79%,是臺中市人口老化程度最低的行政區[2]。
Remove ads
政治

南屯區公所是臺中市政府在南屯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中市政府。區長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13]。南屯區為臺中市議會第七選區,在市議會的65席市議員中,南屯區共選出4席區域市議員(不含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議員)[14]。

南屯區的行政區劃轄有南屯里、豐樂里、楓樹里、中和里、春社里、春安里、文山里、新生里、永定里、三厝里、溝墘里、田心里、黎明里、鎮平里、大同里、文心里、同心里、向心里、大誠里、大興里、大業里、惠中里、寶山里、三和里、三義里等25個里[15],共計597鄰[2]。



- 警消
- 獄政
- 其他機關與機構
- 行政院中服中心臺中辦公區
- 臺中市文山垃圾焚化廠
經濟


南屯區早期土地大多屬於農業區,以萬和宮、南屯國小、南屯老街、南屯市場為中心的「犁頭店街」,是該區及台中市發展最早的聚落。位於南端的楓樹里則屬於開發較早的半農業型態的社區。到了1970年代,為了安置台灣省政府員工及眷屬,在三厝開闢了黎明新村。
近年隨著都市政策,規劃不少重劃區,包括五期重劃區、七期重劃區、八期重劃區等。文心路以東的五期重劃區開發較早,其餘則多為1990年代以後始開發。由於重劃區以現代都市計畫規劃,街廓整齊並有完善的公共設施服務,如:文心森林公園、豐樂公園等大型綠地公園,大墩國小、大墩國中、惠文國小及惠文高中(含國中)等學校,吸引大量的外來人口移入。2005年隨著政府解禁筏子溪與環中路東側的後期發展區,在自辦市地重劃進行整體開發下,該地由農業區逐漸轉成住宅區和商業區[16]。
中山高速公路以西地帶,於1960年代政府在今春安里的大肚山腳東側地區設立台貿五村、干城六村、馬祖二村等眷村,惟現已眷改撤村。另許多大型公共設施與機關均在此設立,例如文山垃圾焚化廠、台中工業區、臺中監獄、少年觀護所等。近年則開闢有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
2001年增設中山高速公路南屯交流道、2002年啟用台74線中彰快速道路快官至中清路段、環中路新闢工程,持續促進了的南屯區的發展。
運動
- 南屯國民運動中心
- 臺中足球運動休閒園區(益豐路三段、龍富九路口,興建中)
教育
- 臺中市南屯區春安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黎明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東興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鎮平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南屯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文山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大新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惠文國民小學
- 臺中市南屯區大墩國民小學
- 私立弘明實驗學校
- 私立豐樂實驗學校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黎明分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屯分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分館
醫療機構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培德醫院(獄政醫療機構)
- 林新醫院
- 友仁醫院
- 佛教正德醫院
交通
- 本表更新時間為2024年2月25日。
臺中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iBike)是臺中市政府推動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2013年6月開始規劃建置[18],2014年7月18日開始營運,2017年5月16日使用次數突破一千萬人次[19],南屯區已於2014年10月25日正式引進YouBike1.0系統,並於2020年12月18日引進YouBike2.0系統,與北屯區、西屯區、北區及烏日區為臺中市首個引進YouBike2.0系統站點的行政區[20],2023年6月28日全面停止營運YouBike1.0系統,改為僅營運YouBike2.0系統[21]。資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YouBike2.0系統已於南屯區設有124個站點[22],並可甲地租車、乙地還車,提供民眾租借使用[23]。
旅遊景點




- 著名宗教場所
- 古蹟與藝術場館
- 商圈與商場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